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囊肿是在劳损或急性损伤的诱发下,多在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半球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疼痛不明显、移动度不大的囊性肿块,直径一般不超过2cm,肿块生长缓慢,压之有酸胀或痛感,严重者可对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若肿块增大压迫神经会出现麻木的症状。
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少数肌腱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
以足背肌腱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
肌腱囊肿多由于腕背侧、掌侧或足背关节处慢性劳损、过度使用关节,如长期做家务、长时间电脑操作、长时间运动等,患者手指、膝盖、足部等相关部位出现损伤,导致病毒、细菌入侵到关节引发该病症。还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结缔组织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变有关,还有一些骨关节炎及免疫性疾病也可导致肌腱囊肿。
腕背侧、掌侧或足背关节处慢性劳损,过度地使用手腕及足,产生无菌性炎症,肌腱或者腱鞘、结缔组织由于慢性炎性的刺激,导致增生性改变。劳损和炎症刺激能够产生滑液的细胞,产生滑液积聚在关节腔内,滑液膨出在浅表部位,形成囊肿。
寒冷刺激肌腱气血不畅,从而诱发肌腱囊肿,如不注意保暖、长期在水中工作等。
剧烈的运动造成关节损伤,从而产生炎症刺激肌腱形成囊肿。
肌腱囊肿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尤其是手工操作者、运动员、家庭妇女等,多见手腕背、腕掌侧、桡侧腕屈肌腱及足背部,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也常见到。
很多女性平时在家里劳动比较多,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女性,需要长时间抱孩子,如果长时间处于同一种姿势,也容易形成肌腱囊肿。
这类人右手会握着鼠标,时间长了或是握着鼠标的姿势不正确,会对手腕等关节造成损伤,所以这种情况下可能导致肌腱囊肿的形成。
骨关节炎会造成关节内的积液增加,积液增加以后,造成对关节囊的压力增大,压力增大以后,在关节囊比较薄弱的地方会突出,形成肌腱囊肿。
当出现类风湿性或先天性肌腱异常疾病时,腱鞘会有充血、水肿、疼痛等症状,并且腱鞘组织也会反复损伤,如果时间比较久,患者的肌腱和腱鞘就会发生慢性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有时也会有透明性变和粘连的病变,从而引起肌腱囊肿。
肌腱囊肿的典型症状是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肿块,肿块生长缓慢,压之有酸胀或痛感。少数患者在做关节活动时有酸胀感或局部疼痛,囊肿较大者可有波动感,日久囊肿纤维化后可变得较小而硬,但仍有弹性感。
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半球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疼痛不明显、移动度不大的囊性肿块,直径一般不超过2cm。
肿块生长缓慢,压之有酸胀或痛感,囊肿小而张力大者疼痛较明显,囊肿大而柔软者无明显疼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囊肿所在关节部位的肿胀,患肢远端出现软弱无力的感觉。
腕管内的屈指肌腱亦可发生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
跗管内的腱鞘囊肿可压迫胫神经,是跗管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肌腱囊肿的治疗原则是消除囊肿、防止复发,治疗以外治法为主,少数为1~2周自行消失。
患部用力活动较多,出现关节或肌腱周围的囊性包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若出现疼痛明显、关节肿胀、弹响功能障碍、患处有麻木及卡压感,立即就医。
出现疼痛明显、关节肿胀时患者会优先考虑去骨科。
感染后造成的囊肿,出现红、肿、热、痛症状时去感染科,出现神经被卡压导致麻木症状,可到神经科治疗。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疼痛、酸胀感、麻木、肢体远端软弱无力)
有无患部长期用力活动较多病史?
