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又简称青春期功血,主要就是在青春期女性身体发育期间,调节生殖神经的内分泌机制出现了异常,诱发异常的子宫出血现象。多发于月经来潮的第1~2年,是妇产科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及经量较大等,常引起贫血、乏力、心悸、失眠等,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青春期功血患者属于无排卵性功血,治疗原则为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改善全身状况。该病病程很长,很容易出现子宫内膜病变,甚至还会诱发子宫内膜癌疾病。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由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不健全、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促卵泡生长激素水平及垂体对卵泡刺激的反馈迟钝引起。
青春期女性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大脑中枢对雌激素的正负反馈作用不完善,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脉冲式分泌不协调,从而无法顺利形成正常LH峰,进而导致虽然有卵泡发育,但是却无法成熟、排卵,无黄体形成,缺乏孕激素,子宫内膜在单一雌激素的刺激下无孕酮对抗,导致雌激素撤退或突破出血。
局部凝血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血栓素、前列环素的分泌失调,出血无法停止,长期出血就会导致贫血发生,严重的还会引发休克,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压力过重、情绪波动、气候环境改变引起中枢抑制,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大脑皮质也参与生殖分泌活动调节,影响卵巢功能,导致无排卵性子宫出血。
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的效应,体内这种促性腺激素或卵巢激素在释放和调节方面的暂时性变化,可导致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异常,出现月经失调。
学业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以及青春期叛逆心理。
青春期减肥、节食过度导致营养失衡。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约占各类功血的45%,月经初潮一年内80%的功血是无排卵性,初潮2~4年内无排卵性功血占30~50%,初潮5年内还有近20%的功血无排卵。
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压力过重、情绪波动大的青春期女性。
营养不良、贫血及代谢紊乱的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月经的改变,出血多者可出现贫血症状,严重病例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
月经不规律、经期延长及经量变多。
头晕、心慌、气短、乏力等贫血症状。
严重病例可以出现黏膜苍白、体虚盗汗、脉博细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青春期功血反复发生,容易给少女带来思想上的负担,可以造成自卑心理,出现厌食、精神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长期失血可造成贫血。
功血出血可以改变阴道所具有的正常弱酸性环境,破坏阴道的自净功能,功血时宫颈口松弛,细菌容易上行感染。
青春期少女,如果阴道出现大量出血或者无规律阴道出血,经量时多时少,经期时间过长等需及时就医,以止血为原则展开治疗。
对于长期存在月经周期不规则现象、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过多者,应该考虑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时给予必要的检查,明确诊断,正确治疗。
患者优先去妇科就诊。
年龄小的可去儿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出血的时间长短、出血量多少?有无其他部位的出血?
还有什么其他症状?
是否有压力大、情绪波动、节食减肥等相关诱因?
初潮年龄大概是几岁?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了解子宫大小及有无子宫内膜病变。
注意全身状况,如营养、体重,以及有无肝脾肿大等。
对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质,甚至呈团块样回声,或子宫内膜有异常回声者,均可考虑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的指导下进行定点活检,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可以判断有无排卵。
能够查看患者贫血状况。
观察激素水平。
排除全身性病变及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出血,即采用排除法明确诊断。诊断依据为测定雌激素水平,了解有无周期性变化;基础体温为单相;B超检查宫腔无器质性病变,排除与妊娠有关疾病,一般青春期不主张诊断性刮宫术。
青春期功血可有停经史,应与妊娠有关的各种子宫出血,如异位妊娠、流产、葡萄胎流产等疾病相鉴别,但后几种情况除停经史外尚有妊娠反应,可通过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取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及血、尿HCG检查进行鉴别。
生殖道损伤、其他内分泌疾病、肝肾疾患、药物性出血等也可以引起子宫出血,但上述疾病除子宫出血外还有各自特有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时即可根据这些特有临床表现与青春期功血鉴别。
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原则是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改善全身状况,主要采用外源性性激素治疗。
贫血者纠正贫血,严重贫血者输血。
加强营养,保证足够休息,出血时间长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是临床上常用的雌激素药物,原理是以大剂量雌激素使增殖或增生的子宫内膜在原有厚度基础上,修复创面而止血。不同患者止血的有效雌激素剂量与其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高低正相关。但仍需警惕单独大量使用雌激素而可能引发的严重胃肠道反应等不良事件,影响治疗效果。
属于新一代高效复合类口服避孕药物,其中去氧孕烯对子宫内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及亲和力,且作用于垂体而使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通过抑制黄体生成,减少雄激素产生而抑制雌激素水平升高,促使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使增殖过度的子宫内膜因缺少雌激素作用而萎缩,以起到控制出血作用,且不会导致闭经,胃肠道反应也很少。
可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减轻盆腔充血,从而减少出血量,但不能止血。可与黄体酮同时肌内注射,但总量应低于每月200mg。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手术治疗,其重点在于调整周期和促进排卵,合并贫血者需要用药纠正贫血。
近年来,随着妇科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中医理论认为,肾气亏虚、血热内盛、冲任失摄是引发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主要病机,其治疗重点在于补脾养肾,益气安血。
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需要2~4年,病程较长,治疗后好转并不意味已完全正常,仍有再次复发可能,所以应加强随访,防止复发。
经过持续的治疗,恢复正常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后一般可以治愈。
本病一般不影响正常寿命。
一般需遵医嘱定期进行复诊,以便及时根据身体恢复情况调整药物及用量。
长期子宫出血会导致贫血,应该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要增加营养,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
宜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乌骨鸡、黑木耳、桂圆肉、菠菜等。
宜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低脂食物,包括牛奶、豆浆、蛋类、瘦肉等。
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芥末、姜等。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生和学业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以及青春期叛逆心理等相关,另外,也和青春期减肥、节食过度导致营养失衡相关。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护理。
卧床休息,保证良好的营养,应该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在出血控制后,建议患者继续学习。
不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睡眠要充足,精神愉快,不要在思想上产生不必要的压力。
治疗过程中检测出血量及出血时间,若发现异常及时至医院就医。
多数临床治疗采取以性激素为主的止血治疗,该治疗疗程长,止血后需要逐步调整剂量,但是部分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错误的认为出血停止后疾病痊愈,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由于此类患者缺少月经经验,再加上心理上羞涩、胆怯、苦闷、惊慌而不敢就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贫血。长期阴道不规则出血又容易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多种感染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要注意进行预防。
青春期少女要多学习生理知识,早期就诊,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以达到止血、恢复正常月经规律、改善临床症状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患者及其家长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一病症要高度重视,加强营养适当休息,注意经期卫生,避免过度紧张,给予及时适当的帮助。
4289点赞
[1]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