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生殖系结核与泌尿系结核关系密切,多与泌尿系其他结核同时发生。附睾结核是男性生殖系结核中最常见的,也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率增加的直接原因。主要病变为结核结节融合发展为干酪样变或者形成寒性脓肿、窦道、空洞、纤维化,造成输精管道梗阻,导致阴囊部肿胀不适或下坠感,附睾尾或整个附睾呈硬结状等表现。有效抗结核药物的应用、手术的适时实施,附睾结核有可能治愈。
附睾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多因结核菌经尿路和输精管逆行感染,也有少数通过血行感染。
结核患者或经常接触结核患者致感染者,体内结核杆菌可经尿路和输精管逆行感染至附睾,也可通过血行感染,导致阴囊部肿胀不适或下坠感,附睾尾或整个附睾呈硬结状等表现。
受凉、精神刺激、长期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造成体内结核分枝杆菌的播散。
国内外资料显示,附睾结核是男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结核,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大多数继发于肾结核,一般来自后尿道感染,少数由血行直接播散所致。首先在前列腺、精囊中引起病变,以后再经输精管蔓延到附睾和睾丸。
结核患者或经常接触结核患者的男性。
免疫力低下或营养不良者。
附睾结核一般发病缓慢,表现为阴囊部肿胀不适或下坠感,附睾尾或整个附睾呈硬结状,疼痛不明显。形成寒性脓肿,如继发感染,阴囊局部出现红肿、疼痛。脓肿破溃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双侧病变则失去生育能力。
附睾逐渐肿大,附睾尾或整个附睾呈硬结状,一般发展缓慢,疼痛不明显。
肿大的附睾可与阴囊粘连形成寒性脓肿,如有继发感染,则表现为红肿、疼痛,脓肿破溃后流出脓汁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形成窦道。
患者可出现盗汗、低热、消瘦、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
个别患者骤发高热,阴囊迅速肿大、疼痛,类似急性附睾炎,待炎症消退后,留下硬结或与皮肤粘连。
结核病变累及输精管时,可触及串珠样改变。
附睾结核患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导致其他部位产生结核,如睾丸结核、输精管结核、精囊结核等泌尿生殖系统其他部位结核。
结核杆菌会导致精子生存的微环境变差,不利于精子生长。同时输精管结核会导致输精管闭塞,导致男性精子无法射出,因此无法进入女性阴道,从而引起不孕不育症。
当患者出现附睾部位逐渐增大的硬结,或者附睾部位肿痛,应当尽早就医,到泌尿外科检查。尤其是有泌尿系统结核病史的患者,需及时就诊。
免疫力低下或营养不良者,一旦发现结核感染的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患者发现阴囊部肿胀不适或有下坠感,附睾尾或整个附睾呈硬结状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附睾结核的患者,若见寒性脓肿,继发感染、红肿、疼痛、脓肿破溃,流出脓汁及干酪样坏死,或全身感染征象严重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泌尿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不育症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男科、生殖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阴囊部肿胀不适或下坠感,附睾尾或整个附睾呈硬结状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局部红肿热痛、睾丸进行性增大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做过什么治疗?用过什么药物吗?
