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由于眶内或颅内肿瘤或转移癌直接压迫或浸润所致,临床上有时易误诊,应引起警惕。眶部肿瘤如位于眶后,一般可行眶部手术摘除,如位于眶颅相连的肿瘤,则可配合神经外科手术,经额径开颅手术,由于视野大,易于手术彻底摘除肿瘤。
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发生病变(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引起的轴突变性,临床上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泛指视神经的炎症、蜕变及脱髓鞘等病,因病变部位不同,分为球内段的视乳头炎及球后视神经炎,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多见于青壮年,大多为单侧性。
为供应视盘筛板前区及筛板区的睫状后血管的小分支发生缺血,致使供应区发生局部梗塞,是以突然视力减退、视盘水肿及特征性视野缺损(与生理盲点相连的扇形缺损)为特点的一组综合征。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由于缺乏病理证实,多为推测。
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及视力逐渐减退,主要有视神经胶质瘤及视神经脑膜瘤两种。前者多见于10岁以内儿童,成人少见,且发生于成人者多为恶性。后者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人,女性多于男性,虽为良性肿瘤,但易复发。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主要病因是由于眶内或颅内肿瘤,或转移癌直接压迫、浸润所致,或颈内动脉弯曲、硬化引起。另外,转移癌、甲状腺相关眼病引起眼肌肥大、眶后水肿及骨骼畸形等,均可压迫视神经引起病变。
包括视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血管瘤、淋巴血管瘤、畸胎瘤和恶性肿瘤等。
颈内动脉弯曲、硬化或发生在颈内动脉终末支、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的动脉瘤亦可逐渐压迫单侧视神经。
转移癌,如鼻咽癌、淋巴网状细胞内瘤(何杰金氏病)及额叶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错构瘤、结核瘤、梅毒胶样肿、隐球菌病、结节病、癌性脑膜病变等均可引起。甲状腺相关眼病引起眼肌肥大、眶后水肿及骨骼畸形等均可压迫视神经等等。
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异常,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激发自身免疫反应而损伤视神经。
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样也容易引发眼部疾病,造成视神经病变。
某些疾病,有恶性肿瘤、转移癌、甲状腺相关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得,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并发症。
长期压力劳累过度、压力过大、身体超负荷状态的人,会使免疫力下降。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人,从儿童到老年人,患者在一般人群中仍然很少,发病率在中国各地已被广泛调查。一般认为50岁以上的人中有3/100患有视神经病变,80岁以上的人中有1/10患有视神经病变,超过一半的病人不知道他们有视神经病变。
年龄超过40岁、高度近视、糖尿病、血液循环障碍、血压波动过大的人更容易患病。
眼内有实质性肿瘤者。
颅内有鞍区占位性病变者。
颈内有动脉瘤者。
甲状腺相关眼病压迫视神经者。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是单侧进行性和无痛性隐匿性视力减退、眼痛、视盘水肿。另外,罕见有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偶见交叉性同侧偏盲以及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常见症状。
视力常呈雾状模糊感,一时性黑蒙可在注视某种位置时立刻发生,由于直接压迫视神经或血管受干扰所致。
如视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血管瘤、淋巴血管瘤,颈内动脉弯曲、硬化或发生在颈内动脉终末支或大脑前动脉或前交通动脉的动脉瘤,亦可逐渐压迫单侧视神经,可引起眼痛。
视盘边缘模糊一般多从视盘下方至上方开始,继而扩展至鼻侧边缘,最后模糊,乃因视盘各部分神经纤维层密度不同,密度大的部位较早地出现肿胀。
鞍区占位性病变,特别是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常见症状,出现闭经、阳萎、皮肤光滑、阴毛消失等,而在脑膜瘤和动脉瘤等则可无内分泌症状。
如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偶见交叉性同侧偏盲,乃由于同侧视束受累,尚可见旁中心弓形、垂直性鼻侧及颞侧偏盲等。
视束或外侧膝状体以后通路的损害,可产生一侧鼻侧与另一侧颞侧视野缺损,称为同向偏盲。病因不明,可能与外伤、遗传、生活饮食以及应激等因素有关,如因肿瘤导致。
视束或外侧膝状体以后通路的损害,可产生一眼鼻侧与另一眼颞侧视野缺损,称为同向偏盲。视束与中枢出现的偏盲不同,前者伴有对光反射消失,后者光反射存在;前者偏盲完整,而后者多不完整呈象限性偏盲;前者患者主观感觉症状较后者显著,后者多无自觉症状;后者中心视力仍存在,呈黄斑回避现象。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会出现单侧进行性无痛性的视力减退,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患者一旦出现了临床症状,就要尽早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测以及眼眶CT检测,明确诊断。
单侧进行性无痛性的视力减退已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一旦出现眼痛、视盘水肿、晨起后视野遮挡、黑蒙等临床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肿瘤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如单侧进行性和无痛性隐匿性视力减退、眼痛、视盘水肿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眼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是否眼部有压迫感、刺痛或偏盲?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单侧进行性和无痛性隐匿性视力减退、眼痛、视盘水肿等症状)
是否出现眼痛持续数天的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肿瘤病史?
