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是由于各种直接或间接暴力因素引起的损伤,一般是因为运动过程中突然发力引起的,踝关节背伸状态下,小腿三头肌强烈迅速收缩,会使跟腱张力急剧增大,导致跟腱断裂;少数跟腱断裂是由于直接暴力损害,锐器或钝器直接作用于跟腱,使跟腱断裂。跟腱断裂大多数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最佳。
又称闭合性跟腱断裂,运动员、练武的人和演员要经常进行强度很大的跳跃、蹬腿等动作,超过耐受能力,可使跟腱劳损,周围发生无菌性炎症,强度降低。
原位外伤导致开放性跟腱断裂,占跟腱断裂患者中一少部分,如锐器或钝器直接切割或打击跟腱致其断裂,部分钝器损伤时皮肤可保持完整。
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是导致跟腱断裂的主要原因,直接暴力即导致开放性跟腱断裂,间接暴力主要由于运动引起,极少数跟腱断裂与药物和其他疾病有关。
当动作不协调,或用力过猛时,跟腱可能被肌肉拉伤或拉断,主要为自发性跟腱断裂,有些人平时生活处于相对静态,而仅在周末或间断性参加高强度体育活动,在活动前不注意热身运动,或者常年处于低强度长时间体育活动的人,比如经常长跑锻炼的人群(跑龄超过10年),此二类人群是发生跟腱断裂的高危人群。在春秋季节,参加户外运动如爬山等运动人数增加,在活动中易发生跟腱断裂。
除直接暴力导致的跟腱断裂外,间接暴力会导致跟腱断裂,当踝关节处在过伸位时,小腿三头肌突然发力会引起跟腱断裂。当踝关节在背伸20°~30°发力跖屈时,跟骨结节到踝的轴心半径大,跟腱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此时突然用力踏跳,已紧张的跟腱需要承担超过自身重力几倍的力,跟腱发生断裂。
主要指外伤性跟腱断裂,由于原位外伤直接导致开放性跟腱断裂,如车祸损伤,或者在劳动作业中锐器直接砍伤或砸伤跟腱韧带,会引起跟腱的直接伤害甚至跟腱断裂。
跟腱附着点以上2~6厘米处,血液供应较差,肌腱营养不良,因而该处常易发生断裂。
反复的应力与严重的腱周围炎,类固醇药物多次局封,均有可能增加跟腱断裂的风险。
随年龄增长,跟腱弹性强度下降,断裂的风险也会增加。
痛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既往跟腱损伤或病变、局部感染等也会引发跟腱断裂。
肥胖者运动时下肢负重大,运动时不协调,增加韧带断裂风险。
局部或全身感染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侵犯跟腱等组织,造成断裂。
激素使用过多会导致肥胖、骨质疏松,增加跟腱断裂的风险。
30~50岁年龄段的人群发生跟腱断裂的几率较高。
性别因素也会产生影响,如跟腱断裂的人群中男性患者占绝对比例。
户外运动增加也会使跟腱断裂的发病率增高。
跟腱断裂的发病率与运动伤害有关,在所有的跟腱断裂病例中,超过75%的病例为体育活动中30~50岁年龄段的运动者。发生跟腱断裂的患者的平均年龄约36岁。
男性患者占绝对比例,男女发病比例约为4∶1至20∶1。
与运动习惯有关,跟腱断裂在生活方式更为静态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平素长期静态生活,仅在周末参与体育休闲运动的生活方式导致急性跟腱断裂的发生率增加。
跟腱断裂发病往往与季节呈相关性,在气候温暖的5~8月份的旅游季节,一般为冬春交接和夏秋交接时,由于户外运动的增加,跟腱断裂的发病率也较高。
运动员或舞蹈演员,长期跑步者,此类人群常年处于长时间体育活动,易出现跟腱断裂。
久坐不动却间断性进行高强度运动者,例如旅游等,此类人群活动前不注意热身运动,当用力过猛时,跟腱可能被肌肉拉伤或拉断。
直接外伤引起的开放性跟腱断裂伤处皮肤裂开出血,伤口内可见跟腱组织,闭合性跟腱断裂会出现踝部疼痛、肿胀,小腿无力,踝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不可站立,甚至不能行走。
脚踝部疼痛、肿胀,小腿无力,踝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不可站立,甚至不能行走。
跟腱断裂时往往可闻及响声,受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淤血、跖屈力减弱,即出现绷脚尖症状,可扪及跟腱连续性中断或者直接断裂,跟腱部位可出现不连续凹陷。
开放性外伤导致的跟腱断裂,可见伤口处部分或完全断裂的跟腱;若为完全断裂,可见伤口处跟腱断裂回缩。
患者可有跛行、平足行走、不能抬起脚跟,陈旧性损伤患者还会出现小腿肌肉萎缩症状。
俯卧位时,捏小腿三头肌时,踝关节活动减弱或无活动,提示跟腱损伤或完全断裂。间接外力导致的跟腱断裂,发生于踝关节背伸位进行弹跳或蹬踏动作时,患者常诉有足跟后方有棒击感,随即出现提踵无力,无法完成蹬地、跳跃等动作。
