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会厌炎是指以会厌为主的声门上区喉黏膜急性非特异性炎症,此类炎症不仅累及会厌,同时或多或少地波及声门上区各结构,因此也称为“急性声门上喉炎”。会厌是位于舌根处的一块组织,在吞咽过程中能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当会厌受到感染或发炎时,可能会阻塞或闭合气管,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死亡。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按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可分为以下3型:
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有单核及多形核细胞浸润,会厌舌面之黏膜较松弛,肿胀更明显。
会厌显著肿大如圆球状,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增加,局部可形成脓肿。
较少见,病情发展迅速面严重,病菌常侵入黏膜下层及腺体组织,可发生化脓、溃疡。血管壁如被侵蚀,可引起糜烂出血。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是原发性细菌或病毒感染,由于身体抵抗力降低、喉部创伤等均易感染细菌而发病。继发性由口咽部急性炎症及邻近病灶蔓延而侵及会厌部也可导致该病发生。
细菌或病毒感染:以β型嗜血流感杄菌最多。身体抵抗力降低,喉部创伤、年老体弱者均易感染细菌而发病。其他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奈瑟卡他球菌、类白喉杆菌等,也可与病毒混合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及A型流感病毒。各种致病菌可由呼吸道吸人,也可由血行感染,或由邻近器官蔓延。
创伤、异物、刺激性食物、有害气体、放射线损伤等都可引起声门上黏膜的炎性病变。
邻近病灶蔓延: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口腔炎、鼻炎等蔓延而侵及声门上黏膜。亦可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后。
此病成人、儿童皆可发生,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2~7:1,早春、秋末发病者多见。近年来由于B型嗜血流感杄菌疫苗接种的普及,儿童发病率明显下降。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好发于成人男性、儿童,尤其是免疫力低下、有喉部创伤的人群。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起病急,病程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全身毒性症状以及会厌水肿引起的剧烈咽喉痛、喉部阻塞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时会并发急性喉阻塞、颌下蜂窝织炎等症状。
发病情况起病急骤,常在夜间突然发生,病史很少超过6~12小时。多数患者人睡时正常,半夜突感咽喉疼痛或呼吸困难而惊醒。
成人在发病前可出现畏寒、发热,多数患者体温在37.5~39.5℃,少数可达40℃以上。患者烦躁不安、精神菱靡不振、全身乏力。发热程度与致病菌的种类有关,如为混合感染,体温大多较高。
为其主要症状,吞咽时疼痛加剧。
吞咽动作或食团直接刺激会厌,导致咽喉疼痛加重、口涎外流、拒食。如会厌及杓状软骨处黏膜极度肿胀,可发生吞咽困难。
因会厌黏膜肿胀向后下下垂,同时杓状软骨、杓会厌襞、咽后壁等处黏膜也水肿,使喉入口明显缩小,阻塞声门而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如病情继续恶化,可因肿胀黏膜坠入声门嵌塞而发生窒息。患者发音多正常,少数声音低沉、含糊。
呼吸困难时可伴有特殊体位,一般为前倾体位,婴幼儿患者可出现身体前倾,头、鼻子伸向前上方。
患者情绪躁动:在呼吸频率加快的同时,可伴有鸣笛样呼吸声,或体表出现吸气性凹陷。
晕厥、休克: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晕厥或休克,表现为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体弱、四肢发冷、面色苍白、脉快而细、血压下降等。因此对这类患者要密切观察,做好抢救准备。
颈淋巴结肿大:一侧或两侧颈深淋巴结肿大、压痛,有时向耳部和背部放射。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常见的并发症有会厌脓肿、急性喉阻塞、颌下蜂窝织炎、颈部坏死性筋膜炎、颈部脓肿、声带肉芽肿、肺炎、脑膜炎等,病情严重者会导致呼吸衰竭甚至窒息。尽早确诊急性感染性会厌炎,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抗感染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当患者出现咽喉疼痛、畏寒、发热、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时就诊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做喉镜检查,诊断标准是会厌的充血水肿,需要与白喉、会厌囊肿、急性喉炎疾病进行鉴别。
患者具有咽喉疼痛、畏寒、发热、吞咽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
出现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体弱、四肢发冷等休克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或全身并发症,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呼吸科、心内科就诊。
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等情况时需要拨打120,就诊于急诊科。
症状出现的时间?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畏寒、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先观察颈部外形,再进行触诊。急性感染性会厌炎严重者炎症可向邻近组织扩散,出现颈前皮下红肿、甲状舌骨膜处压痛。一侧或两侧颈深上群淋巴结肿大伴压痛。手指触压颈部舌骨和甲状软骨上部时压痛明显。
可见会厌舌面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如球形,如有脓肿形成,常于会厌舌面的一侧肿胀,急性充血,表面出现黄色脓点。室带、杓状突充血肿胀。
一般可以看到会厌及杓状软骨,检查时应注意吸痰、吸氧,减少刺激。此检查最好在有立即建立人工气道的条件下进行,以防意外。
白细胞总数增加,常在(10~25)x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现象。
必要时可行影像学检查,CT扫描和MRI可显示会厌等声门上结构肿胀,喉咽腔阴影缩小,界线清楚,喉前庭如漏斗状缩小,会厌谷闭塞。CT扫描和MRI检查还有助于识别脓腔。
出现剧烈咽喉痛、喉部阻塞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表现,口咽部检查无明显炎症者应考虑到急性感染性会厌炎。
