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毛滴虫病是指口腔内感染梨形鞭毛虫后大量繁殖引起的疾病。口腔毛滴虫又称口腔梨形虫,梨形鞭毛虫寄生在口腔、齿垢及龋洞内,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飞沫及滋养体污染食物或食具而传播。口腔毛滴虫病的典型症状为口腔黏膜破溃、下颌下腺肿胀等,主要采取药物治疗。
口腔毛滴虫病主要由口腔毛滴虫感染引起,与牙龈炎、牙周炎、单纯龋齿、冠周炎等有关,曾有报道在有呼吸道感染者的扁桃体陷窝内查见毛滴虫。本病可以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
口腔毛滴虫病主要由口腔毛滴虫感染引起,口腔毛滴虫寄生在口腔、齿垢以及龋洞里,可下延引起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
口腔毛滴虫病分布广,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感染率方面,我国上海为59.1%,杭州37.4%,四川南充8%;马来西亚为32%;德国4%~53.4%;美国16.5%~30.6%;英国10%。有口腔疾患者本虫感染率较高,而无口腔疾患者中,本虫感染则相当罕见。
口腔毛滴虫病可通过人际间直接接触传播,如接吻接触或者飞沫传播。
如食物被污染,可传播疾病。
口腔毛滴虫病与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有关。
可能接触到病人污染的餐具等。
口腔毛滴虫容易寄生在龋洞里。
口腔毛滴虫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牙龈炎症状、牙周炎症状、牙结石症状以及龋齿症状,有时可伴有咽痛、咳嗽、咳痰等,严重时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
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发现牙龈出血。
牙龈发红,局部痒、胀、感觉不适。
有口臭,说话时身边的人能够闻到臭味,用手捂住自己的口鼻呼气也能闻到臭味。
重症患者可出现牙龈组织肿胀、变厚。
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常只有牙龈出血或口臭的表现,与牙龈炎症状相似。
牙周袋形成:炎症扩展,牙龈与牙根分离,中间形成一个加深的沟壑,即牙周袋。
牙周溢脓:轻按牙龈,可溢出黄色的脓液,并常有口臭。
牙齿松动:由于牙周组织被破坏,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现象。此时患者常感咬合无力、钝痛,牙龈出血和口臭加重。
在下面前牙的内表面,上面后牙的外侧表面和牙齿靠近牙龈的位置会出现牙结石。开始是乳白色的软垢,之后会因为逐渐的钙化而变硬,最终呈现出黄色、棕色、或者色硬质斑块。
牙齿的组织不断被破坏、崩解而逐渐形成小洞(龋洞),牙接触酸、甜、冷、热等刺激会有疼痛反应。
口腔毛滴虫病患者可伴有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口腔毛滴虫病可通过吸入或直接下行至呼吸道及肺部,达到一定数量时,气管、支气管可发生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
口腔毛滴虫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的相关表现、因此出现牙龈出血、发红、肿胀、疼痛、口臭等表现时应引起重视,尽早到医院就诊,一般需要进行牙垢涂片检查或培养确诊,注意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疾病鉴别。
出现反复牙龈出血、口臭、牙龈肿胀、疼痛、牙齿松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出现压痛高热、咳嗽、咳痰等表现应立即就医。
患者优先考虑去口腔科就诊。
症状持续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下颌下腺肿胀、咽痛、咳嗽、咳痰等)
做过哪些检查?
有没有进行过治疗?
有没有对什么药物或食物过敏史?
牙垢涂片检查或培养:可取龈间隙、齿间隙、牙垢及龋表面等附着物或渗出物作生理盐水直接涂片,镜下可见有鞭毛和波动膜摆动、运动活跃的滋养体;亦可采用Noguchi一Ohira腹水培养基、Loche液、Loche一egg一serum培养基、洛克氏液血清培养基和生理盐水作培养观察,培养后直接涂片找活动滋养体。
通过反复牙龈出血、口臭、牙龈肿胀疼痛、牙齿松动、高热、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以及口腔不洁史、牙垢涂片检查或培养检测出虫卵或幼虫可明确诊断口腔毛滴虫病。
口腔毛滴虫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以抗滴虫药物短期治疗为主,常用药为甲硝唑,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积极治疗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患,预防复发。
常用治疗药物为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同时应用抗生素,一般认为甲硝唑对治疗口腔毛滴虫病有较好疗效,为首选药物,有时可用0.4%替硝唑溶液局部喷涂口腔感染病灶,也有较好疗效。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口腔毛滴虫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要注意有复发的可能性,需要定期复诊,做牙垢涂片检查或培养。
口腔毛滴虫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后一般能够治愈。
口腔毛滴虫病患者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遵从遗嘱,定期复诊,做牙垢涂片检查或培养。
口腔毛滴虫病患者应注意健康均衡饮食,避免过量进食甜食,以免饮食不当,口腔护理不良,导致龋齿的发生。
患病时注意饮食应该清淡、易消化,症状未缓解时少吃较硬、容易在牙齿中留有残渣的食物。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炎症。
适当加强营养,多吃容易咀嚼的优质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鱼、瘦肉等。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污染或变质的食物,餐具要消毒。
口腔毛滴虫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按时刷牙、漱口,维持好口腔卫生,定期到医院洁牙,积极预防感染。平时做好餐具消毒等防护措施,防止传染。
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勤漱口。
口腔毛滴虫病具有传染性,可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飞沫或污染食物、餐具传播给他人,因此要做好餐具消毒等防护措施,以防止传染给他人。
遵医嘱用药,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出现不适及时就诊。
规律作息,适当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口腔毛滴虫病预防的有效措施是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还要注意餐具的卫生、消毒后使用,积极治疗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患。
保持好口腔卫生,认真刷牙、漱口,定期洁牙。
积极治疗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注意餐具卫生,消毒后使用,减少感染。
4399点赞
[1]马亦林,李兰娟.传染病学[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5):702.
[2]柳建发著.医学寄生虫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08):6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