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骨肿瘤是发生在胸壁骨的良恶性肿瘤的统称,包括胸壁所有骨和软骨来源的良恶性肿瘤,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
胸壁骨肿瘤根据发病部位亦可将分为胸骨肿瘤、肋骨肿瘤以及锁骨、肩胛骨肿瘤4型。
胸骨肿瘤中恶性病变更多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骨肉瘤和软骨肉瘤。
肋骨肿瘤约占全身骨肿瘤的5%~7%,多起源于骨骼、软骨、骨髓、血管或神经组织,肋骨良性病变中以纤维增生异常和软骨瘤最为常见,恶性病变中以软骨肉瘤和骨肉瘤最为常见。部分类型的肋骨肿瘤具有特定的好发部位,如软骨肉瘤和骨肉瘤好发在前胸壁肋软骨部分,PNET(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好发在后胸壁脊柱邻近部位。
位于肩胛骨和锁骨的胸壁肿瘤发病率较低,但骨肿瘤中所有类型均可以在这两个部位发生。
胸壁骨肿瘤多因放射线暴露史、胸部创伤、恶性肿瘤等因素引发,全年龄段皆发生,肉瘤在年轻人多发,癌在老年人多发,本病不发生传染,胸部外伤者、恶性肿瘤接受放疗者易发本病。
慢性胸部外伤病人好发胸骨壁肿瘤。
因体内存在其他肿瘤转移到胸壁,其他肿瘤直接侵犯或经血行转移胸壁。
患者在放射线暴露情况下工作,或接受过放射线治疗,细胞变异的几率增高,故本病发病率增高。
放射线照射使细胞变异,基因调控失效,细胞异常性增生。
胸骨壁良性病变恶化。
接触强致癌物质,导致细胞发生变异。
胸壁骨肿瘤为罕见性疾病,发病率占所有新发肿瘤0.04%,占所有胸壁肿瘤的5%,无好发季节及好发地区差异。
胸部外伤者。
恶性肿瘤接受放疗者。
胸壁骨肿瘤临床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全身发热不适、乏力和体重减轻,大多数人可表现为疼痛、全身发热不适、乏力和体重减轻,少部分人可发生感觉异常,可并发病理性骨折。
因胸壁骨肿瘤可压迫神经引发神经疼痛,疼痛长时间存在,无消退,不伴有放射。
肿瘤热,也称为癌性发热,是指由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由于肿瘤生长迅速,使肿瘤组织相对缺血、缺氧,引起组织坏死,或者由于治疗时,引起肿瘤细胞破坏,释放出肿瘤坏死因子,导致机体发热。也可能是由肿瘤产生的,内源性的致热源,引起发热。肿瘤内的白细胞浸润,也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内源性发热,肿瘤细胞释放出的抗原性物质,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而引起体温过高。对于部分肿瘤细胞,浸润到调节中枢,导致中枢性发热,以及肾上腺危象等,都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
这是肿瘤引发身体恶病质,吸收障碍,导致乏力、体重减轻等情况发生。
胸壁骨肿瘤压迫神经,导致部分感觉障碍。
胸壁骨肿瘤部分可出现感染症状,因肿瘤细胞坏死引发白细胞增高,自身免疫系统发挥作用导致。
这是因为因肿瘤细胞侵犯正常骨组织,造成骨密度降低,受外力损伤后,引起病理性骨折,临床表现有胸壁畸形、疼痛、软组织损伤、出血等症状,如果骨断端损伤纵隔、肺、膈肌、腹腔脏器等组织可引起相应症状,甚至出现致命的并发症。
胸壁骨肿瘤患者就医首选胸外科,需行X线、CT、磁共振成像、同位素全身骨扫描等检查,本病需与骨髓瘤、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相鉴别。
患者如出现疼痛、胸壁畸形、感觉异常、全身发热不适、乏力和体重减轻等症状时,请及时前就诊。
胸骨壁肿瘤患者优先考虑去胸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肿瘤晚期神经精神症状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急诊科等。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症状时间长短,病史时间长短?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疼痛、胸壁畸形、感觉异常、全身发热不适、乏力和体重减轻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在外院进行过治疗,行过哪些检查?