触诊可发现附睾结节,合并输精管结核时可触及串珠状结节,合并睾丸结核时可发现睾丸质地变硬。
血沉可明显增快,尿常规检查可有红白细胞及脓细胞。
患者24小时尿液中找出抗酸杆菌,或尿液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即可确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灵敏度高,常作为结核病确诊的“金标准”。
结核菌素试验广泛应用于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对儿童、少年和青年的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
附睾结核患者多同时伴有泌尿生殖系统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因此,肾脏超声检查、膀胱、前列腺、精囊、附睾等可以助诊,常可见附睾或睾丸内低回声区或结节。
可见精液量减少,精子数目减少,活动力减低,重者出现无精子症。前列腺液、精液涂片可检查到抗酸杆菌,结核菌培养阳性。
附睾肿块多数发病缓慢,无疼痛,按非特异性感染治疗效果不明显。
少部分患者发病突然,局部疼痛明显,阴囊皮肤红肿,急性症状消退后转为慢性。
早期病变位于附睾尾部,逐渐波及整个附睾。触诊附睾尾部增大、质硬、不规则或局限性附睾结节,输精管可触及串珠样改变,可有阴囊皮肤窦道,经久不愈,流出脓汁及干酪样坏死组织。合并睾丸结核时附睾与睾丸分界不清,睾丸质地较硬。
超声诊断可见附睾或睾丸内低回声区或结节。
排泄性尿路造影、CT或膀胱镜检查等常可发现泌尿系结核。
非特异性慢性附睾炎很少形成局限性硬结,一般与阴囊皮肤无粘连,常有急性炎症发作史或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而附睾结核硬块常不规则,病程缓慢,常可触及“串珠”样、粗硬的输精管,如附睾病变与皮肤粘连,或形成阴囊皮肤窦道。
睾丸肿瘤以睾丸肿大为主,呈进行性增大,对抗结核化疗无反应,B超有助于鉴别。
患者有淋球菌感染史,发病较急,局部红、肿、热、痛,尿道内有脓性分泌物,其中可查到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尿道分泌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查到淋球菌特有的氨基酸序列。
附睾结核一经确诊,患者应立即接受标准抗结核治疗。早期附睾结核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多数可以治愈。如果病变较重,疗效不好,已有脓肿或有阴囊皮肤窦道形成,应在药物治疗配合下作附睾及睾丸切除术。
异烟肼是单一抗结核药物中,杀菌力特别是早期杀菌力最强者,异烟肼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具有杀菌作用。口服后迅速吸收,血中药物浓度可达最低抑菌浓度的20~100余倍。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也很高,偶可发生药物性肝炎,肝功能异常者慎用,需注意观察。
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快速杀菌作用,特别是对C菌群有独特的杀菌作用。异烟肼与利福平联用可显著缩短疗程,口服1~2小时后达血药峰浓度,半衰期为3~8小时,有效血药浓度可持续6~12小时,药量加大则持续时间更长。
吡嗪酰胺具有独特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杀灭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B菌群。在6个月标准短程化疗中,吡嗪酰胺与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用药,是三个不可缺的重要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高尿酸血症、肝损害、食欲缺乏、关节痛和恶心等。
口服易吸收,不良反应为视神经炎,用药前及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视力情况。
附睾结节抗结核药物治疗6个月后不消失,应行附睾切除。
因结核病变造成附睾管阻塞,精液检查无精子,如附睾头部正常,可保留与输精管行吻合术,但手术成功率有限。
较重的附睾结核局部干酪性坏死或有脓肿窦道者行附睾切除术时,同时切除窦道等受累组织。术前2周开始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术后用药6个月,方法同上。
单侧睾丸结核发病者脓肿形成或有窦道时将睾丸一并切除。
双侧发病者清除病灶,尽量保存睾丸正常组织。
附睾结核早期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多数可以治愈,能够减轻或消除泌尿系统及全身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
附睾结核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治愈,极个别患者好转后可再度发生结核感染征象,需及时再次就医。
附睾结核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附睾结核治疗中,阴囊部肿胀不适或下坠感,附睾硬结状等症状有所加重,或发生药物毒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视神经炎等症状,或其他不适,需及时去医院诊治。治疗结束后,应追踪治疗,可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尿常规、结核菌素试验等检查。
附睾结核患者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肥甘油腻之品,忌烟酒,应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宜食富含蛋白质类食品。
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促进消化,排便通畅。
忌辛辣食品,忌海鲜,如带鱼、虾、蟹等腥膻之物。
忌甜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会影响治疗效果。
附睾结核患者应注意加强营养,积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放松心情,不要过分紧张,以免加重病情。
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自身抵抗力,同时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
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用法、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勿随意停药,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做好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传染。
复诊时B超及局部体格检查,检查是否还有结核分枝杆菌存在。
附睾结核是男性生殖系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男性不育症发病率增加的直接原因。因此一经确诊,患者应立即接受标准抗结核治疗,必要时在药物治疗配合下行手术治疗。同时,合理膳食,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是预防结核的一项重要措施。
当男性患者出现附睾硬结且缓慢增大时,应引起注意,可到医院行超声、CT检查。
避免接触开放性肺结核患者,积极预防肺结核。
积极治疗肺结核和泌尿系统结核,预防结核病灶的蔓延播散。
规律作息,合理膳食,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自身抵抗力。
按国家规定接种疫苗,降低自身患病的几率。
4897点赞
1]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
[2]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65.
[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