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骨坏死是指骨骼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骨骼结构改变,引起病人相应的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的症状。成人骨坏死根据是否发生炎性病变,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之分。可由创伤性因素以及激素、乙醇中毒、减压病、贫血等非创伤性因素导致。主要表现为坏死部位的疼痛,间歇发作并伴有持续加重。成人骨坏死属于常见的骨科疾病,本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造成躯体残疾。成人骨骨坏死的治疗主要目的为缓解临床症状并矫正畸形,临床上主要使用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如果不接受治疗,成人骨坏死会逐渐严重,出现进一步骨质破坏;接受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均能治愈。
成人骨坏死根据是否发生炎性病变,有感染性成人骨坏死和非感染性成人骨坏死之分。
主要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导致,最常见的为化脓性骨髓炎。
主要是由于非感染性因素导致,常见的有减压病、乙醇中毒、镰状细胞贫血以及创伤性因素等。
成人骨坏死的病因较多,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疾病因素和非疾病因素。其中疾病因素主要包括减压病、乙醇中毒、镰状细胞贫血、化脓性骨髓炎等。另外还存在非疾病的诱发因素,例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服用过多,与病因对应,主要好发于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
主要见于我国北方地区,因为过多乙醇可能会影响肝脏内的脂肪,使其紊乱。饮用多少乙醇可以引起成人骨坏死并无明确标准,与个体差异有关,但过量摄入乙醇肯定是造成成人骨坏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指人体所处环境气压过低或者气压突然降低,导致氮气从血液中释放,形成氮气栓塞而引发的系列症状。如沉箱工作人员、深海潜水员等。氮气可引起骨坏死是由于氮气可以在骨髓中,特别是富含脂肪的骨髓中大量堆积。
是因为血液变得更加黏稠,血流变得缓慢,为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血栓形成后,局部供血不足引起骨坏死。
主要是感染性成人骨坏死的病因。大量细菌停滞在长骨的干骺端,阻塞小血管,迅速发生骨坏死。
骨折、外伤性脱位由于供血中断,均可引起骨坏死。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服用过多,主要是因为激素过多引起脂肪栓塞,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凝固性也大大的增高,从而更容易因血栓形成而出现坏死。
成人骨坏死属于常见的疑难病例,男女均可患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大约为0.725%。
成人骨坏死主要好发于患有乙醇中毒、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人,因为本病多是由于这些疾病引起。
成人骨坏死的症状与坏死的时间有关,早期通常表现为坏死部位的疼痛、肿胀,间断性发作并逐渐加重,后期则会出现邻近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会出现骨折、关节炎等并发症。
早期病变部位会有痛感,随着病程进展,疼痛间断性发作并加重。
病变部位会发生肿胀,疾病末期,患者肢体功能受限,甚至出现外观畸形。
如果患者的坏死程度较重且坏死时间较长,则会因为该部位的功能障碍以及组织缺血影响邻近的组织,最常见的为邻近关节的活动障碍。
成人骨坏死或导致骨骼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因此在受到外力时极易发生骨折。
成人骨坏死发生在关节部位或者关节邻近部位时,由于坏死会有炎症的出现,炎性蔓延至关节处,导致关节炎出现。
当出现局部疼痛以及肢体功能障碍时要及时就医到骨科进行就诊。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等医学检查方法辅助医生诊断成人骨坏死,要注意本病要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
有过创伤史,再次出现无法解释的疼痛时,要及时就医。
如果发生骨折,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行动受限,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成人骨坏死患者首先推荐去骨科就诊。
出现疼痛和不适前在做什么?
出现该症状多久了?
有无受伤的经历?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无过量服用激素史?
