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血管是指独立走行于胎膜上,无脐带或胎盘组织保护,且位于胎先露下方,达子宫下段或跨越宫颈内口的胎儿血管,为罕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前置血管破裂会导致胎儿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是构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前诊断前置血管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应对合并相关高危因素的孕妇实行前置血管的标准化筛查,并选择合适的分娩孕周及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围产结局。
Ⅰ型为单叶胎盘,脐带帆状或边缘附着,脐血管位于子宫下段或横跨宫颈口。
Ⅱ型为多叶胎盘,即副胎盘或分叶状胎盘,胎盘间的连接血管形成前置血管。
前置血管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孕妇妊娠合并前置胎盘、低置胎盘、帆状胎盘、脐带边缘插入、副胎盘或分叶状胎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多胎妊娠等高危因素时应予以重视。此外子宫内膜创伤和子宫内感染以及多次子宫手术史均可能诱发前置血管的发生。
胎盘或脐带异常会增加前置血管发生风险,包括帆状胎盘、妊娠中期前置胎盘、副胎盘或分叶状胎盘、脐带插入异常等。胎盘开始种植于底蜕膜,随着妊娠的进展,胎盘向血液灌注更好的区域伸展。使原来附着于中央部位的脐带逐步变为偏心以致边缘附着,而围绕于附着部位的胎盘子叶退化成光滑绒毛膜,最终发展成脐带的帆状附着。也可能开始时脐带附着正常,随后叶状绒毛为寻找血供较好的蜕膜部位,以摄取更多的营养单向生长伸展。脐带掉队,其附着处的绒毛因营养不良而萎缩,变为平滑绒毛膜。
多个胎儿为了摄取更多营养而分散血管生长,延伸至子宫颈内口处,从而可能形成前置血管。如双胎妊娠时,2个紧靠着床的囊胚因争夺地盘而较常发生脐带帆状附着。
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孕妇,其前置血管发病率更高。
药物或病毒随血流进入子宫和胎盘,从而影响胎儿脐带的生长发育。
母体子宫内膜受创,不利于胎儿正常生长发育。
前置血管是一种具有潜在破坏性的胎盘疾病,既往研究报道前置血管发病率约为1:500~6∶10000,即大约为0.1%~13.6%。以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孕妇,其前置血管发病率更高,约为1∶206~1∶260。
孕妇合并胎盘或脐带异常者。
多胎妊娠者。
子宫感染者。
有多次人流病史、子宫手术病史者。
前置血管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一般有妊娠中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前置血管常见表现为无痛性阴道流血,胎心率变化不规则,甚至消失,低血压症状,严重者可以发生失血性休克。
前置血管破裂时最典型的症状是无痛性阴道流血,可发生在分娩前或分娩中,人工或自然破膜后,可以立即出现无痛性阴道流血,出血量多在300ml以内,可反复出血。
由于出血,产妇可出现低血压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皮肤湿冷等。出血严重者,可发生失血性休克。
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胎儿心率不规则变化甚至消失等胎儿急性窘迫的表现,最终可能导致胎儿死亡。
由于胎儿足月妊娠时的血容量约为250ml,如失血超过20%~25%。即相当于大约60ml,可发生失血性休克,如失血更多而未及时处理,将不可避免发生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前置血管一般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一旦有无痛性阴道流血、胎动异常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前置血管破裂或受压所带来的危害,保证母儿安全。
当产妇自测胎动异常,正常的明显胎动每小时不少于3~5次,若产妇自己感觉胎动减少或消失,应及时就医。
产妇自测胎儿心率发生不规则变化,正常胎儿心率每分钟120~160次,若产妇自己监测胎儿心率低于120次或大于160次,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妊娠晚期突发无痛性阴道流血,出血量大,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应立即就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妇产科就诊。
患者年龄?
婚育史?第几次怀孕?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
妊娠周数?
产检有无异常情况?胎动情况如何?
