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病毒胃肠炎是由星形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胃肠道症状性疾病,其起病急,临床主要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为主。星形病毒污染水和食物可引起爆发性流行,人与人接触传播会引起散发流行,7岁及以下儿童和老年人是主要易感人群。本病的病因是星形病毒感染所致,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从粪便排出病毒,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即食用了被星形病毒感染的食物或饮用水而感染。本病容易引起长期反复腹泻,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发生脱水和休克。通常患者只需要卧床休息,并饮用足量的水分如口服补液盐溶液即可。通常儿童不建议使用止吐或止泻药。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星形病毒胃肠炎主要由星形病毒感染所致,一般是食用了星形病毒污染的水及食物而导致感染。同时流行期间的群体集聚行为,或参加集体活动接触感染者都会导致感染,好发于7岁及以下儿童、老年人和饮食不卫生、喜食生食者。
星状病毒是一种感染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病毒。人星状病毒于1975年从腹泻婴儿粪便中分离得到,球形,直径约30nm,无包膜,电镜下表面结构呈星形,有5~6个角。该病毒呈世界性分布,粪-口传播,是引起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急性病毒性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其致病性已日益受到重视。
机体免疫力低下会导致对病毒的抵抗力降低,容易产生感染。
发病者和病毒携带者可通过粪-口传播途径感染接触人群。
这会导致病毒的残留,食物入口诱发感染。
星形病毒胃肠炎属于传染类疾病,呈暴发流行,年龄小于7岁的儿童和老年人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好发于敬老院、托幼等人群聚集地。
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从粪便排出病毒,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即食用了被星形病毒感染的食物或饮用水而感染。
由于这两类患者免疫力低下,难以抵抗病毒的侵袭,故容易受到感染、产生疾病。
由于生的食物未经烹饪,无法产生高温灭菌的功效,易病毒残留,导致感染性疾病。
星形病毒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水样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病程一般1~4天。腹泻常见稀水样清亮粪便,多数患者腹痛表现为上腹部和脐周的隐痛。
表现为稀水样清亮粪便。
其特征是上腹部和脐周的隐痛。
患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由于饮食不洁所导致的胃肠道症状。
长期胃肠内容物丢失可导致营养不良。
大量或慢性长期丢失胃肠液可引起钠、钾等电解质的丢失。
剧烈恶心、呕吐期间大量丢失水分可引起脱水。
如果脱水不及时补充液体会导致休克。
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高度怀疑星形病毒胃肠炎时,需及时就医。通过血清学、免疫学病原学等检查进行诊断,还需注意本病需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相鉴别。
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医生怀疑是星形病毒胃肠炎时,应做进一步检查,常通过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来进一步诊断。
当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当出现频繁不止的恶心呕吐,严重乏力、头昏、冷汗等,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感染科就诊。
若患者为儿童,可考虑去儿科就诊。
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可考虑去消化内科就诊。
最近是否吃过不洁净的食物?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相应过敏源或传染源?
近期密切接触者是否有类似症状?
免疫电镜可检测出病人粪便中是否有病毒颗粒,可诊断此病。
可检查患者血清中是否有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本病诊断。
通过实验工具检查患者粪便,从粪便中提取病毒R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色,检查有无轮状病毒的RNA电泳图谱,帮助医生确诊是否感染星形病毒性肠炎。
大便常规可检查出患者是否出现稀水样清亮粪便,辅助诊断本病。
星形病毒胃肠炎会出现恶心呕吐、稀水样清亮粪便、上腹部或脐周隐痛等症状。用免疫电镜从病人粪便中查见病毒颗粒,或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分析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可确诊。血清学检查可检测出特异性IgM抗体,亦有助于本病诊断。
星形病毒胃肠炎需要与其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相鉴别,感染性腹泻通常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因此需要通过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其他病毒如肠腺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可通过病原学检查到有关特异性病毒抗原,星形病毒胃肠炎病原学检查可见星形病毒,以此可相互鉴别。
星形病毒胃肠炎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是通过补液防止脱水、解质紊乱的发生,通过药物缓解患者呕吐、腹泻的症状,同时需去除诱因,保护肠黏膜。
用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呕吐的患者要尽量多饮水,若呕吐或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有必要进行静脉输液。
用于缓解患者的呕吐症状,呕吐剧烈可使用多潘立酮,通常儿童不建议使用此药。
用于缓解患者的腹泻症状,若腹泻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且无细菌感染,可用止泻药碱式水杨酸铋,儿童不建议使用止泻药。
保护肠黏膜,调节肠道菌群,过敏体质者或同服肠道杀菌药时慎用。
星形病毒胃肠炎可以使用利巴韦林和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手术治疗。
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后,绝大部分星形病毒胃肠炎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轻或消除症状,维持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治疗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复查。
星形病毒胃肠炎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感染的现象。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星形病毒胃肠炎治疗结束7天~14天,应该追踪治疗,遵医嘱按时复查血常规、粪便等。
星形病毒胃肠炎患者治疗期间尽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进食多脂肪、过冷、过热、过硬食物的食物,饮食需注意清洁,规律进食。
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质的比例,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营养素的含量。
过于坚硬粗糙的食品、粗纤维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烧烤的食品均不宜食用,烹调要少用油,采用蒸、氽、烩、焖等方法。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如稀饭、米糊。
如猪油、羊油、奶油、牛油、核桃仁等,以免加重腹泻。
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要吃变质食品。
星形病毒胃肠炎患者注意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同时保持个人卫生。
患者应了解水电解质补充溶液和止吐止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正确服用。若用药期间出现反复发生和逐渐加重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
若出现相关消化道症状,应尽量避免参加群体性活动。
患者应随时关注自身病情,观察腹泻、腹痛症状是否得到缓解,治疗后如未缓解或又加重,应及时就医。
患者应用药物期间注意药物用量,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
目前人星状病毒疾病疫苗还未研制成功。针对星形病毒胃肠炎的预防主要是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清洁,加强锻炼,有助于抵抗该类疾病。
注意个人饮食卫生,进食前洗手,不吃来源不明以及保质期不明的食物,尽量避免与感染者同食。
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场所,以减少受感染机会。
根据个人体质每周适当锻炼约3~5次,增强免疫力,抵抗病毒入侵。
年龄过小的儿童可适当减少外出,以及避免接触感染者。
4226点赞
[1]陈亿雄,罗莉,冉陆等.一起人星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调查[J].疾病监测,2020,35(4):56-58.
[2]张文强,张华宁,韩扬等.2017年山东省三个城市食源性腹泻中胃肠炎病毒的病原谱特征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54(02):169-17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