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舞蹈病是少见的妊娠并发症,本病的病因不清,妊娠只是诱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本病,临床症状与较重的小舞蹈病类似。轻者可保守治疗,绝大多数足月出生儿是正常的,重者病死率较高,需要积极治疗。
妊娠舞蹈病根据流行病学分为初发型和复发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症和重症,严重病例可能会出现幻觉、躁动、意识模糊、妄想等。
妊娠舞蹈病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怀孕可能只是诱发因素,而不是舞蹈病的根本原因。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于妊娠所激发晚发性的小舞蹈病;另一种是妊娠期毒血症或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轻度脑炎。
研究表明约有40%的患者于幼年时曾有小舞蹈病病史,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本病与风湿病有关。
有报道认为本病系妊娠高血压疾病,或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轻度脑炎所造成的,依据是终止妊娠后舞蹈样动作立即停止。
情绪过于紧张、生气等可能诱发疾病。
有学术证明感染、全身毒血症等可诱发轻度脑炎,是诱发疾病的诱因。
妊娠舞蹈病最多见于17~23岁的初孕妇,再次妊娠复发。年龄大于30岁以上的初孕妇极为少见。多数在怀孕前3个月发病,孕晚期发病者少见。
17~23岁的初产妇、幼年时患有风湿热、猩红热的患者。
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
最近有全身毒血症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
妊娠舞蹈病发病缓慢,偶有突发疾病者。在出现症状前往往有头痛和性格改变,主要表现为舞蹈样不自主动作、肌张力减低、肌力减弱的运动障碍。
本病最多见于17~23岁的初产妇,再次妊娠可能复发,初发于30岁以上的妇女极为少见。往往在妊娠的前半期特别是前3个月发病,在妊娠的后半期发病者甚为罕见。病人既往常有口服避孕药相关的舞蹈病症状发作病史,或风湿热病史。
临床症状与较重型的小舞蹈病类似,舞蹈样动作出现前数周往往先有头痛和性格改变,表现为双侧不随意运动、言语不清及情感改变,全身衰竭症状可能比小舞蹈病更早出现。足月出生的婴儿绝大多数都是正常的,仅有少数报道婴儿有畸形。一般呈自限性病程,病人往往发生流产,舞蹈病可于妊娠期中或分娩后一个月内自行停止,亦有人报道于人工流产后立即停止者。
病情严重者说话和吃饭都困难,上述情况在入睡后消失,在用力或激动时加重。
报道胎儿死亡率较正常高两倍,患者常发生流产。
患者在妊娠期突然出现舞蹈样动作需要及时就医,妊娠合并舞蹈病属于高危妊娠,胎死率较高,因此孕期需要严密监测。
突然出现胎动异常,或孕妇出现舞蹈样动作,需要立即就医。
血压升高至140/90mmHg时需要立即就医。
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时,需及时拨打120,就诊于急诊科。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产科就诊,少部分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去神经内科,症状紧急的患者还会就诊于急诊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
是否有头痛、血压异常?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肢体不自主活动、挤眉弄眼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说话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幼年时是否患有风湿热、猩红热?
目前怀孕的孕周以及查体情况?
血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检查,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极少有异常情况出现。
可确定胎儿情况。
可以发现有轻微异常,但这种异常改变并非特异性,可以排除癫痫发作。
可以排除颅内其他的病变,具有诊断意义。
根据舞蹈样不自主动作和妊娠情况不难对本病诊断。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是风湿热在神经系统的常见表现,根据发生人群可以鉴别。
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患者常有遗传史和痴呆,根据此特征可以鉴别。
妊娠舞蹈病治疗原则与小舞蹈病相同,根据患者的轻重不同,轻者可以保守治疗,绝大多数足月儿是正常的,重者抗风湿及镇静为主。应尽早终止妊娠,减轻症状和防止病情发展。
对于病情严重者,如有心脏炎、心包炎等急性心力衰竭时,可静脉注射,病情改善后改口服激素治疗。有报道在怀孕14周以前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起早产,因此在临床中根据病情谨慎选择。
如果出现感染的症状,可以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情况严重者也可选用镇静剂控制症状。
如果情况不佳,可尽早手术终止妊娠。
妊娠舞蹈病多在妊娠中期发生,可在分娩后一个月内自行停止,也有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后立即停止着者。本病预后良好,为自限性疾病,可复发,病情稳定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诊。
妊娠舞蹈病经过积极治疗多数可以治愈,约有1/5~1/3的患者在间隔不定的时间后再次复发。
妊娠舞蹈病患者的生存期取决于合并症的转归,多数不影响寿命。
急性发作期住院观察,病情稳定者可以2~4周到医院复查一次。
妊娠舞蹈病的饮食和正常孕妇相同,尽量多吃富有营养和高蛋白的食物。急性发病期注意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患者饮食时一定要家属陪同,以防出现呛咳。
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如菜花、胡萝卜、甘蓝、西兰花、香蕉、苹果等,保证营养均衡。
适量吃鸡蛋、瘦肉、鱼等。
戒烟、酒。
妊娠舞蹈病的护理很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加强管理,避免患者受伤。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减少对患者的精神刺激,多给予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免诱发病情加重。
急性期卧床休息,避免杂音和强光。
翻身动作频繁者,需要在床上加围栏和软垫,以防止受伤。
定期给胎儿做监护,密切观察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孕中晚期注意观察胎动,定期做监护,检查体温、血常规等,预防感染的发生。
急性期注意防止受伤,动作剧烈时避免进食,避免发生呛咳。
预防妊娠舞蹈病需加强孕妇围生期保健,以往有过猩红热、风湿热的患者在孕前要进行咨询。孕妇应放松心情,树立信心,避免情绪压力过大而诱发疾病的出现。
妊娠期监测血压,至少每月测血压一次,若血压偏高,应每天监测血压,持续血压升高,及时就医。
孕妇做好围生期保健,定期产检。
出现感染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积极防治。
有风湿热病史的孕妇注意防止复发。
过去有风湿热或小舞蹈病的患者,应防止风湿热复发,积极预防链球菌感染。
妊娠期间避免感染,预防感冒,平时应注意保暖,防止身体受寒,不能过度劳累,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清淡和祛湿的食物,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等。
4077点赞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