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脱水是指水和钠同时丢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钠高于正常值,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多见于水分摄入不足的食管癌患者,或者水分丢失过多的大面积烧伤患者,口渴是高渗性脱水最早最特异的表现。随着疾病的进展,可以引起全身各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上通常进行补液等治疗,经过积极治疗的患者通常可以得到纠正。
高渗性脱水的病因主要是水分摄入不足、体内水分丢失太多导致的,好发于炎热天气下户外工作的工人、高热出汗的老年人,糖尿病易诱发。
如外伤、昏迷、食管疾病所致的吞咽困难不能进食。
危重病人给水不足。
高浓度肠内营养液。
水源断绝,如沙漠中行走的人。
如高热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
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气管切开、胸腹手术时内脏长时间暴露。
糖尿病未控制大量尿液排出。
婴幼儿大量腹泻。
由于天气过于炎热,长期在户外人群容易引发高渗性脱水。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本病。
目前缺少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提示其流行病特点及趋势。
炎热天气下大量出汗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而导致。
有出汗导致水分丢失过多。
如甲亢、糖尿病、尿崩症。
由于腹泻没有及时补充水分。
高渗性脱水的典型症状是口渴,缺水程度不同,症状亦不同,但是轻、中、重度缺水都有口渴的症状,高渗性脱水可出现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心脏骤停等并发症。
根据症状不同,一般将高渗性缺水分为三度。
除有口渴外(是高渗性脱水的最早最特异的表现),失去的水比丢失的钠多,细胞外液相对高渗,刺机体负责渴觉的中枢,产生口渴的感觉,促使机体找水喝,无其它症状,缺水量为体重的2%~4%。
患者极度口渴,当机体感受到这个信号时,主动分泌抗利尿激素,使其作用在肾脏,此时表现为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患者感到乏力、皮肤逐渐失去弹性、眼窝凹陷,常有烦燥不安,缺水量为体重的4%~6%。
患者仍然有口渴的症状,机体持续缺水,脑细胞持续脱水时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化,包括嗜睡、躁狂、幻觉、谵妄,甚至昏迷,在儿童患者中,持续的脱水使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此时散热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脱水热,严重者危及生命,缺水量为体重的6%以上。
机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使得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同时机体脱水引起血压下降,使得肾脏血流量灌注减少,肌酐升高,毒素逐渐累积不能顺利排出体外,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至衰竭。
机体排尿减少,血钾升高而排氢减少,患者脱水的时候同时伴有失钠,所以会导致低钠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
当排氢减少血钾升高时,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高渗性脱水的患者可能因不同疾病或症状前来就诊,但通常都会表现为口渴的症状,当患者存在尿量急剧减少、谵妄等表现时,应该及时于急诊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以及实验室检查来判断脱水的严重程度。
患者表现为口渴,不能缓解,且口渴症状逐渐加重。
患者尿量逐渐减少,并且尿色变黄,颜色逐渐加深。
患者出现谵妄、烦躁、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发现自己皮肤弹性变差,眼窝逐渐下陷。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现在感觉口渴吗?
每日尿量多少?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
今日皮肤弹性怎么样?
是否有烦躁、头晕、昏迷、意识模糊等症状?
检查尿比重是否升高,尿液颜色是否正常,判断肾功能有无受到损伤,若尿比重高,尿液颜色变深,则表示肾功能受损,患者已处于中度脱水。
观察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是否正常,判断患者血细胞是否存在脱水情况。
检查血钠是否在正常范围,患者是否还存在低钠血症,指导医生及时为患者补充氯化钠溶液,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
出现以下情况可对该疾病进行诊断。
根据临床病史,了解是否患有糖尿病、甲亢等疾病,近期患者是否有烧伤病史,患者是否大量腹泻未补充水分。
血清钠>150mmol/L。
尿比重增高。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升高。
高渗性脱水通过实验室检查较为容易进行诊断,一般不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高渗性脱水的患者首先应该治疗原发疾病,根据脱水的程度予以补液,治疗周期较长,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补液是重点,补液的原则是以糖为主,先糖后盐,并同时治疗由于脱水引起的其他器官功能障碍。
补充低渗溶液,首选5%葡萄糖溶液或者低渗的0.45%氯化钠溶液。补液量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估计失水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然后按照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计算。此外,还需要补充每日正常需要量2000ml。
补液时需注意,虽血钠离子升高,但因缺水,使血液浓缩,实际上体内总钠量还是减少的,在补水同时应适当补钠,如果在纠正时只补给水分,可能后来又会出现低钠血症。如同时有缺钾纠正时,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以免引起血钾过高。经过补液治疗后,酸中毒仍未得到纠正时可补给碳酸氢钠溶液。
高渗性脱水多无需手术治疗。
高渗性脱水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以得到纠正,不会影响寿命,出院后的患者一般不需要复诊。
高渗性脱水可以治愈。
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高渗性脱水患者应该清淡饮食,避免食用含盐量太高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喝水,多吃含水量丰富的食物。
应该多喝水,不宜吃过咸的食品,避免血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细胞脱水。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桃子。
给予患者低糖、低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高渗性脱水的护理首先应该积注重日常生活的管理,避免生活中失水过多或者进水不足等情况的发生,嘱咐患者积极控制原发疾病,以促进患者血液渗透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患者应该谨遵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在补液的同时应该补钠,监测血钠浓度,防止出现低钠血症。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该注重早期筛查,在出现脱水征兆时及时补充液体或去医院就诊,其余人群应该注意日常工作中的防护,露天施工的工人避免暴晒。
对于一些食管癌患者、危重病人、大面积烧伤患者等,应在住院期间监测血钠浓度来筛查,避免出现高渗性脱水。
正常成人每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包括食物中所含的水分总的水摄入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当气温升高时还应适量增加,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
若长期在室外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的工人,应该及时补充淡盐水。
对于老年患者出现高热时应及时予以降温,并补充水分。
4792点赞
[1]薛丽霞,李淑娥,孙艳杰,杨封慧,沈玥.颅脑术后高渗性脱水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0):52-53.
[2]莫祖玲.糖尿病高渗性脱水、非酮症酸中毒昏迷的抢救与护理[J].内科,2011,6(03):288-289.
[3]陈孝平,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1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