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临床特点是幼年发病,反复发作的角膜上皮糜烂,进行性视力下降。治疗方法早期可针对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予以对症治疗,局部可应用高渗眼膏、滴眼液;病变加重时可行病灶浅层角膜部分切除减轻症状。晚期为改善视力,可行板层角膜移植或穿透角膜移植。近年来也有准分子激光行治疗性角膜切除术治疗本病,可以成功地改进视力,并且使周期性角膜上皮糜烂愈合。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为外显率很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确切病因尚不详,多认为原发改变在基底层上皮细胞,它们不能维持Bowman膜的完整性而且产生与变性反应有关的弯曲纤丝。
分子遗传学证明,本病是由于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5q31上的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TGFBI,旧名BIGH3)的产物,即角膜上皮素发生错义突变所致,其他报道的未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突变基因还有G623D等。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为双眼对称性病变,男女发病率所差无几。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组少见的遗传性、原发性、双眼性的具有病理组织特征改变的疾病,患病比例为0.0001%,无特定好发季节和好发地区。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为外显率很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50%的概率遗传给子代,因此近亲婚配的家庭好发本病。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典型症状为早期反复发作性角膜上皮糜烂所致的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每次发作约历时数周后症状开始缓解,逐渐出现视力减退等表现。
前期发作时因角膜上皮糜烂而自觉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及充血,每次发作约历时数周后症状开始缓解。
角膜上皮层已形成白斑,不再发生糜烂,但视力开始下降,角膜知觉亦减退,病程可长达数十年,视力进行性减退,至中年期双眼视力明显受损。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较为罕见,当患者出现眼痛、畏光,重者视力下降等症状时,要及时去眼科就诊,通过遗传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帮助确诊疾病,本病要与Thiel-Behnke蜂窝状角膜营养不良、Grayson-Wilbrandt角膜前弹力膜营养不良等病相鉴别诊断。
若孕妇有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家族史,怀孕时应当去医院进行产检,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出现充血、角膜上皮糜烂、流泪、畏光、眼痛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出现视力下降、角膜知觉减少应该立即就医。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当去眼科就诊。
眼部不适有多久了?
目前都有哪些症状?(例如充血、畏光、流泪等)
家中有无其他人患病?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主要病理改变为角膜上皮水肿、退变及结构破坏。晚期病例的角膜上皮细胞层厚薄不一,皮下Bowman膜缺失或变薄,并突出到上皮细胞之间及浅层基质板层内。上皮细胞层的后面呈锯齿状。一般无炎症,但当上皮糜烂及有灶性成纤维细胞时则偶有慢性炎症细胞。
显示为特殊的纤丝插进正常胶原纤维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致密的颗粒性嗜伊红胶原组织块。这些特殊的纤丝直径为8~10nm,短而卷曲,中间粗两端变细。上皮细胞内胞质空泡化,线粒体肿胀,胞核皱缩。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为眼科常规检查,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可以清楚地观察角膜的情况,进一步明确病变的基本信息。早期从裂隙灯下可见,角膜上皮下,中央部分相当于Bowman层水平,有灰白色、不规则、斑片状、地图形混浊。病变进行性向中周边扩展、增多,并有融合,且较前更加致密,角膜表面不规则。
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为角膜疾病的常用检查之一,对眼部无损伤,且操作简便快捷,儿童可轻松配合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清晰显示角膜病变的深度和程度,有助于判断疾病严重程度。
一般根据患者具有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家族遗传史,并出现畏光、流泪、眼部疼痛、视力下降、角膜知觉减退等眼部异常表现,并结合基因检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上皮下有灰白色、不规则、斑片状、地图形混浊。病变进行性向中周边扩展、增多并有融合,角膜表面不规则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表现为前弹力膜的蜂窝状混浊,有反复发生的上皮糜烂与轻微视力减退,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过光镜检查无角膜上皮水肿、退变及结构破坏鉴别诊断。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光镜检查主要病理改变为角膜上皮水肿、退变及结构破坏。电镜检查显示为特殊的纤丝插进正常胶原纤维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致密的颗粒性嗜伊红胶原组织块。
临床表现与Reis-Buckle角膜营养不良相似,但刺激症状较轻,视力损害不重,角膜感觉一般正常,检查可见前弹力膜有白色斑块或网状混浊。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检查可见角膜上皮下,中央部分相当于Bowman层水平,有灰白色、不规则、斑片状、地图形混浊,光镜检查观察角膜上皮细胞层厚薄不一。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治疗原则:首先要确定遗传方式,再进行病理检查。给予抗感染修复角膜等对症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轻者早期应用0.5%氯化钠滴眼水,改善局部的实质性角膜水肿。
角膜上皮糜烂或脱落时用于预防角膜感染。
由于患者病情严重,表面麻醉后,用微型角膜刀或飞秒激光在角膜浅层将病变组织切削或消融。
主要针对晚期要求改善视力的患者。手术是将病变的角膜基组织完全去除,再将供体的角膜组织移植到病变处进行替代。板层角膜移植根据病变组织深度不同保持患者的后基质、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相对少发;并且手术后的感染的概率和程度较小。
适用于晚期要求改善视力的患者,是以全层正常角膜代替相应大小病变全层角膜的方法。这种手术的方法是用一定直径的环钻去除包涵病变区的全层角膜,然后用口径略大一些的环钻,裁取供体角膜片,用线严密地缝于患者角膜上。要注意一年之内是不可以进行重体力劳动和运动,最好等手术完全恢复之后再进行运动,并保持定期随诊。
对于该病可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具体为刺头维、临泣。
中药煎服,服用中医开具的理肺泻心汤,搭配中医针灸治疗,效果稍慢。
近年来也有以准分子激光行治疗性角膜消融术来治疗本病,可以成功的改进视力,并且可以使周期性角膜上皮糜烂愈合。此外也可加压包扎或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前者有利于角膜上皮修复,后者可保持眼部湿润,增加视力。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日常眼部疼痛,畏光、视力等问题、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预后较好。
本病不能痊愈,容易反复发作,但症状可以得到改善。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手术治疗之后第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后续一年定期复查一次,进行光镜检查,查看角膜上皮细胞厚度,或者进行电镜检查,查看纤维细胞结缔组织,查看伤口愈合程度,是否有炎症问题。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因此健康饮食即可。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患者应注意日常用眼习惯,睡眠休息,减少刺激眼睛的活动,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注意休息,睡眠充足,防止视力疲劳。
外出佩戴有色眼镜,减少刺激。
室内光线宜暗,并保持通风良好。
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尤其避免手部不洁时揉眼。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为外显率很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特殊预防措施,建议做好婚前健康检查、孕前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以及避免近亲结婚等措施优生优育,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病的发生危险。
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之前应做一次全面系统的健康检查,尤其要注意的是,避免近亲结婚。
男女双方或一方,如果亲属中有遗传病患者,担心婚后是否会生出同样遗传病患儿,应咨询能否结婚。
产前筛查主要是针对一些目前没有很好治疗方法的疾病,其目的是防止有缺陷患儿的出生。
注意日常护理眼部,外出佩戴有色眼镜,减少刺激,保持充足睡眠。
4211点赞
[1]付梦军,张浩润,陈丽静.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10),2017:1932-1935.
[2]程玄,秦丽敏,刘铁城,刘伟,陈丽丽,张译心.一个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遗传家系的TGFBI基因突变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6),2014:494-497.
[3]程玄,刘铁城,秦丽敏,徐玄,刘伟,陈丽丽,张译心.一个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遗传家系的表型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5),2014:477-48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