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转移性肿瘤是由子宫颈癌、外阴癌、卵巢癌或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生殖道或生殖道外肿瘤转移到阴道的恶性肿瘤。阴道原发瘤少见,多数为转移性肿瘤。临床大多无特殊症状,部分见阴道有腥臭分泌物、结节或有出血,主要传播途径为直接蔓延或血行播散。治疗方法以手术、动脉栓塞、放疗和化疗为主,预后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阴道转移性肿瘤多是由子宫颈癌、外阴癌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转移至阴道而来。
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易继发于非葡萄胎妊娠,或为经组织学证实的绒癌,主要经血行播散,转移发生早且广泛,阴道转移的转移灶常位于阴道前壁及穹窿,一般认为系宫旁静脉逆行性转移所致。
由子宫颈癌转移而来的病理类型主要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是由于癌组织向邻近器官及组织扩散,向下累及阴道壁;由外阴癌转移而来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癌灶增大,沿皮肤及邻近黏膜浸润至阴道。
阴道转移性肿瘤是由子宫颈癌、外阴癌或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生殖道或生殖道外肿瘤发展转移到阴道而形成的转移性肿瘤。滋养细胞肿瘤的转移瘤多于葡萄胎妊娠、流产有关;非滋养细胞肿瘤的转移瘤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有关。
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转移至阴道的肿瘤多继发于葡萄胎妊娠、流产或足月妊娠或异位妊娠。
由子宫颈癌转移至阴道的肿瘤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因素相关;由外阴癌转移至阴道的肿瘤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或HPV感染相关病变,如外阴硬化性苔藓、分化型外阴鳞状上皮瘤变等有关。
长期吸烟、饮食不健康,可能诱发该疾病的发生。
家中有肿瘤家族史,该病的发生几率较高。
阴道转移性肿瘤约占阴道恶性肿瘤的90%,其可能通过直接蔓延或通过淋巴结或血行播散引起。阴道转移性肿瘤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大多在50岁以上,波动于20~90岁。阴道转移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尚不均衡,因此我国新发病例依然很多。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城市妇女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农村妇女。
老年妇女免疫力低下导致容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易患子宫颈癌或外阴癌,转移至阴道形成阴道转移性肿瘤。
性活跃妇女一生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的机会大于70%,少数呈持续状态,高危HPV持续感染会导致子宫颈癌或外阴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产生,发生转移而形成阴道转移性肿瘤。
阴道转移性肿瘤临床表现初起多无特殊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可出现肿瘤占位、浸润的表现,如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增多、液体异常或有阴道结节、肿块等。
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增多,液体异常。阴道可能出现带有血丝的、红黄色黏液性白带。
可见阴道结节或肿块。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道疼痛。
若肿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可见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便秘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下降、发热等情况,通常情况下为低热,较少患者可表现为高烧。
阴道结节破溃后可引起阴道出血,甚至出现大出血。
合并感染者可见阴道恶臭分泌物。
当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阴道转移性肿瘤可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查、血清HCG测定组织学检查等确诊。本病主要与阴道原发瘤相鉴别。
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常,或发现阴道结节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检查。
妇科检查很重要,无论年龄大小,一旦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
如发生大出血、低血压休克、昏迷等,应立即就医。
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去肿瘤科或妇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便秘等症状时,可以去相应科室就诊,如泌尿外科、肛肠科等。
阴道出血的持续时间?
阴道流血量大吗?(如阴道出血、分泌物增多等)
之前做过什么检查吗?
家中曾有人患过肿瘤吗?
目前除了阴道流血外,有没有其他方面的症状?
