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假性囊肿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病变,多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以及外伤和手术等导致的胰液渗漏积聚,被周围组织及器官包裹后形成囊肿,其病理特点是囊内壁无上皮细胞覆盖,故称为胰腺假性囊肿,可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腹部肿块。临床上通常应用抗菌药物、止痛药等药物治疗,除此以外还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经过积极治疗该疾病一般可以治愈。
胰腺假性囊肿主要是因胰管狭窄、胰腺炎、外伤等原因而引起血液或胰液侵入胰腺附近组织,最终引起囊肿,偶见继发于胰腺恶性肿瘤、寄生虫、其他不明原因导致。胰腺假性囊肿好发于肥胖者、嗜酒者、有胆源性疾病者,暴饮暴食等因素容易诱发。
胰管阻塞:先天或后天胰管狭窄、胰管内结石或栓子导致胰管阻塞,胰管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胰管破裂,液体在胰周积聚形成囊肿。
胰腺炎症: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可导致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外伤:见于钝性外伤、穿透性外伤或手术外伤,因外伤导致引起胰腺假性囊肿。
肿瘤:胰腺恶性肿瘤导致胰腺假性囊肿。
寄生虫:寄生虫可引起胰腺假性囊肿,如蛔虫或包囊虫等。
其他不明原因导致。
大量饮酒后可能直接或间接诱发。
肥胖者多有高脂血症,易诱发。
胰腺假性囊肿已经成为临床中普外科多见的疾病,多继发于外伤、饮酒等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在慢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为20%~40%,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病率为2.0%~18.5%。在我国西北地区因生活环境影响,胆囊结石高发,因此胆源性胰腺炎比较常见。胰腺假性囊肿作为急、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生率在7%~15%。
以下人群均易发生胰腺炎,从而有导致胰腺假性囊肿的可能。
肥胖或超重者。
长期高脂饮食者。
长期过量饮酒者。
有胆囊疾病患者。
胰腺假性囊肿可表现为腹痛、腹胀、触及腹部包块等,若压迫胃肠道可引起恶心、呕吐,同时伴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胰腺假性囊肿可出现感染、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并发症。
中上腹或左上腹为主,由间歇性逐渐转为持续性钝痛,并向背部或左肩部放射,伴有腹胀不适。
囊肿压迫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常伴有食欲下降。
囊肿压迫引起胆管扩张和黄疸。
呈进行性肿大,位于中上腹,或偏右、偏左。
长期食欲不良,导致体重下降。
约1%~4%的假性囊肿患者可能伴发囊内感染,此时可出现发热。囊肿可穿破胃、十二指肠、胸腔或腹前壁,形成腹内、外胰瘘,如直接穿破入腹膜腔,则出现腹膜炎或胰性腹水。因囊肿压迫和血管栓塞引起的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下肢水肿。
以肺部感染、腹腔感染为主,一旦合并感染,患者病情呈进行性恶化,可出现脓毒血症或胰腺脓肿。
胰腺假性囊肿內液体通过淋巴管等可进入胸腔,引起胸腔积液。囊液从瘘管或裂口漏入腹腔可形成腹腔积液。
胰腺假性囊肿内动脉破裂会引起出血,较少见,一旦发生危及生命。
破裂或穿孔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消化道壁和假性囊肿的囊壁之间距离较大时。
患者出现腹痛、恶心、呕吐、黄疸或出现腹部包块等症状,一般考虑就诊于消化内科或普通外科,并进行血常规、肝功、血尿淀粉酶、腹部B超、腹部CT等检查来确诊胰腺假性囊肿,注意与胰腺脓肿、胰腺囊性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患者出现以下表现时需要及时就医。
腹部疼痛、持续的饱胀感、进食后早饱感。
饮酒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
急性胰腺炎后出现进行性黄疸。
急性胰腺炎后再次出现发热、畏寒。
出现腹部包块,压痛。
大多患者如出现腹痛、腹部包块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就诊。
目前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出现腹痛之前,有没有什么诱因?(进食过多、饮酒)
近期有没有受过外伤?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有没有胆囊结石?
最先开始出现的是什么症状?
