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是指在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肠道病变,主要的特征是以血管改变为主的肠道改变,常表现为结直肠出血,患者常因黑便、大便潜血阳性或由于出血导致的贫血前来就诊。诊断该病,患者须同时有门脉高压或门脉高压原发病以及肠道黏膜下静脉曲张、血管扩张的证据。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经过积极规范治疗后可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按照病因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慢性肝炎导致肝脏弥漫纤维化,假小叶以及再生结节形成,导致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此类型一般病程较长,预后较差,容易发展为肝癌。
由于各种原因如血吸虫虫卵导致肝动脉或者肝窦阻塞引起肝硬化,最终出现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肝细胞直接损伤也可以导致肝细胞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炎症应答,最终引起肝硬化,失代偿期发生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主要病因有内毒素损伤、一氧化碳积聚、微循环和内分泌障碍、机体抵抗能力减弱、静脉栓塞、肝炎等。好发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肝病患者以及内毒素血症患者。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药物、摄入过量蛋白质、便秘等。
血浆内皮素作为内源性缩血管活性肽,可激活激肽系统,引起肠黏膜缺血缺氧等代谢问题,且随着肝功能恶化,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加剧了内毒素血症,导致肠道屏障进一步受损,通透性增加,外周血内毒素增多、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进一步加重消化道黏膜的损害。内毒素也参与形成了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内脏高动力循环,进一步加重肝功能的损伤,形成恶性循环。
结肠黏膜血管内皮细胞中的i-NOS基因在细菌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以过度表达,产生大量i-NOS蛋白,从而合成大量NO,造成了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的典型微血管损害和血流动力学异常。
肠道血液流速减慢,物质交换障碍,黏膜发生缺血性变化。
由于肝功能障碍,导致内分泌紊乱,激素代谢异常,引起肠黏膜受损。
肝功能下降,机体合成蛋白减少,且解毒功能下降,大量毒素堆积,进一步削弱肝功能,影响机体体抗力。
肝脏的门静脉被各种栓子阻塞造成门静脉血液淤积,门静脉压力升高,引起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
长期慢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弥漫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引起肝硬化,肝硬化失代偿期导致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
服用肝损伤药物导致肝功能突然恶化。
导致肝功能负担增加。
肠道内容物无法及时排出,增加了毒素的吸收,且增加了肠道黏膜受损可能性。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尚无确切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长期熬夜、进食油腻的食物,以及不吃蔬菜、水果的人群容易加重肝脏和肠道负担。
乙肝或者肝硬化或者肝癌肝功能失代偿容易引起门脉高压,导致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
内毒素可以导致肝脏组织缺血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引起肝细胞纤维弥漫增生,导致肝硬化,容易引起此病。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典型临床症状为黑便、鲜血便、消化吸收不良等。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内分泌紊乱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缺铁性贫血、败血症、原发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胰腺炎等。
患者可出现黑便、鲜血便,由于肠道黏膜被破坏,导致血液从血管内渗出。
消化吸收不良,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消化道黏膜充血,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可出现厌食、乏力、消瘦。
肝功能减退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如蜘蛛痣、男性乳房发育、低血糖等。
由于肠道失血得不到纠正,肠道功能紊乱吸收功能障碍,可以导致缺铁性贫血。病人主要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精神倦怠、四肢乏力等症状。
肠道壁发生充血水肿,细菌病毒容易入侵,大量细菌入血并且分泌毒素引起败血症。病人表现为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会出现腹腔积液,腹腔积液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以此容易出现原发性腹膜炎。病人通常感到腹部疼痛、全身发热等。
肠道细菌积聚逆行可以进入胆道引起胆道感染,病人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高热寒战、厌食等症状。
合并胆道感染容易引起胰腺炎,病人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出现便血、腹胀、腹痛、腹泻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优先考虑消化内科就诊,并进行粪便潜血实验、凝血功能检查、消化道内镜检查、钡餐灌肠等检查。诊断标准为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需要和肠道过敏性紫癜相鉴别。
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定期检查非常有必要,一旦检查中发现大便潜血阳性、贫血加重、肝功能恶化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大量黑便、鲜血便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血严重难以用内科治疗所控制,应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普通外科等。
出现大便中有大量鲜血、剧烈腹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时,需要立即拨打120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大便是什么颜色、出现颜色改变持续了多久、大便的频率?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腹痛腹泻、乏力气促、食欲减退、大便颜色发黑、大便中有鲜血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
是否长期服用什么药物如阿司匹林?
短期内体重是否急剧下降?
睡眠质量怎么样?
