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贫血是指造血组织以外的各种恶性肿瘤所引起的贫血,贫血多为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表现类型和程度因恶性肿瘤种类及治疗方法不同而不同,贫血可分为轻、中度、重度。患者常因贫血就诊而诊断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贫血的治疗取决于对恶性肿瘤本身的治疗,若肿瘤经治疗后痊愈,贫血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轻度贫血,即80g/L至正常值。
中度贫血,即60~80g/L。
重度贫血,即低于60g/L,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恶性肿瘤贫血的病因主要与各种恶性肿瘤有关,根据恶性肿瘤种类不同,具体病因不尽相同,其中化疗和放疗也会诱发导致骨髓抑制造成贫血,本病好发于体质弱的人。
肿瘤细胞可分泌造血抑制物质,使红细胞生成降低。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同时骨髓对EPO反应下降。
营养不良、失血等造成造血原料缺乏。
铁失利用。
并发感染和放化疗可进一步抑制骨髓造血。
胸腺瘤患者50%可出现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中可发生红细胞原位溶血,有些肿瘤(如淋巴瘤、卵巢畸胎瘤)可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脾功能亢进、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等。
肿瘤易伴发出血而导致贫血,尤多见于消化道和妇科肿瘤。
肿瘤细胞发生转移浸润骨髓时发生,较常见的有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胃癌等。
化学药物治疗可通过抑制骨髓造血而引起贫血。
放射治疗可对细胞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可导致身体出现贫血。
恶性肿瘤贫血患者在病程中多合并贫血在无出血及肿瘤骨髓转移的患者,约15%~55%发生轻、中度贫血。
本病好发于体质弱的人、有家族疾病史者。
恶性肿瘤贫血主要表现为原发肿瘤症状和贫血,贫血可发生于肿瘤的早期,也可发生于晚期。发生于早期者,原发疾病易被忽视、有时不易诊断。贫血可表现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甚至溶血性贫血,有时呈混合性。多数贫血为轻至重度,肿瘤晚期骨髓广泛浸润可表现为重度贫血,严重者导致贫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
苍白是贫血时皮肤、黏膜的主要表现。
因贫血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头晕。
记忆力减退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致常见的症状。
不同类型贫血,除上述贫血表现外,还有其特征性表现。
寒战、发热,患者会出现发抖、发热,多为38度以上的高热。头痛、呕吐,四肢、腰背疼痛、腹痛、皮肤变黄、眼睛变黄、尿液颜色加深像浓茶。多尿或者少尿、冷汗、头晕,甚至昏迷。
舌面光滑、干裂,味觉消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便秘。神经系统症状,例如手足麻木、肢体没有感觉、下肢步态不稳、 行走困难,严重者甚至出现精神异常、没有欲望、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体力、耐力下降、口腔溃疡、头干裂、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平,甚至凹下像勺子。
长期慢性溶血可合并胆道结石。
严重缺铁性贫血者可导致异嗜症。
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缩、牛肉舌、镜面舌等。
长期贫血影响睾酮的分泌,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导致月经异常,如闭经或月经过多。
贫血的时候由于血氧供氧不足,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贫血性的心脏病,长期严重的慢性贫血,有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
当患者出现因恶性肿瘤导致面色苍白、头晕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首先应向医生提供详细病史,以便尽快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患者需要做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等辅助检查,医生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史和检查结果确诊本病。
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记忆力衰退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肿瘤科就诊。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的症状时应立即去急诊科。
肿瘤什么时候发现的?
现在还有没有其他症状?
对肿瘤做过什么治疗吗?
之前用过什么药物吗?
现在心脏有不舒服吗?
医生根据患者恶性肿瘤的种类,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手工分类、肝肾功能检查、抗核抗体等,必要时骨髓全面检查,帮助诊断疾病。血红蛋白的检查是关键,血红蛋白水平6个月至6岁儿童血红蛋白低于110g/L,6~14岁儿童低于120g/L,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孕妇低于110g/L为贫血。
X线检查查看有无脏器病变,排除症状的疾病类型。
CT检查诊断查看恶性肿瘤发展阶段,以及筛选脏器其他的病变。
查看脏器有无异常回声,筛查其他病变。
心电图检查查看患者心脏状态,严重贫血可导致心力衰竭,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患者既往有恶性肿瘤的病史,或者现在患有恶性肿瘤。
患者面色苍白、头晕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X线、CT及超声检查判断恶性肿瘤发展程度,同时筛查其他病变。
综上所述,医生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史和检查结果确诊本病。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由于遗传的基因缺陷致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导致的贫血或病理状态。一般都有家族遗传史,而恶性肿瘤贫血是因为肿瘤继发病变导致的贫血,一般根据相关临床学检查即可鉴别诊断。
恶性肿瘤贫血的治疗取决于对恶性肿瘤本身的治疗,若肿瘤经治疗后痊愈,那贫血症状也会有所缓解。在恶性肿瘤治疗期间,若患者严重贫血时应采用输血治疗,对于营养缺乏等原因造成肿瘤贫血,应补充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本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恶性肿瘤如经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后,肿瘤治愈或疗效达到临床缓解,则贫血可显着改善甚至消失。z
本药为矿物质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本品吸收。可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疼痛、便秘。罕见少肠蠕动,引起便秘,并排黑便。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尤其是伴有未经治疗的尿路感染者禁用。不得长期使用,应在医师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后使用,且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和血清铁水平。
本药为抗贫血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不良反应较少,罕见过敏反应。长期用药可以出现畏食、恶心、腹胀等胃肠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使尿呈黄色。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不能单用叶酸治疗。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锌的吸收。
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提高肿瘤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减少输血的次数和输血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疲劳,甚至能通过改善贫血来提高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恶性肿瘤贫血无手术治疗。
输血不作为肿瘤患者纠正贫血的首选治疗手段,仅当出现重度贫血,即血红蛋白<60克升,或急需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时,医生会考虑输血治疗。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无效的慢性症状贫血,以及恶性肿瘤发生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肺出血、肿瘤出血等,造成患者贫血或休克时,医生会考虑输血治疗。
恶性肿瘤贫血的预后根据恶性肿瘤的发展和转归有关,对于一般轻度贫血,恶性肿瘤症状缓解后,贫血即可缓解,若严重恶性肿瘤贫血导致并发症时,预后不佳。本病生存期不定,后遗症各不相同,患者需要遵医嘱进行复查。
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多可治愈,但若恶性肿瘤严重可能会影响生存期。
本病若能早发现、早治疗,一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寿命。如果原发恶性肿瘤严重,可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一般每个月复查影像学检查,期间一旦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恶性肿瘤贫血患者饮食上应均衡营养,宜多吃富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宜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视身体条件加强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
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患者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患者出现症状加重或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过敏等)时应及时就诊。
恶性肿瘤的患者应定期体检,筛查血常规,一旦诊断贫血,应及时治疗,防止严重并发症。
早期治疗原发性恶性肿瘤是预防此类贫血的根本方法,同时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保持乐观心态。
4850点赞
[1]王建荣,罗莎莉.肿瘤疾病护理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2]石远凯.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第5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3]王明荣,周纯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肿瘤学第一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4]李艳芳.现代临床诊疗与新进展[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51.
[5]田凡清,杨杨.恶性肿瘤与贫血[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003):71-7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