HCG水平异常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
对一切阴道赘生物、溃疡和可疑病灶应尽快做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材应有足够的深度,建议包含邻近的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细胞学检查是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
包括内、外生殖器的窥视和三合诊。婴儿的检查必须在麻醉下进行,用小扩鼻器扩张阴道后进行检查。
利用该检查,可以明确疾病原发病灶。
患者有子宫颈癌、外阴癌或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病史,或正在进行肿瘤的治疗,并出现阴道出血、排液增多且液体异常或见阴道结节、肿块等症状,经组织学活检证实组织结构与原发肿瘤相同,并且能够排除阴道原发瘤,可以确诊阴道转移性肿瘤。
该疾病需要与各种原发性的阴道癌相鉴别,主要通过利用影像学检查找到患者的原发病灶部位进行鉴别。
转移性阴道肿瘤的治疗应参考原发肿瘤的治疗原则,对于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瘤和外阴癌、子宫颈癌转移瘤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不是以原发阴道癌治疗原则来治疗。
合并感染者积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出血患者应用止血药等处理。
阴道转移癌患者多属于肿瘤晚期病人,易出现恶病质,所以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瘤的一线化疗药物,可单独应用于低危患者的化疗。
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瘤的一线化疗药物,可单独应用于低危患者的治疗,或与更生霉素联合用药,用于高危患者的治疗。
非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瘤的其他肿瘤的治疗多选用顺铂、卡铂等抗癌药物,采用静脉联合化疗,也可用动脉局部灌注治疗。
对于由外阴癌、子宫颈癌等转移至阴道的转移瘤实行手术切除;对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阴道转移瘤以手术作为化疗的辅助治疗,对控制大出血等并发症、切除耐药病灶、减少肿瘤负荷和缩短化疗疗程等方面有作用。
对于转移瘤采用姑息放疗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照射放疗和腔内放疗,以腔内放疗为主,腔内放疗多采用铱-193高剂量率腔内及组织间插值放疗,主要针对宫颈、阴道及部分宫旁组织给以大剂量照射。外照射和腔内放疗的合理结合,使病变部位的剂量分布更符合肿瘤生物学特点,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阴道转移性肿瘤的预后主要和原发肿瘤的发展和其他部位的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各种阴道转移癌的总生存率尚未见报道。
滋养细胞肿瘤阴道转移瘤低危患者可获得治愈,但仍有20%左右高危患者出现耐药和复发,并最终死亡;非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瘤的治愈率低。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转移瘤低危患者可治愈,可长期存活。子宫颈癌、外阴癌等转移至阴道的转移性瘤生存率低。
治疗后应定期随访,多数复发在术后2~3年内。随访内容应包括询问病史、妇科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组织检查等。
阴道转移性肿瘤病人的饮食无特殊要求,应合理调配,来改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使其能够更好地接受放射、化学治疗,延长病人的生命和促进康复。
若为手术患者,一般术后6小时禁食,6小时后可进行流质饮食,如小米粥。非手术患者可正常饮食无特殊要求,宜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
阴道转移性肿瘤患者的家属应提醒病人正确口服用药,合理饮食,预防改善营养失调,保持机体代谢平衡,鼓励病人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保持房间安静,减少环境对病人造成压力的因素。家属应鼓励病人适当参与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患者应配合医护人员利用松弛疗法、音乐疗法等方法控制疼痛。
积极督促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训练患者的自理能力,密切观察病情,保持病室环境清洁。鼓励病人深呼吸、翻身,早期下床活动,注意保暖。
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脱发等。患者可以服用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铝碳酸镁片、奥美拉唑,如果不良反应较重,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预防阴道转移性肿瘤应从预防原发肿瘤入手。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等方法减少致癌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病率,预防原发肿瘤的发生,从而减少阴道转移性肿瘤的出现。
病因预防目的是消除或减少可致癌的因素,降低癌症的发病率,防止癌症发生,如戒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及饮食习惯、推广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接种等。
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下一步检查,以降低癌症死亡率。
肿瘤诊断和治疗后的康复预防,长期治疗,重视复诊和随访,目的在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4975点赞
[1]孙燕.临床肿瘤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1757.
[2]谢幸,苟文丽.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92.
[3]徐丛剑,华克勤.实用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26.
[4]熊云新.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