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骨症是由于慢性氟中毒而引起的骨质异常致密、硬化的疾病。本病主要是由于地区性水质、土壤或大气中含氟量过高,以致居民长期摄入高氟化合物所致。可使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手段,早期发现并接受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氟骨症根据高氟摄入来源不同可分为工业性氟骨症和地方性氟骨症。
工业或工业三废污染直接暴露和接触高氟造成的氟中毒所致。在电解铝、磷肥、制药、玻璃、陶瓷、水泥、电镀、制冷剂消毒剂、灭火剂、石油、化工、黑色冶金等生产过程中或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含有大量氟化物,如防护或处理不当而发生氟中毒。
长期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摄入高氟造成的氟中毒所致,如在我国某些地区当其居民常饮用高氟井水,出现氟骨症。
氟骨症的主要病因是过量的氟慢性长期的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途径是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氟骨症常好发于制造氢氟酸的工人、高氟地区人群。
氟骨病是较为常见的病,其致病原因是由于过量的氟慢性长期地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途径是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引起慢性氟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水源污染:常见的是泉水和井水,与地下矿层密切接触的水流。特别是温泉水含氟量过高。食用水含氟浓度在1×10^-6以下是安全的,长期食用超过1×10^-6含氟水就可能引起慢性氟中毒。居民为了节省燃料,常有将温泉水煮饭、烧汤、冲茶,为鸡、鸭脱毛,将蔬菜烫至半熟等,均造成污染。
烧煤烘干粮食:因煤矿含氟,当煤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可使人体接触到氟,有时也会污染食物,给人体造成慢性的损伤。
冶炼工业:有些原料含氟,致使在冶炼过程中空气污染。
氟化物用于治疗:过量应用的应用含氟药物可引起本病。
典型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区有两种类型:
饮水型病区:通过饮水摄入高氟,特点是饮用水含氟量高,而其他介质中含氟量正常或偏高,氟中毒患病率与饮水含氟量之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水源多为地下水,包括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和泉水。此类型病区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干早和半干早盐渍化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其次分布在富氟岩石和矿床地区,如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南等。
燃煤型病区:此类型病区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为我国所特有,近年来已经得到公认。其成因是病区当地生活用煤含氟量很高,居民除冬季明火取暖外,由于气候潮湿,还有用燃煤直接烘烤粮食和蔬菜的习惯,致使空气中氟的含量剧增,受到燃煤氟污染的粮食、蔬菜、土壤和饮水中含氟量明显增高而导致氟中毒。目前,我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发现有此类型病区。主要分布在南方,以长江流域为主的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边远山区。
我国北方以饮水型多见,南方以燃煤型为主,因此有“北水南煤”之说。此外,有报告高氟可经食物或饮茶摄人引起氟中毒,但这些类型的氟中毒仅见于个别地区的散发人群,是否构成独立的氟中毒流行的病区类型尚未确认。
氟骨症多发于青壮年,女性比男性症状重,饮水氟含量在10mg/L以上的地区,脊柱僵直的女性患者可达50%,男性仅7%,脊柱侧弯、驼背或瘫痪的女性为22.2%,男性为7%。这种性别差别,可能与妊娠、生育、哺乳等有关。我国氟骨症流行地区十分广泛,氟骨症患者大约有330.02万,其中饮水型病区134.02万,燃煤型病区196万。
长期在某些易产生氟化物的工业、工业三废污染地方工作的人群,由于直接暴露和接触高氟获得本病。
高氟地区饮用水、空气中含氟量超标,长期居住出现慢性氟中毒导致氟骨症。
老年人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容易受到氟化物影响。
氟骨症的典型症状包括四肢无力、关节疼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脊髓压迫症状等,部分患者常有头晕、心悸、困倦、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全身症状,全身肌肉疼痛伴有肌肉萎缩。氟骨症常见的并发症有氟斑牙、营养代谢障碍、甲减等。
脊柱和四肢关节持续性疼痛,静止时加重,活动后缓解。患者常在晨起时出现关节僵直,但关节无红、肿、热等炎症表现。
关节脊柱固定、脊柱侧弯、佝偻、驼背或四肢僵直常见于晚期患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常见的骨骼变形包括脊柱侧弯、驼背或瘫痪等。
脊髓受压者常出现四肢感觉麻木,以双下肢多见,伴有感觉减退、肌力降低,严重者出现肢体截瘫。
神经根受压者出现剧烈疼痛,如刀割或闪电样剧痛。
部分患者常有头晕、心悸、困倦、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全身症状,全身肌肉疼痛伴有肌肉萎缩。
当氟中毒累及牙齿,损害牙釉质出现釉柱发育不良、缺损或色素沉着,产生氟斑牙。
氟骨症患者晚期常出现骨骼僵硬、躯干有被束缚感、剧烈疼痛,可伴肢体截瘫。只能致蜷曲在床,咳嗽和翻身引起剧烈疼痛。氟骨症患者多死于慢性营养障碍。
当氟中毒累及甲状腺系统时,可以降低甲状腺功能。
当出现关节疼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脊髓压迫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骨科,行体内氟测定、X线、CT、MRI、骨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注意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病、脊髓肿瘤等疾病鉴别。
当出现关节疼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脊髓压迫等症状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如果氟骨症患者脊髓压迫出现肢体瘫痪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骨科。
出现肢体瘫痪症状,应该去神经内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脊髓压迫症状)
长期居住地、职业、用药史?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关节是否可自由活动?
