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是血吸虫病的一种,在临床中较少见,主要引起生殖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尿频、尿痛、血尿、排尿困难、乏力等。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膀胱癌、肾衰竭等严重后果的发生,甚则发生死亡,若治疗及时,多预后良好,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病原治疗及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感染的程度、时间可分为两类。
急性期常为初次重度感染,发病较急,临床表现较重,患者有明显的疫水接触史。
慢性期患者在流行区占绝大多数,在急性症状消退而未经治疗或疫区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部分免疫力者,病程缓慢,常在半年以上,称之为慢性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病因明确,主要是由于埃及血吸虫感染所致,好发于与疫水接触机会多的人、青壮年男性,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容易诱发。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主要源自埃及血吸虫,其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膀胱与盆腔静脉丛,大部分虫卵沉积于膀胱和输尿管。男性生殖系统的虫卵沉积亦较为多见,可见于睾丸、附睾、前列腺、阴囊、精索等处。女性生殖系统的虫卵沉积较为少见,可见于子宫颈、输卵管、阴道、外阴等部位。
免疫力降低,则感染的几率也会随之升高,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人群普遍易感,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布均随接触疫水的机会而异,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渔民感染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夏、秋季感染机会最多。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尤其好发于与疫水接触机会多的人群,感染者大多为农民或渔民,接触污染粪便、疫水,导致埃及血吸虫侵入人体,增加了发病的几率。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发生以青壮年男性居多,男性由于长期从事体力活动,接触疫水的机会也较多,因此容易导致血吸虫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典型症状是泌尿系和生殖系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排尿困难,少数患者可出现呼吸、消化、神经系症状,严重时可以出现输尿管狭窄、尿道炎、慢性肾衰、肾盂积水、膀胱癌等并发症。
患者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荨麻疹常见,并有腹痛与肝、脾肿大等表现。
早期为无痛性终末血尿,可持续数月或数年而无其他症状,以后可逐渐出现尿频、尿痛等慢性膀胱炎症状,继而导致排尿困难、泌尿道阻塞、肾盂积水、逆行性细菌感染,最终可致肾功能衰竭,并可引发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处结石。
男性患者可因虫卵经肠系膜静脉吻合支抵达精索静脉,引起精索与附睾病变,偶可从精液中发现虫卵。鞘膜纤维化导致阴囊淋巴管阻塞,回流不畅,引起阴茎龟头橡皮肿。前列腺因虫卵沉积发生炎症,质地变硬,甚至可致前列腺癌。女性患者生殖系统症状较不明显,虫卵可见于子宫颈、输卵管、阴道等部位,且可因输卵管阻塞性病变导致宫外孕,生育力下降及不孕症等。
虫卵可通过肠系膜下静脉至阑尾、盲肠、结肠、直肠,尤其直肠部位多见,粪便中可查到虫卵,腹泻与痢疾患者粪便中可排出虫卵。少量虫卵从门静脉进入肝脏,产生假结核结节与门静脉周围纤维化,但肝脾肿大与肝纤维化等症状一般较轻。
虫卵可通过膀胱静脉,经下腔静脉进入肺部,大量虫卵反复栓塞肺小动脉,产生坏死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引起肺循环阻塞与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诉乏力、头昏、头痛、心悸、心前区隐痛,约30%的患者劳累后发生晕厥。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动脉显着扩张,心电图检查可见P波高耸与右心室肥大,晚期可并发右心衰竭。因本病为阻塞性肺心病,无心肌损伤,故心衰发生较迟。
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时,埃及血吸虫病与曼氏血吸虫病一样,多以脊髓病变为主,脊髓炎是主要病变形式,其慢性期病变的机理主要是虫卵及宿主的免疫反应,主要累及低位脊髓的神经根,也可见于脑部及脊髓硬膜内的虫卵肉芽肿压迫脊髓。临床症状根据病变部位而异,可为癫痫及不同的脊髓病表现,如横断性脊髓炎、脊髓神经根病、马尾综合征或脊髓半切综合征。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后期可侵犯输尿管,容易导致管腔部分或全段较正常管腔狭小,引起不同程度的上尿路梗阻和肾积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患侧腰痛、腰胀,合并感染时有畏寒、发热或脓尿,双侧狭窄可出现尿毒症表现。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病因是血吸虫感染,若治疗不及时,容易继发尿道感染,一般女性多发,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急性发作时尿道口发红、疼痛。
慢性肾衰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血吸虫感染泌尿生殖系统,造成缓慢进行性的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尿毒症和肾功能完全丧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生化、内分泌等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临床症状较重,严重时可出现多脏器衰竭,甚则危及生命。
