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恶性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妊娠合并白血病的症状与妊娠相关症状相似,患者会出现疲劳、食欲减退、生理性贫血等。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多于妊娠中晚期才被诊断为妊娠合并白血病。
妊娠合并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根据细胞形态和细胞学可分为妊娠合并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妊娠合并髓系白血病。
妊娠合并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孕妇患有白血病主要与放射、病毒感染、遗传以及化学等因素有关。
电离辐射有致妊娠合并白血病的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由于分子病毒学的迅速发展,病毒因素在妊娠合并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其中HTLV-Ⅰ的发现是对妊娠合并白血病的病毒学说的重要贡献之一。
不同种族妊娠合并白血病发病情况有所差异,同时也存在着家族性白血病聚集现象,这些均提示妊娠合并白血病与遗传可能有关。
某些化学物质也可引起妊娠合并白血病,其中有某些治疗药物,如氯霉素、布他酮(保泰松)、磺胺类等能抑制骨髓的药物,还有化疗药物也可引起妊娠合并白血病,如丙卡巴肼、亚硝基脲类柔红霉素、阿霉素、平阳霉素、甲氨蝶呤、乙亚胺及乙亚胺衍生物等。
因职业长期、大量接触苯,常导致骨髓增生减低,有时可进展为妊娠合并白血病。
妊娠合并白血病的发生率较低,约为1/75000~1/100000,近年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妊娠合并白血病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见,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少见。
免疫力低下的孕妇易被病原体感染。
白血病属于有遗传倾向的恶性疾病,所以有家族史者好发。
电离辐射有导致孕妇出现白血病的情况。
某些化疗药物可引起孕妇出现白血病。
妊娠合并白血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妊娠期生理症状掩盖,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被忽视。个别孕妇表现为头晕、乏力、发热、进行贫血、出血倾向等。患者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全身皮肤散在瘀斑、肝脏肿大等体征。
多数患者早期无症状,有症状者早期可出现乏力、易疲劳等,可能跟血液系统携氧能力下降有关。
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以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为多见。眼底出血可致视力障碍。颅内出血时会发生头痛、呕吐、瞳孔大小不对称,甚至昏迷、死亡。
贫血常是正常细胞色素性贫血,并有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骨髓象原始细胞增生>30%。
半数病人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或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虽然白血病本身可以发热,但高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
皮肤黏膜苍白、皮肤出血点或瘀斑、肝大、淋巴结肿大,以及感染的各种症状,急性白血病时可出现胸骨、胫骨压痛。
感染与患者患者免疫力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感染可发生在各部位,以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可发生溃疡或坏死;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有血流感染。因病人伴有免疫功能缺陷,可发生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胃肠道反应是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腹泻等。
因母体身体免疫力低下,胎儿在子宫内得不到充分发育,可能导致早产或因母体身体影响,导致死胎。
妊娠合并白血病属于恶性疾病,发展较快,症状较重,母儿预后差,所以早期及时就医十分必要,越早诊断,越早治疗,母儿最后的结局越好。
孕妇如果有易疲劳、出血、贫血和反复高热等症状随时就诊。
孕妇定期产检,如果血常规异常,立刻行进一步检查,对症治疗。
已经确诊妊娠合并白血病者,应立即就医,以免病情发展对母婴造成危害。
患者优先就诊于妇产科,一旦确诊妊娠合并白血病,需要妇产科和血液科同时会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怀孕多长时间了?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有没有接触过电离辐射等有害物质?
家族中有白血病患者吗?