有没有受到撞击或者跌倒?
检查体内血、尿、便的氟含量,血氟对疾病诊断有关键意义,便氟含量增高提示氟从消化道进入体内,尿氟反映近期氟摄入情况。同时患者血液中的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可常出现异常增高,血钙、尿钙降低。
氟骨症患者会出现骨的胶原代谢异常,常表现为尿中尿羟脯氨酸(尿Hyp增高),因此测定尿Hyp对临床诊断有所帮助。值得注意的是肾脏是人体代谢氟的主要器官,因此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患者常表现为血中尿素氮增高、尿蛋白质增加、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率下降。
X线检查是诊断氟骨症的最重要的依据。根据主要的X线表现异常,可分为4种类型,即硬化型、疏松型、软化型和混合型。典型的氟骨症X线特征性改变如下:
骨硬化:常见于脊柱、骨盆、颅底,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有的骨外膜增生形成新生骨,可见“双框征”。骨小梁的增粗失去了原有的细网状结构而呈砂烁状和粗布状表现,其间有时可见粗大的骨小梁融合成片,形成骨斑。脊柱硬化改变有骨质增生、融合、椎间孔变窄、椎管内外各种韧带及软组织骨化等,椎管明显狭窄。脊髓造影显示局部造影剂通过受阻或流动缓慢骨硬化型可见。
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四肢远端,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长骨骨骺端可见生长障碍线。当存在继发性甲旁亢时,则表现更为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四肢骨以皮质骨为主,骨的转化速度较慢,氟的沉积相对较少,中轴骨多有骨硬化,对PTH的骨吸收作用产生抵抗,而引起四肢骨远端骨量减少。
骨软化:与钙和维生素D的缺乏有关,引起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主要为营养缺乏,脂肪摄人减少,维生索D的吸收差,日光照射减少使维生素D的转变发生障碍以及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多见于老年人、多次生育的妇女和儿童。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有时可见到与皮质骨边缘成直角的假骨折线。骨骼变形包括脊柱弯曲,椎体双凹变,骨盆口呈漏斗形变窄,坐骨结节闭孔加长。儿童可见膝外翻或膝内翻畸形。
混合型:即出现上述表现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现。
除骨质改变外,X线还可发现如下表现:
异位钙化:在大的动脉血管可见到异位钙化,其他部位如半月板、椎间盘、肾脏的异位钙化也有发生。
关节改变:关节病变主要是由于氟对软骨的损害所致,继发引起关节的退行性变。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或宽窄不均,骨性关节面模糊或粗糙,变得凹凸不平。关节周围骨刺增生常见,偶尔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周围韧带及软组织的钙化和骨化可使整个关节形成硬化性致密影像。
继发性甲旁亢:除有骨皮质变薄和骨密度减低外,指骨末端花族状或指骨边缘毛刷状改变,牙硬板消失以及长骨纤维囊性骨炎是甲旁亢的特征性表现,均提示有继发性甲旁亢的存在。
显示骨板排列紊乱,骨氟、钙和镁含量均增高,骨磷和血清磷正常。
观察患者是否有关节疼痛以及功能障碍的表现,该检查是确诊氟骨症的依据,通常会进行关节活动、屈肘搭肩、前臂上举、下蹲试验等。
生活于地方性氟骨症流行地区2年以上,或患有氟斑牙者。
典型氟骨症的临床表现,如关节疼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脊髓压迫症状.