踝关节运动受限、提踵无力、无法站立,甚至不能平足行走、不能抬起脚跟,无法完成蹬地、跳跃等动作。
除了以上表现,部分慢性患者可长期无症状,仅表现为跛行,不能完成踮脚运动,足部运动不协调,会误以为是膝关节或其他小腿疾病。
若跟腱断裂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手术后护理不当,可能会发生伤口瘘管、跟腱坏死、再次断裂等症状。
开放性跟腱断裂可能导致感染,跟腱处血供较少,外伤导致血管断裂,局部血液循坏障碍,可能会导致各种细菌病毒感染。
运动员或容易发生跟腱损伤的人群体检时应格外注意跟腱检查,另外,当跟腱部位遭受暴力时应当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等运动损伤较严重的人群,当踝关节运动受限时,应及时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受外伤或者其他暴力性伤害时,应当立刻就医。
有过跟腱受伤病史的患者,应定期复查。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骨科。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感染等应配合内科治疗。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是否有暴力性外伤?
之前跟腱是否受过伤?(如挫伤等)
是否有提足无力现象或者走不不稳?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若患者为开放性外伤引起的跟腱断裂,可直接视诊,观察伤口处跟腱是否存在,要注意跟腱完全断裂后可能由于小腿肌肉拉力作用上缩于伤口深处,不易发现,应仔细配合Thompson征等其他体格检查。
跟腱完全断裂时,超声显示跟腱连续性中断,断端不整齐如马尾状,急性撕裂可见跟腱两断端之间的血肿,呈高回声区域,数日后血肿可呈低回声或无回声。部分撕裂时,超声可见跟腱的部分组织连续中断。陈旧性跟腱断裂时,由于小腿三头肌的长期挛缩,跟腱两断端间距离可以很大,且充满瘢痕组织,超声可显示不均质低回声。
X线可显示跟腱不连续,用于判断是否伴有跟腱附着部位的急性撕脱骨折。
核磁检查可更加清晰的显示病损,并有助于指导手术方案。
典型的外伤史,若为开放性外伤,可直接看到断裂的跟腱,或在小腿肌肉拉力作用下上缩的跟腱断裂口。
患侧踝关节跖屈活动减弱或完全消失,在体表肌腱断裂处可触及一横沟或者局部跟腱不连续凹陷,并有明显红肿压痛,Thompson试验可明确跟腱是否断裂。
下肢的MRl踝关节扫描可以看到跟腱断裂信号。
肿胀和疼痛主要局限在踝关节周围外侧部较严重,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当踝关节扭伤时,跟腱后面不会出现间断性凹陷,且跟腱处于紧绷状态,在体表可扪及紧张的跟腱,根据以上特点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特别是后踝骨折,此时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肿胀和疼痛,肿胀和疼痛的部位与跟腱断裂一致,踝关节活动受限症状一致,一般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
一般整个跟腱的紧绷的状态都会有存在,不会有间断性凹陷出现,可在体表扪及紧张完整的跟腱,据此即可鉴别诊断。
跟腱断裂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来修复断裂的跟腱,以争取恢复跟腱的连续性以及功能。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韧带轻度损伤患者,小腿石膏保持踝关节跖屈位固定6~8周,最初采用过膝关节的长腿支具,将膝关节限制于屈曲状态,而踝关节限制于跖屈状态,以最大程度降低跟腱张力。4周后将膝关节以上部分石膏锯断,更换为短腿石膏。根据韧带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可逐渐恢复韧带结构和完整功能,开始行走,此法适合于损伤不严重且身体营养状态良好的年轻患者。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青霉素、先锋霉素、克林霉素等药物预防感染。
对于新发的开放性或完全性的跟腱断裂,应早期施行手术缝合。保守治疗往往因跟腱断端间瘢痕组织较多而失去其坚韧性,再断裂率较高,或跟腱因相对延长而使跖屈力量减弱。