由于虫卵肉芽肿的形成,膀胱应激性反应,压迫输尿管,导致排尿困难、尿路梗阻,容易出现肾盂积水的并发症,造成肾内压力升高,肾盏、肾盂积水与扩张,甚至肾实质受压萎缩的疾病。肾盂积水的主要表现是腰部疼痛、畏寒、发热、脓尿、患侧腰部囊性包块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膀胱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严重时有癌变的可能性,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膀胱癌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血尿、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上尿路梗阻等,膀胱癌不仅影响正常的泌尿生殖功能,易转移,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对于有疫水直接接触史的人,若出现终末无痛性血尿、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少尿无尿等表现时,需要及时前往感染科进行就诊,并积极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泌尿系彩超等相关检查。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可与膀胱结核、肾结核等疾病鉴别。
对于在疫区工作生活、有密切接触史的患者,要进行定期的普查普治,一旦发现血吸虫病的体征时,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少、无尿、血尿或排尿困难等泌尿生殖系统表现时,要及时就医。
对于已经确诊为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患者,若出现抽搐、腰部剧烈疼痛、意识不清等表现时,要立即就医。
绝大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前往感染病科进行就诊。
若患者出现严重的不适或并发症时,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前往相应科室就诊,如消化内科、神经内科、泌尿生殖科、急诊科等。
是否有在非洲血吸虫病流行区生活或工作史?
周围有无其他人发病?
发病的时间有多长?
目前主要的症状是什么?
小便是否通畅?每天的排尿量是多少?
是否还有其他不适?
有无自行用药或治疗经过如何?
既往是否有其他疾病?
血吸虫病患者在急性期外周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多为主要特点,白细胞总数也会相应增高。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最多者可达到90%以上。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一般轻度增多,在20%以内。
尿液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状况,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有形成分,尿常规异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征兆。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尿常规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尿沉渣试验中可找到血吸虫病卵。
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一般急性期检出率较高,而慢性和晚期患者的阳性率不高。
肝肾功检查是必要的检查手段之一,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急性期常会出现肝肾功的损伤,如血清中球蛋白、转氨酶的异常升高,或肌酐、尿酸等发生异常升高,常提示急性的肝肾损伤。
免疫学检查的方法较为复杂,而且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但由于患者血清中抗体在治愈后持续时间很长,不能区别既往感染与现有患者,并有假阳性、假阴性等缺点。近年来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患者循环抗原的微量法有可能作为诊断和考核疗效的参考。
泌尿系彩超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泌尿系统详细病情,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肾脏、输尿管、膀胱等脏器的具体情况,可见膀胱内壁粗糙或膀胱息肉,晚期患者可发现泌尿系结石或肾盂积水。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早期膀胱镜下见沉积的虫卵呈散在灰白色颗粒,晚期虫卵钙化呈苍白色、毛玻璃样或有溃疡,膀胱镜组织活检可以确诊。
本病根据其流行学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可以进行确诊:
询问病史,询问是否有疫水疫区生活及工作史,或埃及血吸虫病患者密切接触史,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是诊断的必要条件,应仔细询问。
临床特点,具有急性或慢性血吸虫病的症状或体征,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腰痛、生殖器感染等。
结合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其中粪便检出活卵或孵出毛蚴即可确诊或经膀胱镜取组织活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膀胱结核继发于肾结核,少数由前列腺结核蔓延而来。膀胱结核多与泌尿生殖系结核同时存在,早期病变为炎症、水肿、充血和溃疡,晚期发生膀胱挛缩。病变累及输尿管口发生狭窄或闭锁不全,致肾、输尿管积水,肾功能减退或肾衰竭,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血尿、脓尿、水肿、贫血等。本病通过膀胱镜组织活检、膀胱造影、CT等检查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肾结核是指结核杆菌感染侵入肾脏,在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微结节灶。肾结核的临床表现与病变侵犯的部位及组织损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膀胱刺激征、血尿、脓尿、腰痛等,肾结核不仅会造成泌尿系统功能障碍,严重者会出现肾衰竭。本病主要通过结核菌素试验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等可确诊。
输尿管结石是最常见的上尿路结石,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多发。在泌尿系结石中,大约20%位于输尿管,其中70%位于输尿管下段。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血尿和下腹部绞痛,严重者可导致尿路梗阻或急性肾损伤。本病通过超声、X线、CT等检查可以确诊,直接征象可见输尿管走形区内类圆形致密影,间接征象为结石上方肾盂、肾盏和输尿管扩张积水。
