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是指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组织或血管内使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液积聚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纵隔是胸腔一部分组织器官的总称,包括食管气管等。纵隔脓肿则指病变部位在纵隔的脓肿。此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通常积极治疗后,患者预后良好。
自发性纵隔脓肿,多见于化脓性感染。
继发性纵隔脓肿,多见于外伤或者器官破裂。
纵隔脓肿的病因主要有胸外感染、食管损伤、气管损伤及异物、原发性纵隔及胸内感染,好发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
胸外感染,会引发纵隔炎,继发纵隔脓肿。
食管损伤,食管破裂、异物或穿透性损伤,都会导致纵隔脓肿。
气管损伤及异物,容易导致气管壁缺血,继而出现气管食管瘘口,从而引起纵隔脓肿。
原发性纵隔及胸内感染,肺部、胸膜、淋巴等部位感染易导致纵隔炎症形成脓肿。
食管穿孔、食管癌术后或者经胸骨开胸术,容易因术后感染导致纵隔脓肿。
目前我国纵隔脓肿的患病率尚不明确。
纵隔脓肿的患者常见症状有发热、寒战、胸背疼痛、胸部憋闷等,严重者会有胸骨后疼痛、局部压迫、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以并发脓胸、脓气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发热为本病最常见症状,患者往往会出现高热。
本病患者常会有胸闷疼痛的状况,严重者甚至有胸骨后疼痛的情况,深呼吸后疼痛加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疼痛波及牙齿及咽喉部的症状。
气体进入纵隔会形成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压迫肺部,或者破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现象。
纵隔细菌感染胸膜腔,导致化脓发炎,脓液进入胸膜腔并聚集,形成脓胸。
气体可沿着疏松结缔组织到达皮下甚至胸膜腔,加之脓液,形成脓气胸。
由于病情发展或治疗不及时得当,纵隔脓肿常常并发肺部感染,出现一系列肺部感染的症状,如发热、胸闷,咳嗽等。
出现此病相关临床症状,应及时到胸外科或急诊科就医,避免病情迁延出现严重并发症。通过X线、CT、B超、血常规等检查项目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对本病进行诊断,但要注意纵隔脓肿要与纵隔肿瘤相鉴别诊断。
若出现高热寒战、胸部憋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若出现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一般建议患者优先考虑胸外科,严重者可就诊于急诊科。
目前有什么症状?(如高热,胸部憋闷)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
最近有没有感染史?
最近有没有做过食管手术?
既往有无药物过敏史?
是诊断纵隔脓肿最主要的方法,主要观察胸腔是否有积液以及纵隔是否变形等。
主要观察病变范围及位置,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并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主要观察深部液性暗区,提示是否有积液存在,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病情。
主要观察各项血液指标,观察是否有炎症,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则提示可能有炎症发生。
根据患者高热、寒战、胸骨后剧烈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重等表现,以及血常规白细胞增高、X线片见颈部软组织增厚、纵隔增宽、胸腔气液平面和器官移位等等检查结果即可诊断纵隔脓肿。
纵隔脓肿需要与纵隔肿瘤相鉴别,特别是肿瘤合并感染时,更要注意鉴别,鉴别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呼吸道症状胸闷、胸痛一般发生于胸骨后或病侧胸部。大多数恶性肿瘤侵入骨骼
或神经时,则疼痛剧烈。咳嗽常为气管或肺组织受压所致,咯血较少见。
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或侵蚀神经产生各种症状,如肿瘤侵及可引起声音嘶
哑,可产生胸痛或感觉异常,引起肢体瘫痪。
感染症状,如囊肿破溃或肿瘤感染影响到支气管或肺组织时,则出现一系列感染
症状。
压迫症状食管、气管受压,可出现气急或下咽梗阻等症状。
特殊症状患者咳出皮脂物及毛发。
纵隔脓肿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一般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厌氧菌药物进行治疗,部分患者还可以使用切开引流法、气管食管修补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还应给与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
主要目的为抗感染,药物常用头孢他定、头孢呋辛钠等。
主要目的为消炎杀菌,常用药物为甲硝唑等。
主要帮助患者将脓液清除,消除病灶,在感染部位切一个口子,用碘伏冲洗感染部位并放置引流管进行引流。
纵隔外伤造成气管破裂或食管破裂时,应考虑进行气管食管修补。
纵隔脓肿患者若及时治疗,一般可痊愈,不影响自然寿命,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会出现脓胸及脓气胸等并发症,死亡率高,因此患者应定期复诊B超、CT等检测,观察恢复情况。
本病患者若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一般都可痊愈。
纵隔脓肿一般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但如果不及时进行正规治疗,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出现生命危险。
本病患者应每周定时去原治疗医生处进行复诊,进行B超、CT等检测,观察病情恢复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参考。
纵隔脓肿的患者在饮食上注意适当的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促进恢复正常的情况,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吃膨化食品、油腻食品等,以免加重疾病的情况。
建议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食用易消化、能够减轻胃肠负担的食物;建议摄入含铁量丰富的食物,以增加血红蛋白的合成,加强机体素质,加快失血的恢复。
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如果伴有食管损伤,应该禁食。
纵隔脓肿的患者除了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外,还应注意日常生活管理与护理,注意术后卫生,衣着适量,保持床褥的干燥舒适,保持引流通畅,加强疾病观察。以免影响病情恢复造成复发。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衣着适量,床褥勿盖过多,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裤和床单,以保持清洁和舒适。
加强对病情的动态观察。
保持引流管通畅。
患者需要按医嘱服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不能漏服多服,如果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反应,如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应立即就医。
纵隔脓肿的病因较为明确,可针对病因进行有效预防,如避免感染,对于早期患有相关化脓性感染的患者应及时就诊。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勤通风,避免感染。
患有相关化脓性感染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
4814点赞
[1]王运,麻恒翔,甘文云,赵冲,申国庆.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06):583-586.[2]熊海丹,许承弼,李绍楠,辛丁.针灸致颈深部感染并发纵隔脓肿1例并文献复习[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7(07):114-116+121.[3]牟玉秀,张春晖,马盼盼.1例纵隔脓肿患者在可视内镜下经咽后壁瘘口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09):1148-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