有无急性外伤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可通过视诊与触诊观察有无圆形或椭圆形肿物,以及其大小、皮色、表面光滑程度、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压痛、是否有波动感来判断是否为肌腱囊肿。
X线摄片检查示骨关节无改变。
彩超检查下可确定肿块的性质,若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而且边界清楚,直径不超过2cm,可判断为肌腱囊肿。
腕背侧、掌侧或足背等处出现半球形、表面光滑、张力较大、疼痛不明显、移动度不大的囊性肿块,直径一般不超过2cm,肿块生长缓慢,压之有酸胀或痛感。
为皮下层与肌腱或关节关系密切的类圆形或不规则无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即可确诊。
肌腱炎是肌腱组织内发生退行性改变,腱鞘外层为纤维组织,附着在骨及邻近的组织上,起到固定及保护肌腱的作用。内层为滑膜可滋养肌腱,并分泌滑液有利于由于肌腱的滑动反复过度摩擦,引起肌腱及腱鞘发生炎症、水肿、纤维鞘壁增厚形成狭窄环,肌腱的纤维化和增粗造成肌腱在鞘管内滑动困难。桡骨根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为握拳尺偏试验阳性,屈指肌腱腱鞘炎充分屈伸活动时明显疼痛及弹响。
肌腱囊肿的治疗主要是消除囊肿,防止复发,根据病程及囊肿大小来选择手法治疗、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封闭治疗、小针刀或手术治疗。
了解存在的诱因并及时消除,减少患部的活动量,注意保暖。注意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避免关节的过度劳损,定时休息。在洗衣、做饭、编织毛衣、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时,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确姿势。
如有腕管综合征或跗管综合征,要同时积极治疗,注意制动,以免加重症状。
口服该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功效,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围手术期疼痛者禁用。
使囊内容物排出后,在囊内注入强的松龙或留置可取出的无菌异物(如缝扎粗丝线),并加压包扎,使囊腔粘连而消失,有精神病史、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严重骨质疏松者禁用。
腱鞘囊肿引起局部不适、压迫神经者和位于手指近节掌侧影响患指握物者,以及采用其他方法未能治愈或治疗后复发者,可行囊肿摘除术,将囊肿壁摘除干净,关节囊滑膜疝出,应在根部缝线扎切除,以防复发,伴有全身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和局部有感染灶、术后有可能感染者,以及腱鞘囊肿较小、无明显症状者可暂不手术。
对于囊壁较厚、囊内张力不大、难以用手法压破者,可用三棱针刺入囊肿,起针后在囊肿周围手法挤压,外用敷料加压包扎一周。
在囊肿最高处刺入小针刀,刺破并切开囊壁。
对于发病时间短、囊壁较薄、囊性感明显者,可用手法治疗,医者用双手拇指压住囊肿,并加大压力挤压囊肿,使囊壁破裂后局部按摩,最后用绷带加压包扎,固定1周。
局部消毒后用针管将囊内黏液抽出,然后注入普鲁卡因加氢化可的松,术后加压包扎。
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的效果不同,手术的治愈率最高,但也有一定的复发率,这个复发率大约在10%左右。手术后要注意进行关节的局部制动,让受损的韧带组织有一个充分的修复时间,这样预后的效果也会提升。
一般经过临床治疗后能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的现象。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术后1~2周到医院复诊看黏液的吸收情况。
多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提高身体免疫力,可以多吃一些含糖分较少的水果,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营养物质分配,合理餐次分配,忌食辛辣、温热食物,慎食高热量、不易消化之品。
建议进食高蛋白食物、高维生素食物、高热量易消化食物,适量吃含糖分较少的水果如草莓、青梅、西瓜、香瓜、火龙果等,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如油菜、芹菜、青菜,可以帮助患者补充植物蛋白,多吃富含蛋白质或者钙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肉、蛋类等,赤小豆粥帮助祛除湿热、健脾除痹,尿多之人不宜食用。
避免进食油腻、难消化的食物,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如咸菜中含有亚硝酸盐会致癌,油炸食物反复高温加热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不利于腱鞘恢复。
注意活动适当,加压包扎保持1~2周,避免复发,避免使用不当按摩手法增加渗液,使囊肿增大。平常用热水洗手足,长期电脑办公时应定时休息、勤做室内运动,患处注意休息。
了解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服用。
劳动后各关节疼痛不适,适时活动关节,并由浅入深进行自行按摩,要注意力度不宜过重。
避免血流不畅,影响囊肿吸收。若为足背肌腱囊肿,要尽量减少行走和负重,以免加重炎症,增加黏液。
1~2周复诊时进行彩超检查,检查是否还有囊肿存在。
多休息,避免局部长时间磨损和过度劳累,不要长时间工作,要每隔2~3小时休息5~10分钟。
预防肌腱囊肿,需避免长期过度劳累,工作之余进行有效的锻炼,缓解疲劳。连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结束后要揉搓手指和手腕,再用热水泡泡手,要避免受寒和剧烈运动。办公室人员工作时尽量让双手平衡,手腕能触及实物,不要悬空。
感觉身体关节疲劳时可以泡个热水澡,舒解一下紧绷的肌肉,或是在酸痛的部位进行热敷,做好预防肌腱囊肿的工作。
由于腱鞘囊肿是由于反复过度摩擦引起炎症,因此,患过这种病的人一定要避免过量的手工劳动的方式。在洗衣、做饭、编织毛衣、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时,冬天洗衣服时,最好用温水,下雪后扫雪也要戴上棉手套,防止手部受寒。肌腱囊肿的预防是要注意手指、手腕的正确姿势,肌腱囊肿患者不要过度弯曲或后伸,提拿物品不要过重。
对于长期伏案办公人员来说,肌腱囊肿的预防应采用正确的工作姿势,尽量让双手平衡,手腕能触及实物,不要悬空。工作时姿势避免关节的过度劳损,定时休息。
常常用热水泡脚,避免脚摩擦受力,如走路、蹬自行车,多做脚步按摩,饮食方面应多吃清淡食物。
4184点赞
[1]涂国卿.中医筋伤学[M].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204.
[2]施杞,王和鸣.骨伤科学[M].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018.
[3]黄桂成,王拥军.中医骨伤科学.[M].第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336
[4] 詹红生,刘献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第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54
[5]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M].骨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