通过间接喉镜、纤维或电子喉镜检查可见会厌舌面弥漫性充血肿胀可明确诊断。
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多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先有轻微咳嗽,随后出现哮吼性干咳、喘鸣、声音嘶哑及吸气性呼吸困难。检查可见鼻腔、咽部和声带黏膜充血,声门下及气管黏膜亦显著充血肿胀,会厌无充血肿胀。急性感染性会厌炎通过间接喉镜检查可见会厌舌面弥漫性充血肿胀,室带、杓状突充血肿胀,由此可鉴别。
喉白喉起病较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喉部检查有成片状灰白色白膜,不易擦去,强行剥离易出血,喉部拭子涂片及培养可找到白喉杆菌,由此可与急性感染性会厌炎进行鉴别。
会厌囊肿无全身症状,检査会厌无炎症或水肿表现,囊肿多见于会厌舌面。会厌囊肿合并感染时,局部有脓囊肿表现。急性感染性会厌炎通过间接喉镜检查可见会厌舌面弥漫性充血肿胀,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增加,以此可鉴别。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起病后可迅速发生致命性呼吸道梗阻,其治疗包括控制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畅两个方面,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如会厌舌面脓肿形成,或脓肿虽已破裂仍引流不畅时,可在吸氧、保持气道通畅(如喉插管、气管切开)下,用喉刀将脓肿壁切开,并迅速吸出脓液,避免流入声门下。如估计脓液很多,可先用空针抽吸出大部分再切开。体位多采用仰卧垂头位,肩下垫一枕垫,或由助手抱头。不能合作者应用全麻,成人可用表面麻醉。
建立人工气道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有下述情况者,应考虑行气管切开术:
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且有Ⅱ度以上吸气性呼吸困难者。
病情严重,咽喉部分泌物多,有吞咽功能障碍者。
会厌或杓状软骨处黏膜高度充血肿胀,经抗炎给氧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
年老体弱、咳嗽功能差者。出现烦躁不安、发绀、三凹征、肺呼吸音消失,发生晕厥、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者,应立即进行紧急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切开术。
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继发感染,鼓励进流质饮食,补充营养。
因其致病菌常为B型嗜血流感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故首选头孢类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生素,疑伴厌氧菌感染者可加用甲硝唑,地塞米松肌注或静脉注射。
局部用药的目的是保持气道湿润、稀化痰液及消炎。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或布地奈德)、a-糜蛋白酶,卡那霉素、醋酸可的松、麻黄碱。以上两种选一种组合加蒸馏水,用喷雾器喷入咽喉部或氧气、超声雾化吸入,每日4~6次。
本病暂无需手术治疗。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及时救治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可治愈。若未及时救治,延误病情,则预后较差,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患者需要定期复诊。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可以治愈。绝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经过积极的系统治疗,无并发症发生,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一般3~6周复诊。复诊时需注意观察会厌黏膜恢复情况,是否有局部复发的可能,同时也便于医生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高热量饮食,保证水分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品易生燥热,容易加重黏膜水肿状态,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
多饮水,保证充足水分的摄入,促进炎症的代谢。
忌烟、忌酒,烟酒的刺激会导致会厌炎加重。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例如玉米汁、蜂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空气的流通,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加强锻炼,不要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检测患者呼吸或基本的生命体征,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就医。
寻找有助于顺畅呼吸的体位,如半坐卧位(后背与床铺呈45°角左右)。
保持空气的流通,保证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但不宜直接对着风口,以免受凉。
出院后应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因为炎症口腔自洁作用减弱,此外激素类口服药物服用后易在口腔内滋生细菌,故需要加强口腔清洁。每次吃饭、用药后要刷牙,买合适的口腔清洁液以预防口腔感染。
急性感染性会厌炎的预防包括接种疫苗,预防感冒,作息规律,适当的运动锻炼,均衡营养,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
预防感冒,保持口咽部清洁,勤漱口。
作息要规律,勿熬夜。适当的运动锻炼,均衡营养,提高机体自身抵抗力。
接种合适的侵袭性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
积极治疗邻近器官感染,如出现咽喉剧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4458点赞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8年制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黄兆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席淑新,陶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谭华章等主编.实用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下[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5):338-34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