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性关节炎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骨与关节疾病,其可以引起无组织关节和骨髓的病变,或妨碍骨骼正常生长。关节炎症可以由寄居于关节周围肌肉内的寄生虫直接引起,也可由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引起,还可能由于免疫反应引起。感染寄生虫后临床表现不一,有的患者并无症状,但有的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迄今为止,至少有20多种寄生虫能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体骨与关节系统。寄生虫感染中,关节受累发生率很低。由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关节炎主要取决于受累部位及病变的程度,马尾松毛虫感染的关节炎治愈后很少复发,但有关节畸形或功能障碍者则很难完全恢复。
寄生虫性关节炎主要是由细粒棘球蚴、马尾松毛虫等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骨与关节疾病,造成骨与关节的疼痛变形功能障碍,导致寄生虫性关节炎的发生。主要以接触传播或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好发于有疫区居住或旅行史人群、长期在野外工作者等。
广泛侵犯骨骼系统的寄生虫,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骨骼中,引起骨棘球蚴病,占全部棘球蚴病的1%~2%。据统计不同骨骼的发病率不同,如骨盆36%,脊柱29%,股骨17%,胫骨9%。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如食用带有寄生虫的食物),其次也可见于粪口途径(上厕所不洗手或手接触到寄生虫,再用手接触食物吃进肚里而受到寄生虫感染传播。
有疫区居住或旅行史人群,易发生寄生虫性关节炎。
长期在野外工作者,易发生寄生虫性关节炎。
有食用生食或半熟食品习惯的人群,易发生寄生虫性关节炎。
不同的寄生虫感染侵犯骨骼系统,将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其患者主要表现为受侵犯部位的肿胀、发热、疼痛、可并发关节畸形、病理性骨折和神经受累症状。
由于幼虫在骨内生长缓慢,可长期无症状,少数病例可有轻微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疼痛、麻木、跛行和肢体肌肉萎缩等症状。
症状较重,骨质被囊肿广泛破坏,疼痛加剧。受累骨膨胀变粗,畸形。轻微外伤即可造成病理性骨折。
囊肿穿破骨皮质,侵入周围软组织,出现巨大包块。可形成长期不愈的瘘管,流出脓液和包虫碎屑。此外,丝虫乳糜性关节炎也较常见,关节内可见乳糜液,多见于膝关节。其次为踝关节,小关节多不受累,常为单侧。一般呈良性过程,持续时间短,关节呈无痛性肿胀。有时呈急性发作,膝关节渗液,肿痛发热,活动受限,体温增高,1~2周可缓解,但反复发作后可转为慢性关节炎。
人因接触松毛虫的活体、尸体或虫毛可引起以过敏反应为主的骨关节病变。当人体接触毛虫时,虫体内的病毒与皮肤接触或直接进入体内,引起过敏反应,其过敏症状有疼痛,肿块,耳郭炎,眼炎以及骨关节病。
寄生虫性关节炎迁延不愈,反复损伤关节组织,从而导致关节畸形。
寄生虫性关节炎可引起骨与关节的免疫反应,造成骨组织损伤,出现骨质疏松、骨质缺损、骨皮质变薄等病变,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细粒棘球绦虫等寄生虫可在脊椎骶骨等部位形成囊肿,从而压迫脊髓神经或马尾产生明显的神经症状,严重可致瘫痪。
普通人群出现关节部位潮红且肿大,伴有剧烈疼痛时,可前往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可通过X线检查或血清免疫检查等,明确诊断为寄生虫性关节炎,注意与其他关节炎进行鉴别。
当普通人群出现关节部位潮红且肿大,伴有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出现关节脓肿、过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可去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对于出现四肢发麻,脚踩棉花感的患者应首先去神经内科就诊。
近期有没有去过疫区?
目前有什么症状?(如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是否有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史?
近期都服用了哪些药?
