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又称无机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是因不明原因出现的甲状旁腺囊肿,患者除出现颈前肿物外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在青春期以前,40%~50%的人有显微镜下可见的微小囊肿;而20岁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有显微镜下可见的微小囊肿,因此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临床发病率远低于其实际发生率。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发病原因尚无定论,目前有两种学说。一种学说认为是几个微小囊肿相互融合而成,其中一个有分泌功能或分泌功能增强,其根据是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具有与微小囊肿相同的组织结构特点,囊肿内溶液中含有高浓度的甲状旁腺素。另一种学说认为是胚胎时第Ⅲ咽囊的残余(Kursteiner管)发生的贮留性囊肿,其根据是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几乎全部发生于下甲状旁腺,电镜下可在囊肿壁内发现平滑肌纤维。
目前关于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病因并非十分明确,多数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系:
甲状旁腺腺瘤囊性退行性变或出血所致。
由微小囊肿融合或囊液潴留所致,从而形成巨大囊肿。
第3、4鳃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而成。
出生后仍持续存在的kursteiner管衍变形成。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常见于中年妇女,其发生率男女之比约为1:(2~3.5),平均年龄约为48.7岁。小儿中也会有关于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病例的报道。
本病多发于中年女性。
无症状性甲状旁腺囊肿的大部分患者除偶然发现的颈前肿物外,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但是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压迫症状。
大部分患者除偶然发现的颈前肿物外,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压迫症状。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绝大部分发生于下甲状旁腺,尤其多见于左侧。体检时可在甲状腺下极附近触及肿物,肿物大小不一,表面光滑,质地柔软而有弹性或有波动感。但有时质较硬似有张力,活动,无触痛。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压迫症状,肿大的组织压迫周围正常组织,可表现为轻微的不适感。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患者多数情况下无特殊症状表现,但是会偶然发现颈前肿块。如发现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的时候,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以明确诊断。
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表现,但是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压迫症状,此时建议尽快就医。
如果患者出现颈前肿物,可以考虑去普通外科或甲状腺外科进行就诊。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这些症状?
有没有颈部肿胀的不适感?
查体时触及肿块的时候是否出现疼痛感?
近期是否有饮食及体重的变化?
有无药物过敏史?
通过对颈部的触诊可于甲状旁腺处触及肿物,肿物常光滑,可移动,无触痛。通过体格检查可以间接了解机体的基本情况,同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穿刺液为水样无色透明的浆液,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甲状腺素。这是一项有创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甲状腺B超可确诊肿物是否为囊性病变,确定病变组织内的血流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钙化,并且能准确的确定囊肿的大小和范围。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穿刺液为水样无色透明的浆液,其含有高浓度的甲状旁腺素即可诊断。
甲状腺B超根据发现于甲状旁腺的肿物,B超声证实为囊性病变,可以辅助诊断。
两者症状相似,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穿刺液为水样无色透明的浆液,而甲状腺囊肿的穿刺液多呈褐色,黏稠,两者可以根据穿刺结果进行鉴别。
大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有些人会出现咽喉部的异物感,当肿物增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两者可以通过超声检查进行鉴别。
目前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属于两性病变,大多数只需穿刺抽液,就可以治愈。多次穿刺后仍短期内复发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经多次穿刺抽吸而在短时间内复发者,肿瘤向纵隔内生长延伸,或产生压迫症状者宜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在麻醉、体位和切口的选择方面均与甲状腺手术基本相同。除术前经过反复多次穿刺抽吸治疗者外,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与周围组织多无粘连而容易分离。虽有时位置较低或延伸到上纵隔,但一般通过颈部低位切口均能顺利完成手术。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是无功能性良性肿瘤,故不必急于手术。可首先选择穿刺抽吸或穿刺抽吸后注入硬化剂的方法进行治疗,有时只经过1~2次穿刺抽吸即可治愈。
患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囊肿会一直存在,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出现颈部肿胀不适。经过正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即达到去除肿块的目的,不易复发。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患者经过治疗,能够治愈。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切除术后易损伤正常甲状旁腺的功能,造成人体钙磷代谢异常,同时囊肿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建议定期复查甲状旁腺B超,测定甲状旁腺功能。
目前对于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患者暂无针对性饮食宜忌,建议清淡饮食即可。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护理措施注意要从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康复护理、运动注意事项等方面要严格进行。
手术切口愈合后,可以进行颈部伸直训练,缓慢、有节律的做左右摆头及抬头低头的动作,动作不宜过快,以不引起疲惫和影响呼吸为宜,防止瘢痕收缩。
避免颈部弯曲、过度伸直和快速的头部运动,以防止压迫气管或者牵拉伤口。
警惕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术后护理,注意严密观察术后是否会出现喉返神经受损的情况出现。如果出现声音嘶哑、呼吸不畅等症状时,务必警惕。
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多数认为是与先天性因素有关,目前无有效的针对病因的预防措施。
4883点赞
[1]李冰.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012):1230-1231.[2]陈秀梅,张庆泉,王威.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一例[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部外科杂志》,2002(037):002.[3]白希永,葛怀娥,魏志江,等.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附15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6,15(4):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