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是指覆盖在牙根和牙槽骨表面的牙龈出现退缩,使部分牙根显露出来,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牙缝变大、牙根暴露、牙齿敏感等。除影响牙齿美观外,会造成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不仅损害口腔咀嚼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一般的牙龈萎缩患者,经过去除诱因和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后均可减轻或消除症状,不影响正常生活。
根据Miller分类可将牙龈萎缩分为Ⅰ、Ⅱ、Ⅲ、Ⅳ类。
牙龈缘有退缩但未达到膜龈联合处,邻面没有牙槽骨或软组织丧失。
牙龈缘退缩达到或超过膜龈联合处,邻面没有牙槽骨或软组织丧失。
牙龈缘退缩达到或超过膜龈联合处,邻面牙槽骨或者软组织有丧失,位于牙釉牙骨质界根方,但仍位于唇侧退缩牙龈缘冠方。
牙龈缘退缩超过膜龈联合,邻面骨丧失已达到唇侧退缩龈缘的水平。
牙龈萎缩的发病机制复杂,可由多种因素导致。生理性的牙龈萎缩一般都是和年龄有关,病理性的牙龈萎缩可以和牙周炎、牙齿错位、错误刷牙方式、不恰当正畸治疗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维生素C缺乏、糖尿病等有关。
生理性牙龈萎缩一般都是和年龄有关,有研究认为这和牙周组织长期受到各种机械性损伤和炎症刺激有关。
慢性牙周炎是引起牙龈萎缩最常见的病因,该疾病会导致牙槽骨退缩和牙龈上皮与牙齿的附着关系丧失,牙龈慢慢萎缩,暴露出牙根。
牙齿不齐会造成部分牙齿表面覆盖的牙槽骨变薄,长久导致牙龈萎缩。部分不恰当正畸治疗会引起牙齿单侧牙槽骨吸收,进而引起牙龈萎缩。
刷牙用力不当会刺激局部的牙肉和牙槽骨,形成牙龈萎缩。
如贫血和维生素C缺乏易牙龈出血,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牙周炎,白血病也可引起牙龈萎缩。
不合适的假牙边缘可能会压迫牙龈,造成牙龈萎缩。
牙齿的咬合力太大,容易发生咬合创伤,导致牙龈退缩。
长期只用一侧牙齿咀嚼易导致另一侧牙龈萎缩。
矫正牙齿时的力度过大会导致牙龈萎缩。
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D、钙、磷等,导致营养失衡,易引起牙龈萎缩。
牙龈萎缩是一种常见疾病,研究发现超过5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尤其好发于老年人,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
老年人牙周组织长期受到各种机械性损伤和炎症刺激,易发生生理性牙龈萎缩。
牙周炎治疗后,肿胀的牙龈消肿,牙根暴露。如果牙周炎反复发生,可导致牙龈萎缩。
牙齿错位和不恰当的正畸治疗导致部分牙槽骨变薄,长期刺激引起牙龈萎缩。
错误刷牙致使用力点不对,长期反复刺激导致牙龈萎缩。
如糖尿病患者,牙龈萎缩程度较为严重、牙周破快速度更快。
牙龈萎缩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仅表现牙龈红肿,牙齿逐渐敏感,对冷、热温度及酸性食物异常敏感,引起不适,影响进食,后期陆续出现牙缝变大、临床牙冠变长、牙根暴露等症状。若长时间不治疗还会出现牙齿松动、牙龈出血、牙周化脓、龋齿,甚至是逆行性牙髓炎等并发症。
早期常见,仅表现为红肿,触碰时可有疼痛,刷牙或进食时易出血。
牙龈萎缩时最易发现的症状。
牙龈萎缩引起视觉上牙冠变长。
牙龈萎缩导致牙龈向牙根方向移动,使部分牙根显露。
因牙根外露,牙神经和外界距离逐渐缩短,牙齿对冷、热、酸、甜的刺激感到敏感。
对于牙龈萎缩严重影响进食的患者会引起全身消瘦,牙齿敏感疼痛时可引起头痛、耳鸣等症状。
因牙龈萎缩导致牙缝变大,易残留食物残渣导致龋齿。
食物残渣在增大的牙缝内嵌塞、发酵导致口臭。
牙龈萎缩导致牙龈外露、红肿,刷牙时易出血。
牙龈萎缩导致牙周组织暴露,口腔中细菌易侵犯牙周组织导致牙龈脓肿。
因牙周支持组织被破坏,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牙齿移位。
牙龈萎缩严重者磨牙区可能会出现根分叉病变。
当患者出现牙根暴露、牙龈红肿、牙缝变大、牙冠变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对于不断进展的病理性牙龈萎缩应尽快就医,寻找病因、消除病因。
定期牙周检查,有牙龈炎病史的患者建议一年至少一次常规检查。
发现牙龈红肿、牙缝变大、牙冠变长等症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如果确诊牙龈萎缩的患者的病情在一段时间内迅速进展,应及时就医。
如果牙龈萎缩的患者出现化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口腔科。
