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膜囊疝是游离的小肠肠袢通过胃结肠韧带、肝胃韧带的裂孔,进入小网膜囊内形成的疝囊。患者可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胀和呕吐,少数病人可出现梗阻性黄疸、肠梗阻,一旦发现应及时手术治疗,可彻底根治,一般预后较好。
小网膜孔过大能容纳超过两个手指头是肠管通过这个孔形成小网膜囊疝的先决条件,同时肠蠕动异常和小肠系带过长及随之发生的中肠固定不良也是主要原因。
小肠系带过长造成肠管活动度过大、小肠旋转不良,游离的肠管在腹腔内易进入过大的网膜孔,形成网膜囊疝。
小网膜孔过大可使附近肠管有机会进入,如小肠、右侧横结肠及升结肠,肠内容物增多时,肠管增大易形成嵌顿,引起绞窄性肠梗阻。
腹内压突然增高,在肠蠕动异常或暴饮暴食后肠管重量增加,体位突然改变以及腹内压突然增高等诱因下,肠管容易进入小网膜孔形成小网膜孔疝。
情绪激动时易引起呼吸急促,腹内压急速变化,在腹内压突然升高时,易引起腹部内容物进入小网膜孔。
暴饮暴食可引起进入小网膜孔的肠管重量增加,难以回到原位,造成嵌顿。
暂无小网膜囊疝具体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
年龄较大者肌肉流失过多,腹部肌肉逐渐松弛无力,老年人在慢性咳嗽、用力排便时,易引发腹腔内容物进入小网膜孔。
新生儿由于腹部肌肉发育未成熟,不够坚强,啼哭时腹内压增高,腹部肠管可被挤入未发育完全的小网膜孔,形成小网膜孔疝。
患者先天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肠扭转不良等,可导致小肠活动度过大,引起小网膜囊疝。
如暴饮暴食、饭后进行高强度运动等均可引起该病。
小网膜囊疝的典型症状就是急性发作性上腹痛、腹胀、呕吐,可伴有腰背疼痛,还可出现肠绞窄、梗阻性黄疸等疾病。病情较重患者由于出现大量腹水,并发水、电解质失衡,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多表现为上腹急性发作性绞痛,腹痛可由于病人在床上坐起,膝盖屈到下颌或屈曲在椅子上而减轻,部分病人也可感到腰背部牵涉疼痛。偏左上腹常可触及较软囊状肿块,肿块固定有压痛。
呕吐程度一般与疝内容物有关,呕吐物一般为胆汁样胃内容物。疝内容物为肠管时,可出现较为严重的呕吐,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时,呕吐症状可较轻。如疝内容物为空肠上段,则呕吐发生较早且频繁,腹胀一般不明显;如疝入器官为回肠或结肠,则呕吐发生晚,腹胀的程度也比较明显。
病情严重的患者腹部体检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有高调气过水声,腹部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渗液或血性渗液,出现严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患者部分肠管可进入小网膜,继而可导致肠管发生梗阻或狭窄,使患者排便停止。
病情较重患者由于出现大量腹水,并发水、电解质失衡,患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发绀、呼吸困难、尿少、血压下降,甚至意识障碍等中毒性休克表现。
网膜孔疝的疝环前壁为肝十二指肠韧带,结构强韧扩张性小,疝内容物易受到压迫而发生嵌顿和绞窄。
胆囊及胆总管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前上方,小网膜囊内疝时,其局部压力增大,疝环前壁压迫胆总管,致梗阻性黄疸。
若小网膜囊疝疝环勒住肠管时间过长,可导致肠坏死的发生。
对于小网膜囊的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腹胀、肠梗阻,并出现梗阻性黄疸时,应及时就诊于消化内科,进行X线、CT等检查,排除胆石症、急性胃扭转等疾病,以明确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X线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突发上腹痛,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腹胀、肠梗阻,并出现梗阻性黄疸,高度怀疑小网膜囊疝时,应及时就医。
若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血压下降、发热,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肠梗阻、血压下降等,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消化外科、急诊科等。
腹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
之前有没有去过不干净的地方就餐?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可见上腹偏左有多量固定的肠袢,成簇的小肠液平面聚集在小网膜囊区域,胃向左向后推移,横结肠像下方移位。如疝入物含升结肠,右侧腹看不到肠气和积粪影。
可见患者肠系膜位于下腔静脉和门静脉之间,小网膜囊内有气液平面,并呈鸟嘴状指向网膜孔,右侧腹部无升结肠,肝下间隙可见两个或更多肠袢。
通常触诊、听诊等方式可初步判断患者肠道是否存在异常。
该检查可明确小网膜囊是否存在异常,有利于疾病的确诊。
患者存在典型的小网膜囊疝症状,即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梗阻性黄疸等。
影像学检查示小网膜囊区域出现成簇的小肠液平面。
胆石症患者可出现腹痛、黄疸、发热,但很少发生典型的剧烈的绞痛。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发冷、发热、黄疸反复发作的病史,而小网膜囊疝可发生剧烈的上腹绞痛。
