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包括一类严重的、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疾病,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壁内血肿、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最常见的是主动脉夹层,约占62%~88%,其次为壁内血肿,约占10%~30%,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约占2%~8%。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比,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是胸痛患者中最常发生的致命性疾病。
由于主动脉中层的退行病变或者囊性坏死引起内膜的撕裂,血液从撕裂口灌注入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层和外膜之间隔离形成一个假腔,假腔可以顺向也可以逆向扩展至主动脉的各个分支而出现相应脏器的灌注不足、填塞等综合征或者瓣叶的关闭不全等。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主动脉各层基质不断受损弱化,逐渐引起主动脉壁张力增高,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形成,结果出现壁内出血,主动脉夹层形成,甚至破裂。
主动脉中层的滋养血管破裂导致血肿进入外膜中层并扩展至外膜,目前认为是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前奏。
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上的溃疡穿透内弹力层并在动脉中层形成血肿。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常与高血压、主动脉炎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溃疡等有关。好发于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人、有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家族史的人、男性,高龄、吸烟等因素可以诱发本病。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等原因导致中层破坏或坏死,由血压波动引起血管壁横向切
应力的增大导致内膜撕裂,血流逆行或顺行冲击导致壁间血肿蔓延,形成动脉壁间假腔,并
通过破口与主动脉真腔(原有的主动脉腔)相交通,形成“夹层”。主动脉中层的结构异常
为发病基础。
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内膜破损,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可发生破裂导致壁内血肿,也可形成溃疡穿透内弹力层。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长期吸烟的人,可导致血液粘稠,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较高。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中最常见的是主动脉夹层,约占62%~88%,其次为壁内血肿,约占10%~30%,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约占2%~8%。
未经控制的中重度高血压,能够加速主动脉内膜的肥厚、纤维化、钙化的病变,使斑块边缘破裂出现主动脉夹层,穿透性主动脉溃疡是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上的溃疡穿透内弹力层在动脉中形成的血肿。高血压是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最主要的发生因素。
家族中尤其是直系亲属曾发生过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发生主动脉意外的风险增加。
研究表明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多伴有高血压及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钙化,较易发生主动脉意外。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的剧烈胸痛,除胸痛外,还有可出现血压升高、心包压塞症状,主动脉夹层撕裂较大是可出现大出血,发生晕厥及休克。
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突然,90%以上表现为前胸、后背或腹部突发性剧烈的撕裂样或刀割样锐痛,疼痛可沿大动脉走行方向传导和转移至腹部或下腹部,80%病人伴有高血压和心动过速。
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发生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由于剧烈胸痛等原因可引起血压升高。
随病程进展,主动脉夹层病人可能出现与主动脉破裂,升主动脉破裂时,由于血液进入心包腔而产生急性心脏压塞,多数病人在几分钟内猝死。
当主动脉夹层较大或发生主动脉破裂时,患者可由于失血过多,出现晕厥,甚至失血性休克。
冠状动脉供血障碍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
腹腔实质器官或肠道缺血导致腹痛。
肾脏缺血导致急性肾衰竭。
出血是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手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低血压、心包压塞、休克等,多由广泛解剖及游离组织、血管壁脆弱、人工血管预凝不佳、缝合技术差等因素引起。
多由脑缺血及脑栓塞引起。表现为术后苏醒缓慢、抽搐、偏障、昏迷等。
由缺血而造成脊髓损伤所致。
多由长时间低血压、心肌保护不佳、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因素引起。
一旦出现突发剧烈胸痛怀疑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需尽快通过前往急诊科或心胸外科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夹层类型、受累范围、破口位置、假腔内血栓、分支血管和主动脉瓣受累情况以及是否有心包积液等,在此基础上决定治疗措施。要注意本病需要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央型肺癌等疾病相鉴别。
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出现胸部不适及时就医。
突发剧烈胸痛伴有头晕、头痛或晕厥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急诊科就诊。
怀疑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但没有相应症状去心胸外科就诊。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去心脏内科随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既往是否曾出现上述症状?(如疼痛、疼痛时间、程度等)
有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是否曾就诊过?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首选和治疗后随访评价的主要技术。MRA也可作为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手段,但对于不能耐受较长检查时间的急性期病例,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超声心动对近端主动脉夹层诊断率较高,可探查降主动脉明显受限。
根据典型的胸痛症状,一旦出现突发剧烈胸痛怀疑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需尽快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夹层类型、受累范围、破口位置、假腔内血栓、分支血管和主动脉瓣受累情况以及是否有心包积液等。
都可以突发胸痛为首发症状,都属于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但治疗方式不尽相同,可完善心电图、血管CT造影等鉴别
都可出现胸痛,但中央型肺癌患者可伴有咯血、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可行胸部CT鉴别。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如通过主动脉内膜撕裂处的血管置换和主动脉瓣的修补和介入性心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术等手术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吗啡、普萘洛尔、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等药物进行治疗。
阿片类镇痛剂可以缓解患者疼痛,也可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起心率加快和血
压升高。
B受体阻滞剂在控制心率、血压、降低心肌收缩力方面疗效确切,因此应立即应用,尽早调整剂量,在保证心、脑、肾的有效灌注基础上,将血压和心率控制在尽可能低。
对于有β受体阻滞剂禁忌或抵抗者,可考虑应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该手术适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夹层迅速扩展、疼痛难以控制、其他主要脏器灌注不良时。手术目的主要是治疗和预防常见的及致死性的并发症。
治疗目标是对已经有撕裂的主动脉夹层进行血管重建、促使假腔形成血栓和机化,对真腔和侧枝进行血管重整。适用于降主动脉夹层的胸主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患者。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一种最为凶险的疾病,一般不能被治愈,猝死率高,患者可能会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偏瘫的后遗症。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影像学检查。
本病一般不能被治愈,但是需要积极治疗改善预后。
本病猝死率高,具体生存期与病情有关。
可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偏瘫的后遗症。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需要在确诊后1、3、6和12个月行一系列影像学检查来监测疾病发展情况,如果病变仍保持稳定,以后每年检查1次。
由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应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
饮食方面应该注意清淡为主,多进食鸡蛋、瘦肉,血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由于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应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观察疾病的发展情况,善于控制情绪,避免大喜大悲,病情稳定情况下,适当锻炼。还应注意警惕主动脉综合征的发生。
戒烟戒酒,注意休息,适当活动,活动量应注意量力而行,微序森进,以苯州起心惯气划
为童。
继续口服降压药物。此外,手术后一般心功能恢复需要较长时间。还应该继续口服强心利尿药物。如果还同时做了搭桥或者换瓣手术,还要口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在复查过程中如果发规问题,可及时处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帮助正确认识疾病,积极缓解患者恐惧心理,避免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等情绪,必要时予以心理治疗。
有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警惕主动脉综合征的发生。
有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家族史的人应注意监测血压、血脂等,如发现血压、血脂异常,应积极治疗。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需要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对于有原发病的患者应定期体检,出现胸痛等反应时及时就诊。注意低盐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高危患者出现定期检查,若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注意低盐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4160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04-306.
[2]胡盛寿,王俊.外科学胸心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99-206.
[3]龚龙家,袁也.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治[M].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1263-1268.
[4]黄碧宏,汪花香.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M].现代诊断与治疗.2006.224-22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