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肠梗阻是人体肠壁肌肉因有痉挛性收缩而致肠内容物不能继续向下运行。该疾病较少见,多发生于老年人。一般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停止。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基本能得到治愈。平时在生活中建议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来预防本病的发生。
痉挛性肠梗阻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肠壁痉挛导致肠管不能正常蠕动而引发疼痛。其主要因素暂不明确,但可能与肠腔内因素、反射性因素、中枢神经所致因素或其他不明因素有关。该疾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人,饮食不洁或有肠道疾病者也易引发该疾病。
如肠腔内的异物、寄生虫、炎症、刺激性食物、肠壁溃疡及血运障碍等,刺激肠道,引起肌肉痉挛,从而引发痉挛性肠梗阻。
如患者肠道有出血、溃疡、炎症或腹部的外伤或手术,腹腔神经丛及肠系膜下神经丛的反射作用,可引起肠管痉挛梗阻。
如脑肿瘤、脓肿、癔病、尿毒症和各种有害机体的因素时,可通过中枢神经的作用,为不继续吸收有毒物质,引起肠壁剧烈收缩,偶尔也可致肠痉挛。
食物中毒及其他不明原因。
痉挛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极为少见,占各种肠梗阻总数的0.2%,具体发病率暂不明确。本病以中年人居多,亦可见于神经质的女性。
老年人体质较弱,肠道功能蠕动较差,易引发肠道疾病。
有肠炎或肠道溃疡者,更易引发肠道痉挛。
若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或是吞服某些不明物体可引起肠道痉挛。
如患者有过腹部手术,麻醉失效后,也易使肠道痉挛。
痉挛性肠梗阻患者均有明显的腹绞痛,小肠梗阻者有恶心、呕吐,结肠梗阻者有便秘,甚至停止排便排气等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电解质紊乱、肠穿孔、肠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
表现为腹部胀气隆起。
是痉挛性肠梗阻最先出现的症状,由于肠壁痉挛收缩从而引发腹部疼痛。
多由于肠胃反射引起恶心,表现为反复呕吐。
部分患者有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
由于痉挛性梗阻后,患者出现呕吐,就有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出现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情况。
由于肠管病变穿透肠管壁,导致肠内容物溢出至腹膜腔。
由于小肠梗阻易引发部分肠坏死。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一旦出现腹部疼痛、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一般需要做腹部X线片以及肠道碘水造影检查判断明确诊断,需注意与麻痹性肠梗阻和机械性肠梗阻相鉴别。
如患者出现腹部疼痛、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若患者出现持续性呕吐、昏迷、休克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持续时间多长?
有没有做过腹部手术?
有没有发热的现象?
排便有无异常?
有肠胃疾病史吗?
可帮助医生判断梗阻的位置,腹透可发现肠管充气、扩张及液平面等。
通过对十二指肠以上部位造影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较好的判断梗阻部位及程度,并可发现溃疡的存在。
可帮助医生排除机械性肠梗阻,但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腹主动脉瘤、急性腹膜炎、肠穿孔的患者是禁止做肠镜的。
可帮助医生排除其是否由于他疾病引起的腹痛。
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可初步判断。
结合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所见,发现肠管充气、扩张及液平面,可做诊断。
是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转运。患者腹胀明显,常累及全腹,腹痛为持续性胀痛。可通过X线检查示胃肠道普遍胀气,小肠充气,肠襻大小较为一致,从而进行鉴别诊断。
任何病因引发的肠道障碍,从而导致肠道发生病变,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通过X线检查可显示充气与胀大的肠管仅限于梗阻以上的小肠,充气肠襻大小不一。从而与痉挛性肠梗阻进行鉴别。
痉挛性肠梗阻的治疗一般首选药物治疗,可以服用阿托品,颠茄合剂等解痉剂进行治疗。治疗原则是解除肠道痉挛,减轻肠道内压。经内科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基本可以治愈,且不会复发,经过短期治疗基本可以痊愈。
如阿托品、645-2、颠茄合剂、亚硝酸异戊酯等。具有松弛内脏平滑肌的作用,从而解除平滑肌痉挛,缓解或消除胃肠平滑肌痉挛所致绞痛。
如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鲁米那)、水合氯醛等。可以减少某些器官和组织的活性,作用部位主要是中枢神经,用于因神经性因素导致的痉挛性肠梗阻,可使患者放松后解除痉挛症状。
经各种非手术治疗梗阻仍不能解除,或不能明确排除机械性肠梗阻时,则须手术探查。剖腹后找到痉挛狭窄的肠襻,在麻醉的作用下将肠襻稍加揉弄,即可见肠管逐渐松弛、扩大,并恢复到正常形态,梗阻随之解除,此时就可确定肠痉挛的诊断。
可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来治疗痉挛性肠梗阻。
可点患者太渊、温溜、合谷、手三里、梁丘、大肠俞等穴位促进肠道缓解痉挛。
可在患者腹部疼痛部位放置一个热水袋,可使痉挛肌肉放松,缓解疼痛。
痉挛性肠梗阻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治愈,基本不复发,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且其总的预后较好。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应进行复查。
痉挛性肠梗阻大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
痉挛性肠梗阻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手术患者应遵医嘱出院后6个月后进行复查,主要复查结肠镜,了解梗阻情况有无复发。
对于痉挛性肠梗阻术后患者1~3天应流质饮食,两周后可正常饮食,非手术患者需要多进食优质蛋白食物,禁食油腻食物。
手术后1~3天须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2周后可正常饮食。
非手术患者日常要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瘦肉等。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限制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对于痉挛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应注意日常合理饮食,要注意休息,学会劳逸结合,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要是有条件的话,建议多多运动。避免跑步等剧烈活动。
避免挤压腹部,防止腹腔感染。
保持患者心情开朗,积极配合治疗。
患者若出现异常立即返院检查。
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术后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纱布,如有异常疼痛,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期间可出现便秘、口鼻干燥、畏光、面色潮红、嗜睡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非手术患者日常应适度锻炼,选择游泳、慢跑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30分钟。同时应饭后散步,促进食物消化。
痉挛性肠梗阻患者随时关注自身病情,若再次出现腹痛、便秘等症,需及时就医。
术后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患者应避免剧烈的活动以及负重活动。术后一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痉挛性肠梗阻引起的原因主要就是肠功能紊乱,所以饮食要多注意,多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发现有便血的患者要引起重视,早日查明便血原因,积极治疗肠道疾病,可以做到有效预防。
发现有便血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筛查。
预防肠梗阻要注意调整饮食,尽量不要吃生冷的东西,不要吃容易产生便秘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
生活要规律,另外要多参加运动,如果出现便秘要调节好,多吃蔬菜水果,调整大便通畅。
对于老年人应多吃易消化食物,多吃粗粮清淡食物,饭后可适当散步,促进消化,定时体检,预防老年疾病。
注意饮食营养和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不去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就餐,避免食物中毒或寄生虫感染。
4353点赞
[1]张中新,寇晓红.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痉挛性肠梗阻65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1):162.
[2]杨义鹏,张磊,解放军.痉挛性肠梗阻合并肠粘连1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016):134-13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