急性胃扭转起病急骤,表现为上腹部或左胸部疼痛,胸痛可放射至臂部、颈部并伴随呼吸困难,常有持续性的干呕而呕吐物甚少。而小网膜囊疝一般可出现剧烈呕吐,呕吐物一般为胆汁样胃内容物。
小网膜囊疝一旦诊断明确后,应立即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其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病程较长、病情较重患者,肠管嵌入小网膜孔后易发生肠绞窄、肠坏死,一旦发生急性肠扭转应立即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经横结肠系膜裂孔进入小网膜囊,将充血、水肿的肠袢进行减压,减压后以手指轻轻将裂孔边缘撑开,还纳被嵌顿的肠管,经温盐水沙垫湿敷后恢复肠管活力。若肠管活力未恢复,可视情况适当切除坏死肠管。然后将裂孔缝合,用大网膜关闭裂孔,以防止内疝复发。适用于病情较重,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
病人一旦诊断明确后,应立即进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对老年病人还可以预防误吸的发生。胃管保持在胃内,可吸出由肠管逆流到胃内的液体与气体,从而减少肠管膨胀的程度,有利于手术探查。对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仅用胃肠减压与静脉输液,有时可以解除梗阻,避免再次手术。应用胃肠减压12小时后,重复进行X线检查,若小肠充气减少,结肠充气时,则证明肠梗阻有所缓解。
小网膜囊疝患者预后较好,一般经过有效且规范的治疗,可以消除症状,防止并发症,患者基本可以治愈,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但建议手术治疗后,根据医嘱进行复诊,以观察其病情变化。
小网膜囊疝经手术治疗可以治愈。
小网膜囊疝患者如果治疗及时、护理得当,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小网膜囊疝手术治疗出院后,可每3个月复查一次腹部X线。
小网膜囊疝患者应注意膳食多样化、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合理控制饮食,避免不规律进食、暴饮暴食。多使用粗纤维食物,如谷物、麦片等,避免便秘。
多吃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海带、猪血、胡萝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与海鲜等发物,如火锅、烧烤、虾、蟹等,以防止刺激胃肠道黏膜,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小网膜囊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保持稳定为主,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术后及时前往医院换药,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裂开。此外,小网膜囊疝患者复诊时应检查腹部X线,观察小网膜囊部位有无气液平面。
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及时前往医院换药,避免术后伤口感染,平时注意饭前、便后勤洗手。
小网膜囊疝患者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避免肌肉萎缩、松弛。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小网膜囊疝患者复诊时查腹部X线,看小网膜囊部位有无气液平面。
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裂开,注意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若感发热、伤口胀痛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平时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若再次感腹痛,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疗。
由于小网膜囊疝病因较复杂,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对于新生儿、年老消瘦者,应进行CT、X线检查,检査有无全身疾病,如肠梗阻、梗阻性黄疸等,及时发现并治疗。
合理膳食,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可少食多餐。宜清淡、低脂、少油、少糖、少盐饮食,定时、定量进餐。
可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加强局部锻炼及保护,避免或减少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
对于存在肠系膜过长等情况的患者应注意饮食的清淡,避免暴饮暴食,进食之后不可立即运动或做其他高强度的工作,可缓慢散步促进消化。
4079点赞
[1]赵金勇,曹世文.小肠异位胰腺致小网膜囊疝1例报告[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8.28(01):77-77.
[2]胡川,桂岗.复杂性小网膜囊疝伴小肠坏死1例[J].华西医学,2003(02):12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