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属于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该病多由于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导致B细胞不能发育和抗体不能产生。婴儿早期问题不大,因为体内存在母体的IgG,但在2岁后,严重感染开始出现。临床表现常为从童年开始,反复发生的严重的细菌感染,主要是在呼吸道。多数合并关节炎,尤其是大关节炎。肺部反复发生的感染,若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时,可转为慢性支气管扩张症。治疗方法主要为一般疗法、抗感染疗法,定期以多价静脉免疫球蛋白进行替补疗法。本病若不治疗,多在10岁前死亡,死因多为各种严重感染。部分发展成为慢性、迁延性感染,存活至儿童期或成人期者易合并各种过敏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导致B细胞不能发育,不能产生抗体。在婴儿早期,问题不大,因为体内存在母体的IgG,但在2岁后,严重感染开始出现。与X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仅发生于男孩。
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异常,位于常染色体上,男女均可受累。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主要由于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位于Xq22)突变,导致B细胞不能发育,不能产生抗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产生减少。通常为家族遗传,家族中有存在缺陷的X染色体。
该疾病主要由于家族遗传造成,继承家族汇总缺陷的X染色体从而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该病为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无明显诱因,但由于不注意饮食平衡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会使机体易感染各类疾病,诱发症状。
近50%患者有家族发病史,均为男性。婴儿一般在4~12个月后,在母体获得的IgG明显下降后,出现异常,有些儿童5~6岁时才出现病症。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的主要病因为X染色体性联遗传,近50%患者有家族发病史。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的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肺部感染若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复发性肺部呼吸道的细菌感染。本病多数合并关节炎,尤其是大关节炎,约33%的病例可发生湿疹、异位性皮炎等,28%的病人可发生皮肤感染。
因为IgG可以穿过胎盘,患有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性的婴儿出生时IgG水平正常,在生命最初几个月通常没有症状。随着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代谢消耗,患儿自出生后4~12个月起开始反复出现感染。
很多患儿可出现发育不良、营养落后的表现。
皮肤感染,尤其是疖病和脓疱疮,常围绕腔口部位分布。
由于患者免疫力下降,可能会导致发生关节炎、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吸收不良综合征、淀粉样变性等并发症。
当出现反复发生的严重细菌感染时,优先到血液科进行免疫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以及携带者检测,多可确诊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还需注意本病与孤立性IgA缺乏症等疾病相鉴别。
儿童5~6岁时,出现反复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肺部感染,咳嗽不止。皮肤感染,出现湿疹,常围绕腔口部位分布疖病和脓疱疮。合并关节炎常为大关节炎。出现其他疾病的反复感染,高度怀疑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的患者,如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食欲减退、精神差等脑膜脑炎症状,以及胸痛、心悸、心梗、心源性休克等心肌炎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血液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发热、头痛、呕吐、食欲减退、精神差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神经内科。
感染是一过性还是反复的?
是否出现反复咳嗽等情况?
症状出现多久了?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无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家族史?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多数病人各类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循环B细胞数减少,不到淋巴细胞总数的1%。患者检测显示对微生物或疫苗的特异抗体明显减少或检测不到,血清内所有免疫球蛋白组分均明显低下,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常低于250mg/L,儿童患者IgG一般<100mg/L,IgA<10mg/L,IgM<10mg/L。少数患者可有正常IgE水平。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为X染色体性联遗传,如果母亲是该基因的携带者,则会影响50%的男性。通过分析X染色体失活的类型与女性携带者B淋巴细胞中异常X染色体的选择性失活可检测携带者。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病因主要为周围淋巴组织非胸腺依赖区发育不全,淋巴样干细胞在分化为前期B细胞的过程受阻,不能形成浆细胞,但细胞免疫正常。检测显示B细胞和浆细胞通常缺失,淋巴结,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和肠道黏膜活检组织中缺乏浆细胞。
出现以下情况可对该疾病进行确诊。
患者有家族发病史,出现反复细菌感染、合并关节炎、皮肤湿疹等。
免疫学检测中,血清中无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总量低于250mg/L。接种菌苗和疫苗后无抗体生成。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可呈阳性,其细胞免疫功能正常。
本病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可以是家族性或获得性。患者多无症状,有些可有反复鼻窦或肺部感染及慢性腹泻、哮喘等表现。患者的血清IgA和黏膜表面分泌型IgA均缺乏,以此可与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相鉴别。
普通易变免疫缺陷病是相当常见而未明确了解的一组综合征。男女均可受累,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起病时表现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细胞免疫缺陷。由于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细胞免疫正常,可以此检测来鉴别。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需终身间歇性治疗,治疗原则主要为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感染。采取一般疗法和药物治疗,注意加强护理和营养,注意隔离。
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
合并肺部病变的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局部抗生素治疗优于全身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常用抗生素有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头孢曲松等。
对预防无γ-球蛋白患者的慢性感染极为有效。该免疫替补疗法虽不能治愈,但通过产生被动免疫和增强免疫系统,可以增加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但长期反复注射会引起注射局部瘢痕形成,偶见发热、皮疹、荨麻疹、哮喘和血压下降等休克样反应,应及时按过敏性休克处理。
正常人血浆输注,也有替代γ-球蛋白制剂的作用,以此来弥补患者的体液免疫缺陷。
以此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该病暂无手术治疗。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虽不可治愈,但通过积极预防治疗、药物治疗可降低感染的数量和严重程度。本病若不治疗可造成患者死亡。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不能治愈,但通过积极预防治疗、药物治疗可降低感染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若不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在10岁前因严重感染死亡。
有效治疗一个月后至医院复诊,进行免疫学检测,复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及时了解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患者的护理,以增强其抵抗力,降低各类疾病感染的发生率为主。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丰富食物种类,忌食油腻、难消化食物。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常伴有皮肤炎症等多种炎性疾病,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等以补充维生素,利于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
例如牛奶等食物多富含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有利于能量补充,增强自身抵抗力。
油腻食物难消化,不利于食物能量吸收,阻碍感染及炎症等症状的恢复。
可造成血管黏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本病感染细菌的风险。此类食物使得炎症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患者注重增强自身抵抗力与免疫力,注意隔离,预防严重感染的发生,及时了解疾病恢复情况,调整用药。同时要注意进行自我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等症状。
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按时用药,预防严重感染的发生。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患者术后注意勿揉眼,避免用力咳嗽、剧烈活动等。
控制感染的情况下,也要及时注意监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自身若有不适症状需及时就诊。
对有家族发病史,初次发生感染且感染反复迁延不愈的患者,进行相应免疫学、组织病理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
由于该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因此做好产前筛查十分必要,减少婴儿患病几率。
4873点赞
[1]陈竺,陈赛娟.威廉姆斯血液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73.
[2](英)普罗文等原著,黄晓军主译.牛津临床血液病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4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