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恶性肿瘤是指发生于阴道的恶性肿瘤,多为继发性,原发的阴道恶性肿瘤比较少见,发病确切病因不明,好发于阴道上1/3的后壁和下1/3的前壁。临床早期表现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为阴道不规律出血,或阴道分泌物增加,晚期可有压迫症状。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
大约90%的原发性阴道肿瘤为鳞状细胞肿瘤。
原发于阴道的腺癌可分为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及透明细胞癌。发生于阴道的透明细胞癌占原发性阴道肿瘤的近10%。
本病的发病确切病因尚且不明,目前认为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雌激素不足、长期或慢性损伤刺激等有关。
目前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长期刺激和损伤、免疫抑制质量、吸烟、宫颈放射治疗史、雌激素不足有关。
本病多为继发性,即多由邻近器官肿瘤蔓延或转移而来。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较少见,仅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2%,多见于老年、绝经后女性。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尤其是感染该病毒的16型和18型的人群,更容易患本病。
老年绝经女性或母亲妊娠期间服用雌激素者,此类患者患阴道恶性肿瘤的几率比普通人高。
曾因邻近器官疾病行放化疗者,如因盆腔疾病接受放疗,则易增加阴道细胞癌变几率。
阴道慢性损伤者,长期反复的阴道慢性损伤刺激,更易引起阴道恶性肿瘤。
本病早期可无症状,后可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和不规则阴道流血,且多为接触性出血。晚期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排便困难等,随着肿瘤不断消耗身体,可表现为消瘦、恶病质、严重贫血等。
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特别是绝经后流血,流血时间长短不一,量多或少,多为接触性出血。即在性交、妇科检查等行为之后出现少量阴道出现的现象。
当肿瘤表面坏死组织感染时阴道排液增多,排液可为水样、米汤样或混有血液。
肿瘤发展到晚期的时候,压迫或侵犯到膀胱及尿道时,可引起尿频、尿急及血尿,压迫直肠可引起排便困难、里急后重、便血等。
到后期患者由于长期出血、全身损耗可表现为消瘦、无力、水肿、食欲减退、严重贫血等。
当阴道恶性肿瘤累及至周围器官时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直肠阴道瘘和膀胱阴道瘘等情况。
晚期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的表现,若肿瘤转移至肺,可出现咯血、呼吸困难,若转移至脑,则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有生命危险。
阴道恶性肿瘤晚期可出现阴道大出血,如果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以上,就会引起失血性休克。
当患者发现长期出现不规则出血或接触后出血、阴道排液增多等典型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通过实验室、病理、影像学等检查进行诊断,及时发现并诊断该病可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需注意与阴道尖锐湿疣、前庭大腺恶性肿瘤相鉴别。
对于易感人群,定期妇科检查非常有必要,若在妇科检查中发现疑似阴道肿瘤的任何体征,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患者长期出现阴道排液增多或不规则出血,尿频、尿急、血尿、大便困难、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的患者,若出现少尿、无尿,阴道排出尿液和分辨,或阴道大量出血、面色苍白、心慌乏力、头晕,甚至意识不清、昏迷的时候,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肿瘤科或妇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紧急情况,如呼吸困难、昏迷等,可速至急诊科就诊。
这种情况已经多久了?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阴道排液增多、血尿、排便困难等)
之前有就过医或服用过什么药物吗?进行过什么治疗?是否有效?
是否做过HPV的检测?
有宫颈、盆腔放射史吗?