对于合并全身疾病导致牙龈萎缩的患者,如有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去内分泌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牙缝变大、牙冠变长出现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牙龈红肿、牙缝变大、牙冠变长、牙根暴露、牙齿敏感)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龋齿、口臭、出血、牙龈脓肿)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通过口镜检查,可以清晰的看到牙龈状况,以明确诊断。
通过牙周探诊专业检查,可以定量确定牙龈萎缩和伴随牙槽骨吸收程度,明确疾病严重程度。
可以看到牙齿、骨骼等硬组织结构,有助于判断牙槽骨吸收情况。
根据口镜和牙周探诊发现牙龈向牙根方向退缩,牙冠变长,牙间隙变大,牙根暴露,可明确诊断。
正畸或不良修复体造成的牙龈退缩,可见正畸装置或不良修复体,局部菌斑堆积。
对于生理性的牙龈萎缩,一般不用针对性治疗,但要控制菌斑。病理性牙龈萎缩应明确病因,根据病因治疗。牙龈萎缩不可逆,其治疗主要是维持现状,防止加重或产生并发症。
针对患者牙周炎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的牙周系统治疗,去除菌斑等直接引起牙周炎的致病因素。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如停止单侧咀嚼习惯、调整牙齿矫正力度、纠正刷牙方式、补充缺乏营养元素等。
部分因牙龈萎缩而出现牙敏感的患者可以选择牙脱敏治疗。
如贫血、维生素C缺乏、糖尿病、白血病等都可引起牙龈萎缩,尽早给予相应治疗有助于改善牙龈萎缩。
牙龈萎缩可以使用盐酸米诺环素,或者有红肿的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来抗炎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头孢地尼加上甲硝唑片,或者可以使用罗红霉素。
一般患者不需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局部前牙萎缩影响美观者,可评估给予侧向转移瓣手术、游离龈瓣移植术、结缔组织移植术,来覆盖暴露表面。
对于一般的牙龈萎缩患者,经过去除诱因,原发疾病治疗后均可遏制疾病进展,减轻或消除症状,一般不影响正常生活。
牙龈萎缩不可逆,不能治愈。
牙龈萎缩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经治疗后3个月复诊,每年行口腔检查进行必要的牙周维护。
牙龈萎缩患者宜均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质地过硬和过冷的食物,避免酒精刺激,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摄入过多辛辣食品易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红肿、疼痛,引起出血。
烟草中的尼古丁及酒精均属于有害物质,刺激牙龈。
鱼、虾、蟹等腥膻之物易产生过敏,使牙龈充血、肿胀。
咀嚼坚硬食物时易损伤牙龈。
橙子、草莓、牛奶、瘦肉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牙龈萎缩患者日常应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养成良好进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清除牙石和牙菌斑,避免牙周发生炎症。
养成进食后漱口、餐后刷牙的习惯。
勤更换牙刷,用软毛牙刷,纠正错误的刷牙习惯,以免损伤牙龈。
可以选择抗敏感牙膏,减少牙敏感不适。
进食时双侧咀嚼,避免单侧咀嚼,导致另一侧牙龈萎缩。
在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清除牙石和菌斑,避免牙周炎症造成牙龈萎缩。
牙龈萎缩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可逆疾病,因此疾病的早期预防十分重要。对于可能致病的原发疾病要早期治疗,纠正不良刷牙及进食习惯,避免不当正畸治疗和牙齿修复治疗。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口腔科检查。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坚硬的食物,戒烟限酒。
纠正错误刷牙方式,换用软毛牙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至少刷牙2次。
进食时用双侧牙齿咀嚼。
定期到口腔科检查,牙齿不适时及时治疗,避免引发严重疾病。
5117点赞
[1]王松灵,王邦康,李翠英等.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讨论稿)[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9(01):97-105.
[2]张玉影,雒静静,韩玉坤等.牙龈萎缩的发生及治疗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5, 36(002):128-12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