几乎所有本病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均有白细胞异常,同时可伴有贫血及血小板计数(PLT)异常。血涂片分类检查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始和幼稚细胞,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少数病人血片上红细胞大小不等,可找到幼红细胞,帮助诊断疾病。
骨髓象是确诊妊娠合并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多数白血病骨髓象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少数白血病骨情象增生低下。
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系列相关抗原,确定其来源,帮助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可明确是否有遗传因素作用,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改变,如融合基因、基因突变,这是白血病发病及用全反式维A酸及砷剂治疗有效的分子基础。
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对于疾病的诊断以及白血病的分型有重要提示作用。
妊娠期白血病症状、体征常不具有特异性,且起病急缓不一,可表现为脸色苍白、乏力、体质量下降、皮肤紫癜、疼痛等。急者可出现高热、严重的贫血、出血和骨关节疼痛等。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此疾病十分经济有效的手段,当孕期白细胞总数>15×10^9/L或<4×10^9/L时,无论是否伴有贫血和(或)血小板异常均应入血液科进一步检查。当患者有可疑的临床症状,或白细胞总数处于(10~15)×10^9/L,贫血或血小板异常时,也应该提高警惕,建议血液内科进一步检查。
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结合细胞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染色体检查,不难明确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
在某些因素刺激下出现白细胞升高,伴有骨髓中原始、幼稚细胞增多,临床上酷似白血病,但骨髓涂片可与妊娠合并白血病鉴别。
妊娠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性疾病,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咽痛为本病特有的三联征,骨髓涂片可与妊娠合并白血病鉴别。
为单核巨噬细胞系的噬血细胞系统性增生性疾病,属组织细胞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骨髓涂片可与妊娠合并白血病鉴别。
无论处于妊娠的哪个阶段,妊娠合并白血病都需要立即采取全面治疗。因为一旦延误治疗或改变治疗方式,都会导致孕妇严重的不良结局。妊娠合并白血病的治疗应兼顾疾病本身、母体、胎儿及患者意愿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药物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过敏反应以及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的感染风险等。常用药物包括D2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抗生素的使用应具有选择性,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头孢类、甲硝唑和青霉素在妊娠期应用是安全的,而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甲氧苄啶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应避免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以安全使用于严重的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症状。
该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妊娠早期建议立即终止妊娠后进行常规白血病诱导治疗,主要是考虑到化疗产生母胎毒性作用的风险很高。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化疗药物虽然会增加胎儿生长受限和早产的风险,但并不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可以考虑常规的诱导治疗。具体化疗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比较安全的药物。
分娩发生在妊娠28~35周应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促胎肺成熟;发生在妊娠30周前,在分娩前24h可给予硫酸镁保护脑神经。计划分娩比自然分娩更容易管理,应在孕妇化疗后至少3周进行分娩,以尽量减少新生儿骨髓抑制的风险。阴道分娩优于剖宫产,因为感染风险低,恢复快。分娩后应在可行的情况下尽早完成白血病的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白血病患者分娩的新生儿均应按高危儿处理,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检查血常规,有条件的行染色体检查,并由遗传学专家和儿科专家共同对新生儿潜在的心脏毒性、小儿癌症、长期的神经系统发育、未来的生育能力进行评估。
妊娠合并白血病是临床妇产科和血液病两学科之间的边缘性疑难问题,在临床上极为少见。在国际上该病的发生率约为1/75000。妊娠合并白血病时,患者体内血细胞形态及功能异常及凝血机制障碍,对母子危害均较大,可导致母体感染、产后出血、流产、早产、胎死宫内、DIC等,甚至造成产妇死亡,故预后不良。
妊娠合并白血病的治愈率很低,部分患者进行骨髓移植可达到临床治愈。
妊娠白血病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多器官受累,影响自然寿命,5年生存率与症状严重程度息息相关。
需要长期监测相关指标,出院后也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骨髓涂片等。
妊娠合并白血病属于恶性肿瘤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属于消耗性疾病。因此,患者注意饮食的调理十分重要。妊娠合并白血病的患者应该多进食含蛋白质高的食物,例如瘦肉、牛奶、鸡蛋等。要进食软的、易消化的食物,一定要注意进食清洁的食物。
饮食搭配要合理,摄入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不宜吃韭菜、蒜苔、洋葱,避免食用生冷,隔夜食品。
多吃平补食物,比如大枣、桂园、黑芝麻、黑米、紫米。
避免吃一些辛辣、油炸的食物,比如辣椒、生葱、海鲜,以及乌鸡等。
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菠菜、油菜、香菇、木耳。
妊娠合并白血病发病率低,且病情复杂,应密切监测胎心、胎动、宫缩、宫底高度,动态监测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及时发现并做好出血及感染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查看患者皮肤有无出血、淤点、瘀斑,密切观察牙龈、皮肤黏膜、眼底等有无出血倾向。
每日早晚及进食前后协助患者予3%碳酸氢钠漱口,同时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溃疡;注意饮食卫生,食物用微波炉加热灭菌。
出院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密切观察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家属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利于身体恢复。
在化疗期间和化疗完成两周前,都不建议母乳喂养。
妊娠合并白血病现无特殊预防方式,主要应减少或避免有害物质,如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化学药物的接触,对于某些获得性疾病可能转化为白血病的应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妊娠期孕妇要定期做好产检,定期到血液科、产科检查,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胎监、超声等指标。
避免物理化学因素的损伤,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放射性核素等物质,从事放射性工作做好防护,尽量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油漆、苯等。装修新房时要使用合格环保的装修材料,装修结束后要充分通风、换气,请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再入住。
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不要熬夜,增强体质,避免感染,保持心情舒畅。
平时不要随便服药,如氯霉素、乙双吗啉等。
4789点赞
[1]谢幸,孔北华.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0-73.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乔谷媛,陈必良,谭明华,贺媛媛,袁小宇,刘朵朵.妊娠合并白血病22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9):1141-1146.
[4]葛均被,徐永键,王辰.内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568-57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