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盘瘤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一种毛囊错构瘤,属于纤维毛囊瘤谱系中的纯基质增生。纤维毛囊瘤谱系包括纤维毛囊瘤、毛囊周围纤维瘤和毛盘瘤。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单发或者多发,豆子大小,圆顶状,表面光滑皮肤同色丘疹,大多发作在面颈部,皮损处往往和毛囊有关,如有必要可进行手术去除。
毛盘瘤是罕见病,具体的直接病因还未研究清楚,但是其中家族遗传是目前已知常见的一个主要病因。
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中亲属中患有此病,则家族中其他人患病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整体发病率很低。
毛盘瘤为罕见病,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率为万分之五,治愈率为85%以上。
有毛盘瘤家族史的人群容易好发,因为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同家族内群集性的发病是最为常见的情况。
毛盘瘤损害为多发性小丘疹,有时可与多发性纤维毛囊瘤或软纤维瘤并发,其临床特征为多发的坚实丘疹,位于面、颈和躯干,可见类似软垂疣的蒂状皮损。
皮肤上的丘疹不痒不痛,患者无自觉症状。皮肤上有多发性小丘疹,皮损与毳毛有关,呈淡黄色、圆顶状、表面光滑。
软纤维瘤是指皮肤长出的一种柔软的丝状异常突起,常常在腋窝处和脖颈处出现,常见人群是中老年女性。
单发的良性毛盘瘤患者无需治疗,多发分散、病情较重的毛盘瘤患者应考虑去皮肤科就诊,通过病理特征及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可判断,但本病要注意与纤维毛囊瘤、毛周纤维瘤相鉴别。
单发的良性毛盘瘤如果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成年患者的身体皮肤上多处发生的,呈分散型长出的圆顶状皮肤颜色的隆起丘疹,病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应立即就医。
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皮肤科。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呼吸不顺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呼吸内科等。
皮肤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身上还有哪些部位有丘疹?
之前有没有症状?
家族里亲属有没有患类似病的?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一般指的是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其他皮肤丘疹相区别,有利于鉴别诊断。
损害位于表皮下方,上方表皮萎缩,皮损两侧常见毛囊,两侧表皮呈领巾样,皮损局限,无包膜,由疏松排列成细网状的胶原纤维束及梭形成纤维细胞组成,其中酸性黏多糖增加,个别处因灶状黏液变性而出现空腔。局部有厚壁而腔小的血管、弹性纤维及神经。
根据毛盘瘤的典型症状,即皮肤上发出的豆子大小、圆顶状隆起的皮肤同色丘疹,可以初步确诊。
皮肤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帮助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毛囊上皮增生,形成交织状的黏液样纤维间质带明显增宽的纤维细胞。区别于毛盘瘤在毛囊邻近处的皮肤长出。
组织病理学检查在毛囊周围增生,形成的纤维性毛根鞘。可区别于毛盘瘤的神经纤维和血管成分增生。
因毛盘瘤无明确的诱发原因,一般是对症治疗为主,常常是手术进行局部治疗。术后恢复较快,一般是短期治疗。
该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单发性毛盘瘤丘疹直接进行手术切除即可,临床医生还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进行进一步的判断。
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对患病处的组织进行汽化,从而达到去除病灶组织的目的。术后病患处要进行冷敷,用来减轻疼痛感。
使用高频的电凝治疗仪,对患者的病患处进行电凝,主要目的是对毛盘瘤进行烧融,可以根据毛盘瘤大小来具体控制消融的程度,术后不会流血,效果较好。
使用液氮对皮肤上的毛盘瘤有针对性的进行局部冷冻,在逐渐除去坏死的肿瘤组织后,伤口处的皮肤会逐渐恢复长出新的正常皮肤组织。此疗法需要进行多次治疗,起效不快。
毛盘瘤患者经过手术治疗进行消除后,大多数可治愈。不会再产生恶变、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术后一个月要进行复诊,根据术后的情况,进行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如果进行手术治疗,基本上可以被治愈。
毛盘瘤较易治愈,一般不会影响人的寿命。
手术后的患者一般一个月后,再到医院进行复诊,让医生观察术后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毛盘瘤患者的饮食调理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为主,多食用高蛋白、高营养等食物,忌食用易引起皮肤过敏的食物。
忌海鲜类食物,食用海鲜类食品,患者会发生过度的免疫反应,从而发生皮肤的全身过敏情况,加重病情。
宜多食用含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毛盘瘤术后需保持患处的清洁、干燥及卫生,患者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时,要注意做好防晒措施。
患者手术后一天之内禁止碰水,一天之后,用清洁水清洗病患处,尽量保持患处的干燥卫生。
患者在手术后尽量避免外出,防止紫外线对皮肤患处的进一步伤害。
去医院复诊时,医生主要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和其他可能出现的并发状况,需要医生来指导制定进一步的治疗。
毛盘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要注意针对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
伤口未愈合之前要尽量避免幅度大的运动动作。伤口处要保持清洁,防止被感染,伤口意外出现感染,要及时就医,进行清理消毒,直到伤口结痂,逐渐痊愈。伤口拆线需要根据病患处的愈合程度,根据医生指导来进行拆除。
液氮冷冻后病患处如果出现红肿情况,无需处理,可自行消退。
因毛盘瘤病因尚不明确,因此暂无预防措施。
4053点赞
[1]陈洪铎,廖万清.皮肤性病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58.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54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