是医生用直接用眼睛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有无肿胀,是否出现畸形等。
检查是否存压痛。
在成人骨坏死的诊断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骨骼血液供应中断后12小时骨细胞即坏死,但在X线平片上看到骨骼密度改变至少需要2个月或更长时间,X线平片体位主要包括正位及侧位,侧位可补充显示正位片的重叠部分。
发现骨骼的骨实质细微变化较早,对有误骨骼塌陷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可以确定病变累及乏味,以便治疗最佳治疗方案。
属于非创伤性诊断方法,对于成人骨坏死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很大程度上已被MRI取代,为创伤性操作,但为可靠的诊断手段。
放射性核素扫描对于成人骨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特别是当X线检查尚无异常所见,而临床又高度怀疑有骨坏死时。放射性核素扫描与X线平片检查相比,常可提前3~6个月诊断成人骨坏死,其准确率可达91%~95%。
目前已将成人骨坏死的症状进行分期:
所有的表现均为正常。
X线平片正常,MRI及活检阳性,受累程度为A、B或C,其中A为<15%,B为15%~30%,C为>30%。
放射影像学检查可以见到病变,但不可见塌陷,
X线平片可见早期病变,通常呈现新月形,病变程度为A、B或C,进一步表征为凹陷程度。
X线平片上可见骨关节炎影像学特征。
骨骼外形完整,关节间隙正常,骨骼负重区关节软骨下骨质中可见弧形透明带,构成“新月征”,此为坏死松质骨塌陷并与关节软骨分离的表征象在诊断骨坏死中有重要价值,但易于忽视,读片时应仔细观察。
骨骼具有完整的外形,关节间隙无异常,骨骼负重区的关节软骨下,骨实质密度变高,在周围有明显密度减低,主要表现为点状及斑片状,可以出现囊性改变,病变周围常见一密度增高的硬化带包绕密度减低区。
骨骼负重区的软骨下骨呈不同程度的变平和塌陷,软骨下骨的骨密度增高,关节间隙仍保持正常宽度。
骨骼负重区严重塌陷。
CT对骨坏死的显示较X线更为敏感,但没有核素扫描及MRI敏感。
T1WI信号呈低信号,表现为条带状,T2WI也为低信号,也可呈现内高外低两条信号影,两条信号影并行,即双线征。
如在放射性核素缺损区周围有一条放射性核素浓集带,表明失去血运的骨骼周边已有血管长入及组织修复现象,上述情况见于成人骨坏死的早期,如骨骼出现放射性浓集,提示该区存在血管再生及组织修复,见于成人骨坏死后期。
综上所述,医生根据患者典型的成人骨坏死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放射性核素扫描的检查结果可以对成人骨坏死做出诊断。
二者都会有疼痛现象的出现,但关节有明显的红、肿、热、痛,活动受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第一个主要特点,另外,关节出现弥漫性疼痛是第二特点,但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几天就可以缓解。而成人骨坏死主要表现为局部的疼痛,并不一定局限于关节部位,可以此为其中一个鉴别点;另外,成人骨坏死会有较为严重的肢体运动障碍,可作为另一鉴别点。二者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进行进一步的鉴别。
成人骨坏死的治疗周期受到治疗方法的影响,本病可以通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有时还会用到其他治疗方法如包括保护性负重、物理治疗及康复锻炼。
药物治疗时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
主要用于缓解疼痛,用于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
用于改善局部骨组织的血液供应。
累及到关节的成人骨坏死应该以治疗关节以及恢复关节功能为主。
非感染性成人骨坏死的治疗主要包括:
髓芯减压术可使骨内压降低,使疼痛减轻,对静脉回流受阻情况有一定改善,有助于血管长入。
对于关节受累如骨关节炎的表现、明显影响病人生活质者可考虑行关节换术。
其他治疗包括保护性负重、物理治疗及康复锻炼,适用于骨骼的非负重面坏死且病灶范围小的病例,病变处应严格避免负重。
成人骨坏死接受正规的治疗,大多数患者一般可以完全治愈,不会影响自然寿命,患者需要注意定期进行复诊,查看坏死部位的表现。
本病可以完全治愈,如果一定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将可以永远摆脱疾病的困扰。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成人骨坏死至少每3个月复查一次,检查恢复情况,主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坏死部位的影像学表现。
此病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丰富均衡饮食即可。
成人骨坏死的护理主要是在术后的日常生活管理方面以及对于病情的监测方面。另外,在家要注意用药常识,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注意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同时要注意预防静脉血栓。
戒烟、忌酒。
长期处于高压中工作者,如潜水员应注意个人防护。
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可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小关节的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在可以下床活动的早期,需要专人或助步器的保护下适度活动。所有活动均需在主诊医生指导下,不能擅自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自行锻炼。
术后患者要注意伤口的干燥、清洁,避免发生感染。
患者要遵医嘱服药,了解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当出现皮疹、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时及时告知医生。
本病的病情监测主要对血糖进行检测,可以使用便携式血糖仪自行测量,主要测量空腹血糖或者餐前血糖,以及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并记录。
如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应注意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术后恢复训练,注意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成人骨坏死的预防主要是要在饮酒时多加注意,注意不要饮酒过度;另外,高压工作者还应该注意自我保护,条件允许时可以换工作。
对于患有乙醇中毒、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人要定期进行体检,防止发生成人骨坏死。
控制饮酒的量,避免乙醇中毒。
高压环境工作者,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对需要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做到规范、合理使用激素,争取早日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激素。
选择适合自身年龄特点的适度锻炼,合理饮食,延缓骨骼因年龄增长慢性改变。
4200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61-766.
[2]徐克,龚启勇,韩萍.医学影像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71-275.
[3]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