通过血常规检查了解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增高。
通过酶检查提示是否较正常明显升高。
对于怀疑合并黄疸的患者,进行肝功检查,观察胆红素是否明显升高。
通过超声探查可以观察到患者是否存在囊肿表现。
有助于发现胰腺内囊性病变,从囊肿形态、囊壁厚薄、囊腔内赘生物等可区别假性囊肿与囊性肿瘤。
可观察囊肿大小、位置形态,且能够显示囊内积液情况。
如能发现胃、十二指肠或横结肠受压移位情况符合由小网膜囊长出的囊肿时,提示胰腺囊肿可能。
胰腺假性囊肿主要根据病史,是否有外伤史,以及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査诊断,一般由急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并不困难。
胰腺外伤或急性胰腺炎后出现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压迫症状时可出现黄疸。
可触及腹部包块光滑,可有触痛。
典型患者的上腹可发现一个位置明确、范围肯定的液性暗区。
区别有无感染性脓肿形成。
对囊肿的大小、位置形态显示与CT相似,显示囊内积液情况要优于CT,同时具有无创、并发症少的优点。
患者腹痛明显,伴有高热,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比例增高,腹部CT可与胰腺假性囊肿作以区别。
一般无胰腺炎病史,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根据腹部B超、CT及MRI的表现不同,可与胰腺假性囊肿作以区别。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如禁食、肠外营养等,药物治疗,如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等,严重者还可以进行内引流术、外引流术等手术方法。
可减少胃液分泌,进而抑制胰液分泌。
可减轻腹胀,降低腹內压力,同时将胃液抽出,进而抑制胰液分泌。
因患者不能进食,需要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
如患者病情危重,还需要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急性胰腺炎期可使用生长抑素,可避免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并发症。
抑制胃酸分泌,进而抑制胰液分泌,常用药物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合并感染时,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常用头孢三代药物,如头孢噻肟钠、头孢他啶。
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使用解痉止痛药常用的解痉药有山茛菪碱、阿托品等。
囊壁成熟后(6周以上)可作内引流术,常用囊肿一空肠Roux-en-Y吻合术,若囊肿位于胃后壁可直接将囊肿与胃后壁吻合,目前可用腹腔镜或胃镜完成此类手术。
由于外引流术并发症和复发率较高,现已较少使用,主要用于假性囊肿继发感染经脾穿刺置管引流术失败、囊肿破裂等。
适用于有症状的小囊肿或内、外引流效果不佳的多发性假性囊肿。
属于微创治疗,在腹部B超或腹部CT引导下进行,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较高,但易反复,或导致合并感染、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
除上述方式外,还有內镜下经乳头囊肿引流术、内镜下囊肿胃造瘘术、囊肿十二指肠造瘘术、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等手术方式,根据病人情况,医生会酌情选择。
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治愈,一般不会影响寿命,建议患者应定期复查,避免病情加重,对于手术后患者遵医嘱复查即可。
胰腺假性囊肿经过积极治疗能够达到临床治愈。
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如果治疗及时,症状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胰腺假性囊肿刚出现时需要定期复查,观察大小变化,手术治疗后至少每周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可3个月复查一次。
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应注意膳食应以低脂为主,对于胆固醇过高以及过于油腻的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注意少量多餐、合理控制总热量,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
戒酒,忌吃油炸、油煎食物,炒菜宜用植物油。
禁食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饮食以清淡为主,如米粥、菜粥、鱼肉粥。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如苹果、桔子,新鲜绿色蔬菜。
胰腺假性囊肿的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并且平时应该注意监测血脂,避免血脂升高,无明显症状的胰腺囊肿,采取保守治疗。
按时服药,同时了解所服用药物的适应症、药物不良反应,服药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症状缓解之后需要休养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应避免劳累,否则容易引起复发。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日常肥胖患者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有助于控制体重,避免胰腺炎的发生。
血脂监测,肥胖患者定期监测血脂,如血脂偏高,需要进行调脂治疗。
无明显症状的胰腺囊肿采取保守治疗,6cm及以下的囊肿部分可以自行吸收,故可以定期复查B超,观察囊肿大小。
由于胰腺假性囊肿多为胰腺炎导致,故预防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其实就是以预防急性胰腺炎发生为主,合理饮食,定期筛查,非常有必要。
对于肥胖患者应定期筛查血脂、血糖,定期行腹部B超检查,建议每年至少筛查一次。
宜清淡饮食、低脂、少油、少糖、少盐。
戒烟酒,避免因饮酒诱发胰腺炎,进而导致胰腺假性囊肿。
加强运动,如有氧运动慢跑,避免过度肥胖,导致高脂血症,进而诱发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
注意保护自己,避免胰腺损伤,身体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4945点赞
[1]朱烨明.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9:48-49.
[2]吕瑞昌,田高波,杜鹃,于淼,卢祖静,吴青.巨大胰腺假性囊肿自愈一例[J].临床外科杂志,2019,(27)12:1027-1028.
[3]杨子云,张海蓉,何佳薇,张景丽,李若畅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9:3682-3689.
[4]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62.
[5]王品,伏洁,刘永永,康博雄,康迎新,樊勇,王琛,李徐生.胰腺假性囊肿25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1,17(11):1042-104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