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HPV-DNA检测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在肿瘤筛查上有很大价值。
对本病可起到确诊的作用,可以直视下行病理活检,也可以借助阴道镜定位活检。也可同时做宫颈细胞学的检查来排出外宫颈原发病变的可能。
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CT、MRI、X线、超声等检查,来了解相关部位的淋巴结和器官情况,也可对肿瘤大小和侵犯程度进行评估。
医生会采取工具对患者进行视诊和触诊,阴道恶性肿瘤患者可以在阴道内看到或者们及肿瘤,一般呈菜花状、溃疡型或局部硬结。也可检查浅表淋巴结的情况,确定是否有腹股沟、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异常情况,了解有无淋巴结转移。
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现肿瘤侵犯压迫症状,触诊可们及肿瘤等可判断。
病灶局部可做病理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癌细胞,可以直接进行阴道恶性肿瘤的确诊。
起初为淡红色、淡红色或污灰色乳头状隆起,逐渐增大加多,倾向融合,或互相重叠,根部有蒂,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阴道恶性肿瘤可扪及阴道壁有结节,呈菜花状、溃疡型或局部硬结,通过病理活检可以进行鉴别。
前庭大腺癌患者早期常无症状,之后逐渐出现阴道肿胀和疼痛。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前庭大腺肿物溃破,出现溃疡,合并感染可出现渗液或流血。阴道恶性肿瘤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和不规则阴道流血。发生在接近阴道口侧壁的阴道平滑肌肉瘤与前庭大腺实体恶性肿瘤有时很难区别,但可根据病理活检做鉴别。
阴道恶性肿瘤遵循个体化原则,依据患者的年龄、疾病分期、病灶部位确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目的可做到的是尽可能延长寿命,一般需要终身治疗。
是一种具有广泛免疫调节作用的淋巴因子,在免疫治疗上起重要作用。可能会出现有流感样症状、骨髓移植、皮疹、嗜睡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及时停药并就医。
能诱导和增强细胞毒活性,是本病常用的药物,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水盐代谢紊乱或心肝肺肾等功能的异常,若不良反应严重应及时就医。
可增强机体内细胞免疫的功能,治疗用卡介苗在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发热、肺炎、肝炎、外泌尿生殖器官的机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阴道恶性肿瘤处于阴道上段,且肿瘤局限于阴道壁,可行此术。
对于阴道下段较早期且肿瘤生长较局限的病变可行,必要时切除部分尿道和外阴。
病变中段或较广且浸润深的病变,需行全子宫、全阴道切除及腹股沟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侵犯至膀胱或直肠黏膜的患者,若合并直肠阴道瘘或者膀胱阴道瘘时行盆腔器官廓清术,但手术复杂,并发症较高。
该疗法是多数阴道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包括体外照射和腔内治疗,体外照射主要针对肿瘤、肿瘤周围浸润区及淋巴引流区,腔内照射主要针对阴道原发肿瘤区及邻近浸润区进行照射,除阴道早期癌外均应配合体外照射。
常用于与放疗的同步化疗。辅助化疗的作用目前尚且有待评价。静脉化疗可能需要3~4个疗程,其化疗方案同宫颈癌或外阴癌类似,多用于复发或转移的补救治疗。
本病的预后与分期、病理类型、病灶部位和治疗方法有关,腺癌的预后差于鳞状细胞癌,预后最差的是阴道黑色素瘤和成年肉瘤患者,无淋巴转移的患者比有淋巴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更高,及时诊断及早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有更好的作用。
该疾病的能否治愈与肿瘤的分期、分化情况和治疗方法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阴道恶性肿瘤越是早期治疗则生存率越高,本病早期生存超过五年的患者占全期患者的70%以上。
阴道恶性肿瘤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复诊时需要进行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出院后第1年每3个月进行一次复诊,后2年可以每6个月一次,之后的每年复诊1次。
阴道恶性肿瘤的病人常采取手术、化疗治疗,围手术期和化疗期间需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保证患者的营养平衡,合理安排饮食,帮助治疗和恢复。
化疗期间宜清淡饮食,选择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以及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质的食物,如大豆、豆制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宜吃抗癌食物,如苦瓜、山楂等,其有效成分可抑制正常细胞的癌变和促进突变细胞的复原,具有抗癌作用。
对于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可以按照健脾开胃饮食,以健脾开胃为主,减轻肠道不良反应,保证化疗期间的营养供应。避免进食量过多,以免出现恶心、呕吐。
手术患者则术后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渗液、渗血情况,避免感染,日常生活管理应注意心理调摄和适当活动,定时进行病情监测,防止复发。
患者应了解各类口服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手术及放疗治疗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促进恢复。
患者多会因为癌症疼痛、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而产生烦躁、悲观心理,化疗常见脱发,家属需要积极正确地主动沟通对患者则进行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想预防,一般从避免接触易诱发本病的相关因素入手,减少危险因素。如接种HPV疫苗,注意定期妇科体检排除等。
对于阴道癌前病变如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尤其是高危HPV阴性者,可定期观察,可以到医院行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对于多次宫颈切除术后持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切除子宫后应特别关注,可行病理学检查。
定期妇科检查,接种HPV疫苗可能有助于预防阴道恶性肿瘤。
避免阴道长期受到刺激和损伤。
尽量减少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激素类药物。
4124点赞
[1]潘耀平,吴淑凤,战鸿雁等.妇产科重症与常见病治疗学[M].吉林科学出版社,2017:261-263.
[2]狄晓鸿,洪英财,纪彦芳等.现代医学与临床研究肿瘤学[M].华林出版社,2015:34-36.
[3]王燕著.实用妇科疾病诊治对策[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87-89.
[4]周琦,吴小华,刘继红.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1):47-4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