通过X线检查,可直接观察到骨改变,包括骨质疏松、骨质缺损、骨皮质变薄等,可以协助诊断寄生虫性关节炎。
通过血清免疫学试验,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寄生虫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判断是否有寄生虫感染。
粪便涂片是用于检测寄生虫病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可以通过镜下检测,观察到粪便中是否存在虫体,进一步明确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疫区接触史,血清免疫学检测阳性或在血液排泄物中检测出寄生虫虫体。关节出现红肿、疼痛、活动受限等典型症状。X线检测观测到骨组织改变。可确诊本病。
二者都可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的表现,但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风湿免疫因子阳性而确诊,本病患者风湿免疫因子一般为阴性,并且粪便涂片可见寄生虫。
关节结核病患者多伴有潮热盗汗、虚弱乏力的全身表现,且可通过结核菌素实验阳性进行确诊,本病结核菌素实验阴性。
化脓性关节炎多由于外伤感染导致,且伴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患病发病急促,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明显升高,本病主要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一般血涂片中可检出虫体。
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首先要进行驱虫治疗,通过服用驱虫药物将寄生虫驱除体外,其次通过手术或药物清除病变骨骼,患者应尽早接受正规治疗,以避免病情进展出现严重的关节畸形,患者治疗周期多在1~3月内。
本药为广谱抗线虫新药,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另对粪圆线虫病有良好疗效,对同时存在的蛔虫、鞭虫及蛲虫也有效。还可治疗罗阿丝虫病、原虫病、马来丝虫病、班氏丝虫病、组织线虫幼虫移行症及疥疮。本药对微丝蚴的作用较乙胺嗪缓慢而持久,能迅速减少患者皮肤内的微丝蚴数量。
阿苯达唑主要用于细粒棘球蚴感引起的关节炎,它可以实现快速、高效驱虫。
乙胺嗪为治疗丝虫首选药,在盘尾丝虫治疗中,服用乙胺嗪可引起全身反应,主要由于成虫和大量微丝蚴死亡引起的过敏反应,包括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痛。
对于晚期患者关节出现畸形、强直者,可行关节置换术,关节置换术能够使受侵犯的病变,关节疼痛减轻,一定程度上恢复关节功能,使活动得到改善。但同时有深静脉血栓、术后感染等多种并发症。
对于存在明显坏死病灶、瘘管的患者,可实行病灶清除术将病变部位清除,防止疾病扩散,从而促进创口恢复。
关节成形术是一种恢复关节无痛活动的手术,同时还能恢复控制关节活动的韧带、肌肉等其它软组织的功能。
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通过治疗可以治愈,且治愈后不影响寿命,若治疗不及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关节畸形、活动障碍等后遗症,患者治疗刚开始,需要每隔一个月复查一次。
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通过治疗可以治愈。
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及时治愈,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关节畸形、活动障碍等后遗症。
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刚开始,需要每隔一个月复查一次,在驱虫结束后,可六个月复查一次。
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无特殊饮食要求,对于急性发作及进行了手术后的患者,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术后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原有的活动功能,可通过粪便涂片、血液检查等监测病情,同时要注意部分患者服用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患者应注意避免关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可搬推重物,过多的上下楼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原有的活动功能。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随意添药、减药,同时应观察自身是否出现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服用乙胺嗪偶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关节痛,如服用阿苯达唑少数病例有乏力、嗜睡、头晕、头痛以及口干、恶心、不适等消化道症状。如对不良反应不耐受,应及时通知医生。
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属应该加强对患者伤口处的卫生清洁工作,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防止发生感染。此外还应该帮助患者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而产生压疮。
部分寄生虫性关节炎患者服用阿苯达唑可出现全身皮肤潮红、红色丘疹、肿胀、脱屑等皮损表现。服用乙胺嗪,可能引起食欲减退,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若出现较强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寄生虫性关节炎的预防很重要,如果前往疫区或卫生环境较差的地区,需要注意自身防护,避免寄生虫感染,已患寄生虫性关节炎的患者需要及时隔离。
寄生虫性关节炎尚无早期筛查的方法。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做到饭前洗手,不吃生食、半生食等。
对于疫区卫生环境较差的地方进行药物喷洒,改善卫生环境。
对于已患寄生虫性关节炎的患者,应及时治疗与隔离,避免其传染。
4916点赞
[1]杨祚升,张济.罕见钩虫病性关节炎一例[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5,43(06):712-713.
[2]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022(003):287-28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