肺毛霉病是一种由毛霉菌目真菌类的接合菌引起的严重的肺感染性疾病,属机会致病菌(人体正常情况下都存有该菌类,当人体免疫力严重低下的时候会导致人体感染疾病称为机会致病菌)。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难度大,易误诊,其好发于免疫力低下和糖尿病患者,肺毛霉病多数呈急性发展,是一种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疾病。
肺毛霉病是由毛霉菌目真菌类的接合菌感染引起的,通过外源性、内源性的途径,感染呼吸系统。免疫力低下、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往往也是患者患病的原因。
毛霉菌为机会致病菌,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上呼吸道、支气管和肺泡,由于免疫低下导致吞噬细胞无法吞噬病原体,使毛霉菌寄植于肺部,引起炎症。
肺毛霉菌的发病率在所有毛霉菌病例中高达24%;在真菌感染中,毛霉菌发病率占8.3%~13%,仅次于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位居第3位。我国一项474例肺真菌病患者的调查显示,肺毛霉菌病占2.1%,但近年来,毛霉病在高危人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在免疫缺陷患者常见深部真菌感染中占第二位,在恶性肿瘤及器官移植者中发病率约1%。
毛霉菌为机会致病菌,在正常人群中很少发病,只有在全身免疫能力下降时,通过感染鼻窦中或吸入空气中的孢子,或经血行、淋巴播散等途径致病。
由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抵抗力降低,所以易感。比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物、糖尿病或合并酮症酸中毒、中性粒细胞减少、器官移植、恶性肿瘤、肺结核、HIV感染、营养不良等患者。
肺毛霉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常见的表现为发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因容易侵袭血管常导致大咯血,严重时可能并发胸腔积液、肺栓塞、肺梗死等疾病。
为肺毛霉病最常见的症状。
几乎所有患者病变部位的血管均有血栓形成或梗死。
患者多为持续性高热,有时候体温可突然上升。
胸腔积液时指胸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急促,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危及生命。
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大部分肺栓塞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甚至咯血。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肺梗死是由肺栓塞发展而来,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胸痛、胸闷、气短,还会出现心衰、休克现象,属于危急重症。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等,出现咳嗽、咳痰或白细胞减少等情况时,应及时就诊呼吸内科,进行痰培养、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注意与真菌感染及结核、肿瘤相鉴别。
有血液病、淋巴瘤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白细胞情况,一旦发现白细胞减少,及时就医。
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人群,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及时就诊。
有持续性发热、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的症状,及时就医。
大多数患者选择呼吸内科就诊。
如果普通人群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等其他严重不适反应,可到急诊科就诊。
有没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没有糖尿病、血液病、淋巴瘤、器官移植等?
是否应用过药物进行治疗?
最近身体状况如何?
是否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放疗和化疗等?
痰液直接涂片、痰培养是一种比较简便的初步诊断方法,但敏感性不高易产生假阳性。
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浸润、渗出、实变、空洞和结节等,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为其他病原体导致的感染。
肺毛霉病的确诊依靠纤支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发现特征性菌丝和病理改变,或组织、无菌体液培养阳性。
肺毛霉菌的诊断金标准是活组织检查发现特征性菌丝和病理改变。显微镜下毛霉菌菌丝为多核、宽大而无分隔,并呈直角分叉。
健康人在大量吸入曲霉后可形成致命的气道播散性感染,咯血是最具特征性的主诉,通过影像检查,发现空洞、结节、肺梗死样楔形实变影。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较细、形状较一致的、有分隔的、常见锐角分枝的菌丝。而肺毛霉病的组织穿刺活检可发现不分割、分叉呈直角的粗菌丝,可根据肺活检对二者进行鉴别。
肺毛霉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另外治疗原发病、去除危险因素也很重要,例如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免疫抑制药物用量等,患者的治疗周期根据病情转归决定。
对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患者,要尽量减少用量。如果合并有糖尿病,要同时治疗糖尿病。
是对毛霉有确切疗效的抗真菌药物,但该药肾脏毒性较大,可引起肾功能的不可逆损害,因此有学者建议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来治疗毛霉,用量小、安全、效果更佳。
如泊沙康唑,有国外文献指出泊沙康唑对多种接合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推荐为有效的替补治疗方案。
肺毛霉病早期诊断困难,病情易反复,病死率高,治疗周期长,当内科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需考虑及早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如肺叶、肺段切除术,适用于局限在肺部的孤立性病灶。肺段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可以保留更多肺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但手术条件较高。
肺毛霉病由于诊断困难,且针对毛霉菌的抗真菌药物作用效果有限,肺毛霉病病死率高、预后不佳,治愈后的患者需要一个月复查一次。
肺毛霉病患者能治愈,但治愈率较低。
轻者治愈后不影响正常生活,病情严重者多在3~30天内死亡。
一般肺毛霉病患者在痊愈出院后一个月复查一次即可,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要在三个月内每月复查一次。
肺毛霉病患者体内能量消耗大,而且在治疗期间会由于药物出现恶心、呕吐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患者基本营养的摄入。
正确饮食,少量多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流质饮食。
多吃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禁止吸烟,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导致症状加重。
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热量的摄入,以患者的体重情况、疾病轻重程度、机体营养状况而定,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还要限制糖分的摄取。
恢复期鼓励患者进食,加强营养。
肺毛霉病是一种发病率低,但病死率极高的疾病,由于患者抵抗力差而感染发病,所以要密切注意各种反应及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才能积极控制疾病的发展。
应避免疲劳,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
尽量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病人和易引起感染的病原。
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感染。
肺毛霉病患者在治疗时需要严密进行肾功能和血清钾水平的监测,注意观察小便的颜色、尿量的情况。
本病常用两性霉素B,但该药物副作用较多,主要有肝肾功能损害、心率失常、发热、寒颤、消化道反应及静脉炎等,因此患者在用药后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
由于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等易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毛霉菌感染的发生,所以要对于易感人群,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提高抵抗力。
有血液病、淋巴瘤、骨髓增生不良、化疗和放疗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白细胞情况,预防白细胞减少。
预防肺毛霉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
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控制血糖或消除酮症。
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能熬夜,戒烟、戒酒,健康饮食,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553点赞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5-56.
[2]刘朝晖.临床肺部感染病学[J].世界感染杂志.2010:239-242.
[3]吴常明,肖雄,黄舒等.累及大气道致管腔狭窄的急性侵袭性肺毛霉病1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9,024(007):1352-135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