检查眼底,区别视神经乳头炎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排除是否存在青光眼、视神经炎、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疾病。
检查视力、屈光状态、瞳孔、暗适应、色觉和视野、暗点,明确患者的视力受损程度。
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常规检查,排除其他全身性疾病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造影早期视盘的某一部分呈弱荧光,而视盘的其他部分呈正常荧光。
有助于诊断颅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肿瘤是否压迫了视神经。
有烟酒嗜好、多发性硬化、全身感染性疾病、眼内疾病、外伤以及肿瘤等病史。
出现单侧进行性和无痛性隐匿性视力减退、眼痛、视盘水肿等症状,经治疗无好转或暂时性好转视力又下降,临床诊断为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或视神经萎缩等,均应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压迫视神经的可能。
眼眶、头颅平片或多层断面扫描视神经孔等摄片均有相当的价值。晚近发展的头颅CT及MRI,对眶内和颅内占位性病变可给予确诊。对疑似动脉瘤引起视神经病变者应行动脉血管造影,视野和色觉检查有助于发现视神经异常,视觉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由于视神经受侵犯的部位不同,球后视神经为可分许多不同类型。病变最常侵犯视盘黄斑束纤维,因该束纤维在球后眶内段视神经中央部分,故又名轴性神经炎。当病变由神经鞘膜侵犯视神经的周围纤维束时,则称为神经周围基质炎,这仅为病理改变,临床上不易确诊。如果视神经纤维整个横断而受累时,则无光感,呈黑蒙,称横断性视神经炎。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颅内肿瘤、眼眶疾病引起,原因复杂,多种疾病可以引起,对因对症治疗是关键,治疗的方式主要以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为主。
如果是视神经炎,可能是特发性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糖皮质激素是非感染性视神经炎治疗的首选用药。
如果是感染引起的视神经炎,需要尽早给予正规、足疗程、足量的抗生素治疗。
如果是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在发病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提倡用复方樟柳碱针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眶部肿瘤如位于眶后,一般可行眶部手术摘除,如位于眶颅相连的肿瘤,则可配合神经外科手术,特别是经额径开颅手术,由于视野大,易于手术彻底摘除肿瘤,有较多优越性,现已普遍开展。
颅内占位性病变需行神经外科手术,脑膜瘤是最常见的单侧视神经压迫性病变,早期完全可以摘除治愈。较后期肿瘤如扩展累及大脑前动脉和颈内动脉时,手术则难以完全摘除肿瘤。如果是动脉瘤压迫所致,则可开颅直接封闭结扎。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如果早期发现,积极进行规范治疗,患者预后一般较好,可最大程度保留视力。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如果是由于肿瘤引起,在早期时候进行手术治疗,把肿瘤完全摘除掉,可以达到治愈效果。
如果患者颅内占位性病变,已经出现转移的情况,只能够改善患者的视力。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一般情况下不影响患者寿命。
对于50岁以上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在排除一般性眼病及屈光不正后,应密切观察血压、眼压、血液流变学等,以预防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需要随时复诊。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不宜过食伤阴化燥的食物,饮食上应注意增加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12及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的食物,忌食辛辣食物,禁止吸烟及饮烈性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患者饮食要有规律,不暴饮暴食,进食不宜过饱,速度宜慢。
增加富含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猪肝、鱼、肉、粗粮、植物油等;多吃枸杞子、花生、核桃、豆浆等补益肝肾的食品。
如果患者的血糖正常,可服用蜂蜜、西瓜、丝瓜等,因为这些食品具有利尿的作用,可加快眼内房水的吸收、减少房水的生成,有利于降低眼压。
忌辛辣、过咸、忌腌制食品,如酸菜、腌菜、腌萝卜干、腌肉等,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发霉,而且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对视神经会造成损害。
增加含有微量元素锌、硒食物的摄入,能增加视觉神经的敏感度,食物中牡蛎含锌量最高,肝、奶酪、花生、杏仁等也是锌的丰富来源。硒是维持视力的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含硒较多的食物有芦笋、鱼、家禽、蘑菇、萝卜等。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要确身体保得到充分的休息,患者心理也要保持平稳,应避免劳累及情绪激动。
注意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进行放松训练,防止睡眠紊乱。
多做有氧运动,如慢跑、快步走、登山、跳绳、打太极拳等,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可促进血液循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低盐、低脂,加强营养摄入,戒烟、戒酒。
保持室内通风、环境良好,保持衣物清洁干燥,不滋生细菌,并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定期复查。
患者在术后一定要避免不健康的用眼习惯,要避免长时间的玩手机、看电脑,避免熬夜,避免劳累。
患者注意监测视力变化,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压迫性视神经病变无较好的预防措施,平时需要注意适当活动,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长期上网和看电视。当感觉自己的眼睛有剧痛、呕吐、头痛等症状的时候,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可减少发病率。
如果出现单侧进行性和无痛性隐匿性视力减退、眼痛、视盘水肿,可以去医院的眼科就诊,并且做眼眶的CT或增强MRI、鞍区或垂体的增强MRI、头颅血管的CTA或DSA等检查。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内肿瘤及其他肿瘤,并积极治疗。
有糖尿病、高血压、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控制病情,积极治疗。
平时注意用眼,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患有眼部疾病的患者,应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4343点赞
[1]何伋.神经精神病学辞典[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
[2]尹宛峡,丁新如.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J].中国医药导报,2009, 6(006):40-40.
[3]朱豫,张效房.深入开展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治疗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011):641-64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