伤寒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热、中毒面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大等,严重时可危及全身各脏器,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伤寒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确诊,血和骨髓培养阳性具有确诊意义。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病因明确,治疗原则主要是抗血吸虫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并发器质性疾病时,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治疗周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治疗方案而定。
高热、中毒症状严重者要给予补液、保证水和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及全身支持疗法。合并其他寄生虫者应先驱虫治疗,合并伤寒、尿路感染者均应先抗感染治疗后,再使用吡喹酮治疗。
吡喹酮的毒性小、疗效好、给药方便、适应症广,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是目前用于治疗埃及血吸虫病最有效的药物,吡喹酮对血吸虫各个发育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效果。本品毒性较低,对心血管、神经、造血系统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高热、中毒症状较重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可用于治疗上、下泌尿道感染,可用于治疗尿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淋病和其他生殖道感染,对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埃及血吸虫病泌尿生殖系的并发症,常见的如输尿管扩张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膀胱全切除术、结肠代膀胱术、经尿道行膀胱颈切开术等:
输尿管壁段狭窄者可经膀胱镜扩张或行输尿管口切开,缓解尿路梗阻的并发症。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适用于输尿管发生损伤的患者,若输尿管损伤的部位很低,不能施行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则可将输尿管与膀胱进行吻合,恢复其排尿通道。
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膀胱癌等严重的并发症,此时要根据肿瘤的部位、性质、分期等,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早期切除。
结肠代膀胱术主要的适应症是需要进行膀胱全切除的患者,主要的手术步骤是截取肠管经抗生素溶液灌洗清洁后,用可吸收缝线关闭肠管两断端,切除或多处切断结肠带,形成盲结肠贮尿囊。
经尿道行膀胱颈切开术主要是针对尿道狭窄或输尿管梗阻的患者,可以起到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的效果。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可以治愈,不会影响寿命,但少数患者可出现多脏器衰竭等现象的发生,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避免病情加重。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早期经有效抗病原治疗多可痊愈,合并多种并发症者则难以治愈。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若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吡喹酮正规用药治疗后,一般3~6个月粪检虫卵阴转率达85%,虫卵孵化阴转率为90%~100%。因此在用药3~6个月后,要及时前往医院复诊。而血清免疫诊断转阴时间需1~3年,建议每年定期前往医院就诊,若彻底转阴,可适当延长复诊时间。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患者要保证营养均衡,避免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避免进食生冷的蔬菜及水果,生冷的食物中可能含有病原菌,直接进食可能会导致病原菌感染。
术后要清淡饮食,以流质饮食为主,注意保证营养均衡,促进疾病的恢复。
建议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均需要加热或彻底煮熟后食用,避免发生虫卵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日常护理主要从生活、用药、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提高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加强生活护理,以防感染,并且要注意检测患者生命体征。
避免接触污染的粪便或疫水,前往流行病区时要做好自身防护。保证会阴部的清洁,避免泌尿生殖器发生炎症感染,以进一步加重病情。
严格遵照医嘱用药,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使用剂量、不良反应等,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详细记录。
术后要保证伤口的清洁干燥,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发生继发性的感染。
一旦确诊为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在治疗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每日出入量,要定期复诊,复诊时要随时化验大便常规,以明确是否仍存在血吸虫虫卵。
由于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对于与疫水接触较多或长期生活在流行区的人群,一旦出现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等表现,要及时就医,排除埃及血吸虫感染的情况。
泌尿生殖系统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病因是埃及血吸虫感染,其病因明确,预防上主要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入手,且对于经常接触的人群要进行筛查。
对于有疫水接触史的人群,要进行特殊管理,有密切接触史的患者,要进行定期的普查普治,如便常规等。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便后洗手。
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水。
接触疫水时要穿着防护衣裤和使用防尾蚴剂等。
4631点赞
[1]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97.
[2]华海涌,任光辉,梁幼生.埃及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4,26(04):357-36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