对于陈旧性损伤,因有腓肠肌萎缩、短缩及无力,踝关节不能自动跖屈,常需做跟腱修补,而不应勉强作端对端吻合,以免因跟腱短缩而发生足下垂畸形。手术可用近侧肌腱延长,或用阔筋膜修补缺损处。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用管型石膏固定于膝屈曲位和踝跖屈位4~6周,石膏拆除后,根据韧带愈合情况,也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跟腱断裂患者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进行治疗,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若患者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治愈。
跟腱断裂积极治疗,一般不会影响寿命。
手术后应当遵医嘱及时复诊,一般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用管型石膏固定于膝屈曲位和踝跖屈位4~6周,可拆除石膏,此后进行休息锻炼,每3个月复诊一次,若修复较好,可不复诊。
跟腱断裂的患者应注意膳食平衡,适当进补,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跟腱修复。
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超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物,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避免体重过重,造成二次伤害,少吃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跟腱断裂患者的护理主要是术后护理,首先手术后需制动两个月左右,此期需要合理补充营养,利于跟腱的修复。拆除石膏后及时复诊,根据恢复情况进行复健锻炼。
早期的康复计划是术后1~4周,此期一般为石膏固定期,踝关节呈跖屈30°的石膏托或者支具的外固定,这种情况固定期间,为避免长时间不活动以后导致的下肢肌肉萎缩,以及脚趾关节粘连挛缩的情况,需适当进行下肢肌肉的舒缩锻炼以及脚趾的屈伸活动锻炼。
中期是术后5~8周的康复锻炼,主要是可以行踝关节屈曲90°位的石膏托或者支具外固定,在此期间可以行直腿抬高的功能锻炼,根据恢复情况以及患者身体自身情况,可选择撤出支具或者石膏托,行踝关节的轻度屈伸活动。
后期的康复锻炼主要是促进功能的恢复,完全撤出了石膏托或者支具以后,逐渐的增加锻炼时间和强度,主要进行踝关节的屈伸锻炼以及下肢肌肉的力量锻炼,以恢复正常的踝关节屈伸活动和下肢的肌肉力量,恢复正常的活动。
患者由于疼痛往往会出现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家属应该安慰患者,使其配合治疗。
手术后康复期避免进行高强度训练。
若合并感染,不可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
跟腱断裂大多是由于间接暴力损害导致的闭合性跟腱断裂,因此在运动时应当注意避免进行突然地跟腱用力,若为运动员或舞蹈演员,应当做好热身运动,并在体检时注意监测跟腱功能。
如果是需要经常参加小腿爆发性用力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或舞蹈演员等,在踝关节背伸状态下,小腿三头肌需强烈收缩时,应当高度注意,在进行此类运动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尽量避免因姿势错误导致的韧带损伤。
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局部注射。
避免间歇性进行超强度、超负荷运动引起的疲劳。
对于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如办公室人员,应逐步增加日常活动量,不可仅仅在周末或户外旅游时进行大量的体育运动,应当在平时也注意锻炼,运动量保持持续性,且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运动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选择适度的运动量,减少过长的运动时间等。
经常适量运动,防止肥胖,避免久坐不动。
4890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78.
[2]王安利.实用运动康复技术.第1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113.
[3]李小红编著;樊海英,韦森副主编.常见运动系统伤病护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21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