是否有什么其他症状?(如下腹痛等)
阴道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于妊娠中期(孕18~26周)对前置血管的检出率为93%,特异性为99~100%。但其中20%的病例,在妊娠晚期出现前置血管消退,恢复正常。因此,在妊娠中期诊断前置血管的患者,在妊娠晚期(孕30~32周)需再次行超声检查确认。
羊膜镜检可见到宫颈口内胎膜上的血管,但有损伤血管之虞。通过已扩张的宫颈做羊膜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出血情况,并可收集血液做实验室检查。还可取胎儿头皮测血细胞比容,以便及时测定胎儿出血情况。在人工破膜前有助于发现前置血管。
破膜后流出的血液,可通过抗碱性胎儿血红蛋白的发现,还有血型的检查,来鉴别是胎儿血还是母体血。
产前诊断多由超声诊断,可疑前置血管,则加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以核实。超声声像特点为子宫颈矢状切面上子宫颈内口上方,可见平直的管状血管回声,缺乏脐带螺旋。沿子宫颈内口或接近子宫颈内口的胎膜下走行,位置固定,脉冲多普勒显示血管搏动与胎心率一致。
产时产后诊断,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胎盘胎膜的检查。产时见胎儿血管行走于胎膜间、无华通胶及胎盘组织保护,该血管位于子宫下段或跨越子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下方或产后。检查胎盘提示脐血管附着于胎膜上,胎膜上或见血管断端。
分娩时可通过以下几点识别前置血管:阴道检查可触及胎膜上管径细小、滑动性小且有搏动、不似脱垂脐带的血管。但检查的准确性与检查者的临床经验有关。胎膜破裂时,阴道出血特点为持续、少量、新鲜血,出血仅数10ml就可能出现胎心率显著改变,先快后转慢,甚至消失。对宫腔出血行涂片检查,找到有核红细胞或幼红细胞,因未成熟或即将成熟的红细胞仅来自胎儿血液。取宫腔出血做蛋白电泳,发现胎儿血红蛋白,则可证明为前置血管破裂出血。
前置胎盘在产前、产时胎盘边缘血管破裂,会有无痛性阴道大出血表现。前置血管破裂引起的阴道出血,包括产前、产中或自然破膜后,但多为孕晚期无痛性出血或破膜后出血,常误诊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通过超声检查可见胎盘完全或部分覆盖宫颈内口,前置血管通过超声检查一般无胎盘位置异常,可见子宫颈内口异常血管搏动。
前置血管的发生率低,但对胎儿的影响属于灾难性。一经确定诊断,应在孕28~32周予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也可根据孕妇风险程度个体化选择是否提前入院监测。为保证围产儿良好结局,孕34~36周及时选择性剖宫产终止妊娠。孕期管理目的是安全延长孕周,提高围产儿结局。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血管前置者若存在早产可能,要于怀孕28~32周之间给予,以加快胎肺成熟,然后孕妇在30~32周之间住院。
如在产前已确诊为前置血管,应在孕37~38周终止妊娠,以避免前置血管破裂或受压所带来的危害,分娩方式应该为选择性剖宫产。如发生前置血管破裂,虽然学者们都认为胎儿预后较差,但如胎儿存活,宜即刻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积极备血,行新生儿复苏术,请新生儿科医生参加抢救。
经阴道分娩:如果一旦发现胎动消失,超声提示胎心消失,确定胎儿已经宫内死亡,可以在严密监护下,经阴道分娩。
前置血管患者经过有效规范的治疗均可治愈。若能及时发现病情并控制孕妇出血量,及时终止妊娠、有效抢救新生儿可提高新生儿存活率,一般不会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前置血管一旦发生破裂,会出现胎儿窘迫,甚至死亡。
前置血管的患者若能积极采取治疗,则能治愈。
前置血管的患者若及时发现病情,其出血大多可以控制,若及时终止妊娠,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一旦确诊前置血管,一定要根据医嘱定期产检,进行彩色索普勒超声检查。
前置血管患者,饮食与正常妊娠期无明显区别,注意加强营养,少食多餐,注意高蛋白饮食。同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还要禁食胀气食物,术后6小时后进食流食。
前置血管患者妊娠晚期由于增大子宫压迫,易发生便秘情况,所以应该注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清淡饮食,多吃瓜果蔬菜。
帆状胎盘患者应该加强营养,注意高蛋白饮食,如牛肉、鱼类。
剖宫产6小时后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蛋汤。
忌食易胀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
前置血管盘患者在生活上无需特殊护理,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平时采取左侧卧位,密切监测胎动情况。在体力允许情况下,可适当运动,促进伤口愈合。
如果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应该注剖宫产切口敷料是否干燥,伤口愈合情况,是否有红肿、渗出、硬结等,尽量避免使用止痛药。
剖宫产术后,在产妇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早下床活动,一定要在家属搀扶下下床,以免跌倒,根据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以促进肠蠕动及伤口愈合。
密切关注前置血管患者胎动以及阴道出血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胎动减少或消失、阴道流血,应立即告知医生。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尽快终止妊娠。
若前置血管破裂且胎儿存活,应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对无症状前置血管孕妇,若过早终止妊娠,医源性早产导致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但若延长孕周,等待过程中前置血管的破裂、胎儿急性失血,更是致死性威胁。
前置血管产前诊断对改善结局至关重要,加强孕期管理。及时分娩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胎儿死亡率,改善围产儿结局。产妇应该充分认识此病,加强产前检查。
对高危妊娠应该按时产前检查,尤其是合并有胎盘、脐带异常的孕妇,及时发现并治疗。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该密切关注阴道流血及胎心率变化情况,尽可能的改善围产儿结局。
对多胎妊娠、人工受精辅助受孕或合并胎盘或脐带异常等的高危孕妇,应在妊娠中期系统超声检查同时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定向筛查,并在妊娠30~32周复查超声确诊。
避免多次人流手术以及不必要的子宫手术,若无法避免,孕前或者孕早期应及时咨询医生,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怀孕期间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此外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尽量少去人多且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避免病毒侵犯。
4900点赞
[1]刘娜,王晓东,余海燕.前置血管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20,29(03):221-223.
[2]郭晓玥,邵珲,赵扬玉.前置血管诊断和治疗的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46):3678-3680.
[3]刘娜,王晓东,廖华,余海燕.前置血管围产结局130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36(3):214-218.
[4]周燕.研究产前超声在诊断血管前置中的临床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5):232-23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