消化道出血时隐血实验可为阳性。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患者肝功能多有异常,故凝血功能检查呈阳性。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变患者大多有肝脏疾病,检测肝功能时,可检测如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透明质酸、层黏蛋白升高大于正常值等阳性变化。
使用内镜观察肠道的病变情况,血管的病变和黏膜炎症样改变两类,血管病变可显示静脉曲张、蜘蛛痣样毛细血管扩张等;而黏膜炎症样改变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片状红斑、蛇皮样变等。
经过肛门插入,可检测直肠及直肠周围静脉曲张,若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囊状无回声暗区,则提示静脉曲张。
确认是否有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测定肝静脉楔入压和肝静脉游离压,两者差值代表门静脉压力。正常值不大于5mmHg。
诊断门静脉注入造影剂,观察门静脉造影片,如果门静脉粗大提示门脉高压,但无诊断价值。如见到侧支循环,证实存在门静脉高压。
观察患者肝硬化情况,肝硬化患者可显示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和肝门区扩大,肝脏密度高低不等。
可以明确了解出血部位,但在急性出血期间不宜使用此检查方法。
典型的临床症状:大便呈现黑褐色、大便带有鲜血、腹胀、腹痛、腹泻、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等。
患者有肝病史等。检查粪便潜血试验阳性,内镜检查发现肠道出血以及肿胀弯曲的静脉等表现,可以明确诊断为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
肠道型过敏性紫癜也可以出现腹痛、大便带血、大便黑褐色等表现。临床症状与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极其相似。可以通过凝血功能检查、血液检查、消化道内镜进行鉴别诊断。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治疗原发病,短期治疗出血症状。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常见的药物有生长抑素、乳果糖、抗菌药物等。
降低门静脉压力,减轻内脏高血流量状态,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慎用,常见的药物有普萘洛尔等。
可以显著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侧枝循环的血流和压力,减少肝脏血流量。给药开始时可引起暂时性血糖下降,对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应每3~4小时查血糖一次,常见药物有奥曲肽。
能够抑制肠道细菌的生长繁殖,避免引起原发性腹膜炎以及消化道感染,常见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多粘菌素等。
可以治疗便秘,使大便保持通畅,降低肠道出血的风险以及肠道感染的风险。
适用于药物难以止血的情况,在内镜下进行血管的套扎,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和预防出血的治疗方法。
它利用外科分流原理,通过一系列介入器具的使用,在肝实质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建立起人工分流通道,从而降低门脉压力、减少或消除由于门脉高压所致的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等症状,减少静脉的出血。
在药物或内镜治疗失败是恶,可考虑做分流术或断流术。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一般不能够完全治愈,但是正规治疗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避免出现复发。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一般不能够完全治愈。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患者需要谨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一般每3个月一次。主要复查项目有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等,了解肝脏功能的状态以及评估全身状况。
宜进食少渣、少纤维素的饮食,减少肠黏膜出血的机会,如坚果类食物。
保证一定量的高质量蛋白质摄入,增加身·体抵抗力,如鸡肉、牛奶。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例如水果和新鲜蔬菜。
忌酒:酒精能扩张肠道血管,加强内脏高循环状态,并能直接造成胃肠黏膜损伤。
门脉高压患者术后应该注意伤口不要沾水,了解常见药物用药剂量以及副作用,早期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患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如大便情况等。在日常饮食中,应该避免吃坚硬的食物,以免划伤血管。
术后患者应该注意保持刀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引起感染。
患者应该了解常见药物如抗生素、奥曲肽等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疗程以及副作用,不能自行停药或者增减药物用量,常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皮肤出现药疹等。
术后早期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伤口裂开。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病情变化,如大便是否呈现黑褐色、大便是否带血、食欲是否有所增加、体重是否有变化等情况,如果上述情况加重应该立即就医。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在日常饮食中应该注意避免进食尖锐的食物,如脆枣、硬煎饼、火烧等,多吃柔软的食物。尖锐的食物可能划破肠道肿胀弯曲的血管,造成消化道大出血,严重者可以危及患者生命。坚硬的食物可以细嚼慢咽再吞咽或者用液体食物泡软后再进食。
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的预防重点在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能够引起门脉高压性结直肠病的原发疾病。对于有肝脏疾病的患者出现大便带血、腹痛,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应该早期到医院就诊。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熬夜,不抽烟,少喝酒,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大鱼大肉,日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肝炎、肝硬化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体检,检测疾病的进展情况。
内毒素患者积极控制内毒素症状。
4528点赞
[1]杨树海.脾静脉阻塞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并胃底、横结肠静脉曲张出血1例[J].山东医药,2015,55(12):109-109.
[2]葛海龙.胃肠道肿瘤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术式选择[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1):907-908,911.
[3]刘德有,马德军.门静脉高压性结肠病33例临床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5):206-20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