影像学检查发现有骨骼特异性改变者。
体内氟升高、骨板排列紊乱。
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与氟骨症相似,都有骨关节疼痛,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类风湿因子检查进行鉴别。
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免疫学和基因检测可与氟骨症鉴别。
疾病早期可出现神经根性刺激症状,表现为电灼、针刺、刀割或牵拉样疼痛,脊髓受压表现为受压平面以下同侧肢体运动障碍、对侧肢体感觉障碍,通过影像学可以与氟骨症鉴别。
氟骨症的治疗首先就是脱离高氟环境,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氟骨症不易治愈,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首先,要去除引起氟骨症的病因,如减少饮水中氟的含量,改变高氟地区居民饮食生活习惯,高危职业人群做好防护工作。其次,多种支持治疗对氟骨症病人十分重要。每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D、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并鼓励病人室外活动,给予肌肉按摩等。
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增加钙含量的摄入有助于氟的排泄,并可以抑制骨转换,临床上常用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
镁制剂可以调整氟导致的人体内酶功能紊乱,降低氟的吸收。
铝是氟的强力络合剂,有人提出当水或食物中的铝含量较高时,可阻止氟的肠道吸收。研究证实,肠道中40%~60%的氟可被铝络合,同时铝还可降低骨中的氟含量。小剂量的氢氧化铝即可增加粪氟的排出,氟的净吸收率明显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应用铝剂可引起骨软化症、紫质症等一系列副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慎重,小剂量使用。
硼(boron)的化学性质稳定,最常见的硼无机化合物是硼砂(borax)。硼砂为白色结品细粒或粉末,自然界中有硼砂矿石。硼砂用于医疗以我国最早,中药学称为月石,指出硼砂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以降低氟的毒性,但因其也有一定量的毒性,因此临床上较少应用。
枸橼酸是骨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在氟骨症患者骨组织中,枸橼酸含量大大减少,可在补充钙剂的同时补充枸橼酸,对治疗骨质疏松型氟骨症有较好疗效。
支持治疗或辅助治疗对氟骨症病人十分重要,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D和维生素C或E,可缓解病情。维生素D可促进钙质吸收,这一点对骨质疏松或骨质软化型病人尤为重要,同时可给予患者维生素C、E,可促进氟的代谢。
氟骨症导致韧带多处钙化出现椎管狭窄,经过椎板开窗切断一侧的椎版,将椎板向后掀起,扩大椎管,使受压的脊髓向后方漂移,解除脊髓压迫。椎管扩大成形术解压完全,能够很好的缓解神经压迫出现的症状。
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术后早期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早期康复,并发症较少。
适于高危和高龄病人,可在局麻下进行手术,对于椎间孔狭窄伴有节段性不稳定、椎管狭窄伴节段性不稳定有较好效果。
氟骨症在中医治疗的范畴内多数痹症,可通过中医辨证应用中医中药或用外治法进行治疗:
气血两虚证: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四肢酸软,纳差,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补益气血,方用八珍汤或当归补血汤加减。
肾阴虚证:症见形体赢瘦,四肢关节疼痛变形,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颧红,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汤或左归饮加减。
肾阳虚证:症见面色皖白,精神不振,四肢关节疼痛变形,屈伸不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弯腰驼背,男子阳楼,女子宫寒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补肾阳,方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饮加减。
可用八仙逍遥汤或海桐皮汤熏洗,或用针灸、推拿等方法缓解症状。
康复治疗的作用主要是缓解患者疼痛和恢复骨关节功能,主要通过运动疗法,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能力,还可以辅以热敷、按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
氟骨症患者的预后不良,一般不能治愈。若氟骨症患者经过及时对症治疗,病情不再进展,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患者应每年定期复查体内氟含量和影像学检查。
氟骨症患者的预后不良,一般不能治愈。
若氟骨症患者经过及时对症治疗,病情不再进展,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
氟骨症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