通过X线可大致发现骨是否有病灶,是比较粗略的检查。
胸部CT用于评估骨、软组织、胸膜和纵隔器官的受累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肺转移,其对骨皮质破坏或肿瘤基质钙化的测定比X线更敏感,如骨质密度降低,呈现低密度影,可确定骨的病变。
MRI用于进一步评估软组织、血管和神经的受累情况,包括是否存在脊髓或硬脊膜的侵犯,尤其对胸廓入口处肿瘤的解剖关系有帮助。
同位素全身骨扫描主要用于确定是否存在骨转移的情况。
对于胸壁肿瘤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肿物活检术等。
患者年龄大,病程短、发展快,疼痛严重。
肿瘤直径>5cm,软组织肿瘤侵犯骨组织和骨肿瘤累及软组织应考虑为恶性。
病理切除活检结果为异形性细胞增生。
骨髓瘤是持续的脊柱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多发者其痛范围很广。约40%~50%的患者伴有病理性骨折。易出现截瘫和神经根受压症状。一般有进行性贫血,血沉明显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钙增高,常伴有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病理检查无异形性细胞增多,可与胸骨壁肿瘤鉴别。
该病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当血钙浓度超过3时,易出现幻觉、狂躁,甚至肌电图异常。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若皮肤钙盐沉积,还可引起皮肤瘙痒。表现为尿量增多、夜尿、口渴等现象。还可以出现肾结石与肾实质钙化,反复发作的肾绞痛与血尿。肾钙质沉着症可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最后引起肾功能不全。早期主要在髋部、腰背部、肋骨和四肢出现骨痛,局部有压痛。后期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炎,出现骨骼畸形与病理性骨折,身材变矮,行走困难;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骨囊肿,表现为局部骨折隆起。严重患者可出现重度高钙血症,伴有明显脱水,威胁生命,应给予紧急处理。行电解质检查后可发现血钙升高可与胸壁骨肿瘤鉴别。
胸壁骨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彻底切除病灶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术后辅以放射性治疗或化疗,治疗周期一般较长,需要长期治疗。
胸壁骨肿瘤一般治疗为注意休息,增加营养等。
主要用于治疗感染,可见皮疹、荨麻疹、红斑、药物热等过敏反应;罕见过敏性休克。消化系统可见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肝异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尿素氮、肌酸、肌酐一过性升高;偶有致间质性肾炎的报道。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长期大剂量使用头孢西丁可致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还可能引起维生素K,维生素B缺乏。肌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硬结、疼痛: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过快时可产生灼热感、血管疼痛,严重者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有些严重的毒副反应是限制药物剂量或使用的直接原因。它们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又杀伤正常组织的细胞,尤其是杀伤人体中生长发育旺盛的血液、淋巴组织细胞等,而这些细胞与组织是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系统,破坏了人体的免疫系统,癌症就可能迅速发展,造成严重后果。
对无病理诊断的原发性肋骨肿瘤,应先做限制性根治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病肋上下肋肌、深面的壁层胸膜和浅面受累的肌肉,两端超出病变3cm以上。因为有时需要切除胸壁范围较大,需要术前对切除和重建胸壁的方法做详细计划。
对易复发的肿瘤或恶性肿瘤采取根治或扩大根治切除术,胸壁切除的范围,应超过肿瘤边缘5cm。
利用有关材料重建硬性胸壁,恢复胸廓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采用软组织和皮肤覆盖在重建的硬性胸壁上,保持胸壁的密闭性。对于缺损<5cm,不管在胸廓什么部位,通常都不需重建。后上胸廓的缺损<10cm也不需重建,因其表面的肩胛骨可提供支持。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恶性肿瘤术后可进行放疗,如无法切除肿瘤患者,应行放疗等姑息性治疗。
胸壁骨肿瘤患者经过及时有效规范的治疗治愈几率较低,但可正常进行生活,减少并发症,大多可活两年以上。
本病大多不可治愈。
本病的患者大多数可生存24个月以上。
本病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胸壁畸形、生存期不长等后遗症。
胸骨壁肿瘤患者间隔3月复诊,如有复发征象,争取再次手术切除,如果无法行手术切除需行放、化疗。
胸骨壁肿瘤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丰富即可。
胸壁骨肿瘤患者护理应注意休息,应间隔3月复查1次CT监测病情,术后患者应注意敷料干燥,日常生活注意休息,及时换药,不可自行监测病情,需定期前往医院复查。
注意休息,因胸壁骨肿瘤会引起一系列肿瘤恶病质症状,休息可有效减轻此类症状。
保持心情愉快,可避免许多疾病发生。
胸骨壁肿瘤术后患者应注意,伤口近期内无沾水,勿从事体力劳动,注意休息。
胸壁骨肿瘤患者不可自行监测,需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自行监测会延误病情治疗。
因此病需使用化疗药物,其可产生骨髓抑制、脱发、消化道反应、口腔炎、膀胱炎,个别报道有肺炎、过量的抗利尿激素分泌等。一般剂量对血小板影响不大,也很少引起贫血。此外,可杀伤精子,但为可逆性。超高剂量时可引起心肌损伤及肾毒性。且可出现出血性膀胱炎,应多喝水治疗。
胸壁骨肿瘤的预防主要以治疗原发肿瘤、防护射线、避免胸部损伤为主,应1年体检一次早发现、早治疗。
常规人群间隔一年应该体检一次,复查低剂量CT,可发现骨质破坏或高密度影,早期发现胸壁骨肿瘤。
避免胸部损伤。
及时治疗其他原发肿瘤,防止其出现转移。
工作中接触放射线的人注意防护。
4638点赞
[1]郭卫,牛晓辉,肖建如,等.骨肉瘤临床循证诊疗指南[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8,11(4):288-301.
[2]师英强.软组织肉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6,38(4):310-313.
[3]王磊,李靖,钟代星,等.中国胸壁肿瘤切除及胸壁重建手术专家共识(2018版)[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9,26(1):1-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