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由外伤引起,最常受累的是在骨表面有较广泛附着点的肌肉,如肱前肌、股四头肌及股内收肌等。可发生在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及关节附近纤维,或者是发生于韧带、血管壁等,骨膜在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青年运动员容易发病,肘部与膝部为好发部位,可因手法不当而引起。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发病诱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严重创伤有切关系。肘部关节周围是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主要发病部位,与肘部外伤有密切关系。
由于骨折时,肌肉也常常受到损伤,肌肉内血肿有可能包含碎裂骨膜或骨片,在血肿吸收或取代的过程中,形成异位骨化导致疾病发生。
有明确的外伤史。
大部分病人都是有伤后多次复位操作,或者关节脱位复位后未做关节制动的病史。
也有病人是伤后关节活动不佳而以暴力手法强制活动而造成。
目前尚缺乏相关的流行病学资料。
创伤后会出现肌损伤,导致血肿。此血肿在肌化的过程中,不是逐渐吸收而是由纤维组织演变成为软骨组织,再从软骨组织转化成骨组织,延伸至骨肌肉内形成。
骨组织较薄,骨化组织长入肌肉组织中,并逐渐在肌组织内进行骨化增值,从而出现骨化症。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也称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是一种单一病症,多数局部有肿胀、疼痛,少数人局部维度升高、关节活动受限。
患者最先发现肘关节处出现肿块并不断生长,一般在外伤八周后停止生长。
肿块出现并伴随疼痛,但夜间不痛,肿块停止生长后,疼痛同时消失。
关节活动范围减少,不能弯曲或自由活动。严重时,甚至会丧失运动功能。
男性青少年被动活动后会出现此症状。
患者可能由于疼痛、肿胀等问题,导致关节不能动,久而久之出现关节僵硬等现象,影响正常生活。
当患者出现外伤,逐渐出现局部肿块、疼痛等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医。医生会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帮助确诊。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局部出现肿块,并不断增大。
肿块的出现,伴疼痛,但夜间不痛。
关节不能弯曲或自由活动。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需要到骨科进行就诊。
出现这种症状多长时间了?
症状是否加重或减轻?
曾就诊过吗?做过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做过哪些检查?结果如何?
有没有疼痛?白天严重还是晚上严重?
肿块未成熟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这对于早期诊断有帮助。
此项检查对于晚期明确诊断有帮助。
在病情早期,即可显示异常。通过该项检查,可早期对该病进行诊断。
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诊断本病。
该病是一种以纤维性、软骨或骨性化生为特征的局部反应性病变。
临床表现为横纹肌内卵圆形、境界清楚的硬块,大小常在15cm以上,静止期无压痛。靠近关节处的病灶可能影响关节活动,质地硬韧。
X线片可见肌肉内有边缘整齐、密度均匀的骨化块。
病理表现早期主要为间叶组织增生伴坏死和再生的肌纤维,这种病变常被误诊为肉瘤。随着时间进展,病变的周边部出现异位性海绵状骨形成。
异位骨化往往是局限性的,在离开骨骼和骨膜很远的组织内,凡可以形成病理性钙化的结缔组织,就可以出现异位骨化。而创伤性骨化性肌炎通常发生在骨表面,通过这一点可以进行鉴别。
一种先天性疾病,而创伤性骨化性肌炎,通常由外伤引起。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在纤维组织内有反复的发炎,每次发炎后在肌腱和肌肉纤维间隔内发生骨化,所有横纹肌均可被波及。异位骨化和进行性骨化性肌炎并非由直接损伤引起,亦非人力所能控制。
该病以预防为主,出现骨折及关节脱位,应及时治疗。一旦发生骨化,等待成熟后,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适用于解热、缓解炎性疼痛作用明显,故可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禁用于溃疡病、震颤麻痹、精神病、癫痫、支气管哮喘病人,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学名哌替啶,又称作唛啶、德美罗、地美露。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属于苯基哌啶衍生物,是一种临床应用的合成镇痛药,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其盐酸盐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儿童慎用,一岁以内小儿一般不应静注本品或进行人工冬眠。
盐酸吗啡注射液,是一种强效镇痛药,适用于其他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如严重创伤、战伤、烧伤、晚期癌症等疼痛。
该手术的目的是切除肿块,恢复关节功能,适用于肿块成熟的患者,可通过CT、MRI等检查确定肿块是否成熟。
进行正规的治疗后,受伤部位消肿疼痛减少,大部分患者均可治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般不会受到影响。但未及时治疗的患者可能发展为关节强直,影响正常生活。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能治愈,养成良好的习惯,一般不会复发。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对寿命并无影响。
治疗后需要每隔一个月,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异常,主要复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合理、均衡地分配各种营养物质为主。日常应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
饮食对于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并无特殊要求,正常饮食,遵医嘱保持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即可。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患者进行手术后,要格外注意敷料是否有渗出,并保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应卧床休息,对于非手术患者也应注意控制活动量。
如果患者接受了手术,术后需要注意敷料是否有渗出,引流出的液体的颜色、症状等,如有异常,要及时就诊。
如果是在家使用止痛药物,需要注意的是,药物会导致上瘾,应规律且按说明书服用,避免长期服用。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半月可下床拄拐活动,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因为该病与运动损伤有关。
若为非手术患者,不可剧烈运动,尽量少运动,减少疾病再次发生。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主要由不适当的运动造成,在运动和劳作时应佩戴好护具,提前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孩子家长应做好保护工作,避免受伤。发生意外后,应及时就医,避免处置不当耽误病情。
发现骨折脱位,应尽早治疗,不迟于伤后24小时。
运动和劳作时应佩戴好护具。
发生创伤后应该及时就医。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注意饮食、锻炼和控制烦恼,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4323点赞
[1]虢剑,范玉伟.局限性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发病与诊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009):1097.
[2]刘祁军.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现代医学研究,2013,000(022):63-64.
[4]亓立祥,赵化祥,张明明.活血化瘀法治疗创伤性骨化性肌炎3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019(004):680-681.
[5]周明旺,李盛华.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诊疗现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017(004):67-69.
[6]王澍寰主编.临床骨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2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