患者用药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血常规、尿常规、X线检查,用药停止后每年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检查体内氟含量和X线检查观察骨恢复情况。复诊前注意避免摄入含氟食物、过度运动影响检查结果,注意采血当天空腹。
氟骨症患者的饮食应营养丰富,保证营养均衡为主。应保证一日三餐,合理加餐,注意粗细搭配,营养丰富。多吃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忌偏食,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科学搭配饮食,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
宜营养丰富,多吃含锌、钙、碘、铁、锰、硒等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奶、海带、紫菜、动物肝脏等,各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身体恢复。
科学搭配膳食,粗粮、细粮搭配食用,适量摄入薯类、豆类、青菜、水果等,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垃圾食品的摄入。
忌偏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单一饮食,营养成分单一不利于身体恢复。
宜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蘑菇、蛋类、牛奶等,可利于骨骼发育。
氟骨症患者的护理以促进身体恢复、减轻不适症状为主,避免接触含氟物质,同时注意适度加强运动和按摩促进骨骼肌肉恢复。每年定期复查体内氟含量和影像学检查,也要注意对患者心理疏导。特别注意疏松性氟骨症患者不要剧烈活动,避免出现病理性骨折。
要去除引起氟骨症的病因,如减少饮水中氟的含量,改变高氟地区居民饮食生活习惯,高危职业人群做好防护工作。
注意适度加强运动和按摩肢体,有助于促进骨骼肌肉恢复。
尽量减少使用含氟量高的原料,不饮用含氟量高的水,以减少氟的摄入。
保持良好的情绪对身体恢复有一定作用,家属不要给予过多压力,鼓励患者多与人沟通,不要因此而抑郁,家属应多关心爱护患者。
术后要及时更换敷料,注意预防感染等情况。
患者要严格遵从医嘱服药,可加服钙片加维生素D。
氟骨症的预防最重要的是避免一切导致氟中毒的原因,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体内氟含量。日常生活中注意营养补充、户外运动等,良好的心情状态对于疾病的预防也有一定好处。
对于高氟含量地区人群,可以从3岁开始每年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体内氟含量。
降低水氟:通过改变水源或饮水除氟使水氟含量降低。寻找低氟水源,如将附近低氟的江、河、湖、泉水引人病区以代替高氟饮用水。重新打井,选择低氟地下水源,如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浅层地下水氟含量较高,而深层地下水含氟量低,可采取打深井的办法。在改水中应考虑到水量、水质和水源净化等问题,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条件实施。无低氟水源的地区,可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氟,如混凝沉淀法、滤层吸附法、药物除氟法等。
减少燃煤污染:在燃煤污染氟病区,污染源是在室内以落后的方式烧高氟煤,造成室内空气氟的污染。可采用带排烟装置的新型炉灶将燃煤产生的高浓度的污染物排至室外进行稀释,使空气氟降低。我国长江三峡地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研究协作组设计了27种适合病区居民各种用途的炉灶,使室内空气中的氟降低,达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改善了环境,阻断了氟污染。
防护:认真执行职业劳动保健制度,对从事高氟作业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尿氟测定和骨放射学检查。对所有接触氟化物的工厂或产业,都必须进行氟污染的环境监测。
在营养状况差的病区提高营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增加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素的摄人,补充足够的钙剂和适量的维生素D等,对减轻氟骨症的骨损害程度和更有效地进行防治大有好处。因此,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人,提高机体抗氟中毒的能力,对于氟骨症的防治非常重要。
4948点赞
[1]孙树椿.中医骨伤学.高级教程[M].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03.658-659.
[2]陈家伦,宁光,潘长玉,孟迅吾,陈名道.临床内分泌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08.1532-1539.
[3]李广生,张文岚,华坤.慢性氟中毒时成骨细胞激活的机制[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3,022(0z1):10-13.
[4]杜富猛,陈绪光,李屹.工业性氟骨症脊柱CT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1):119-122.
[5]赵晔,徐娟,孙洪江.局麻下椎板减压内固定治疗氟骨病胸椎管狭窄症的远期疗效及其与胸椎后凸角度改变间的关系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5,36(6):449-452.
[6]史睿亭,李维维,徐泽华.地方性氟骨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5:87.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