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插管也称为气管插管,插管损伤是指气管内插管及气囊所引起的喉部损伤,如损伤性候肉芽肿、环杓关节脱位、喉水肿、喉黏膜损伤,常表现为溃疡、声带麻痹等症状,临床上可以通过喉镜或者其他检查来确诊,治疗方法可根据不同症状而不同。
喉黏膜因被擦伤、撕裂和水肿,使黏膜上皮剥脱,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疡。
在上述溃疡基础上,发生炎性细胞浸润,大量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而形成。
喉镜下可见一侧杓状软骨红肿,与杓状会厌襞突出于声门之上,粗暴的气管内插管可引起环杓关节脱位。
由于伤及喉返神经,导致声带麻痹。
喉插管损伤的发生与医生气管插管术不熟练、操作粗暴、未看清声门、盲目强行插入、插管时间过久等有关。由于清醒插管时表面麻醉不充分,病人咳嗽剧烈,发生喉部痉挛,喉镜或插管前端损伤喉部,好发于气管插管的患者。
医生气管插管术不熟练、操作粗暴、未看清声门、盲目强行插入等均可导致喉插管损伤的发生。由于清醒插管时表面麻醉不充分,病人咳嗽剧烈,发生喉部痉挛,喉镜或插管前端可损伤喉部。
插管过粗、插管外气囊充气过多,插管过程中过多地搬动病人头部,摩擦都可导致喉插管损伤。
插管时间过久,使喉部黏膜受压时间太长,也可引起喉插管损伤。
插管的质量不好,继而压迫和刺激喉气管黏膜,导致喉插管损伤。
困难气道,有些患者由于小下颌、肥胖、颈椎病病变,插管时暴露声门困难,属于困难气道,容易出现插管损伤。
插管较粗就很容易损伤其气管,导致肉芽发于声带突处。
国内外统计数据不同,发病率大体上在10%~60%,喉插管损伤肉芽肿的发生率在0.1%。
环杓关节脱位是极其罕见的插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在0.085%。
全身麻醉、危重患者抢救后需要经口、鼻行喉气管进行插管,插管不规范或者时间过长都会导致喉部损伤。
咽部本身是呼吸道的狭窄部分,女性由于生理构造、体格偏小,咽部与男性患者相比更为狭窄,黏膜更薄。
脖子较短的人群,插管时损伤喉部的几率比正常人更高。
喉插管损伤多发生于全身麻醉、危重患者抢救等需要经口、经鼻行喉气管插管术的情况下。其临床表现有声音嘶哑、喉痛、咳嗽、呼吸困难等,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水肿、休克等。
喉黏膜因被擦伤、撕裂和水肿。其症状有声音嘶哑、喉痛、咳嗽和痰中带血,喉镜检查可见溃疡和伪膜。
喉镜下可见灰白色或淡红色表面光滑的肉芽肿,触之如息肉。患者觉喉内不适、发声嘶哑、咳嗽痰中带血;若肉芽肿增大,阻塞声门,可发生呼吸困难。
临床变现为全麻插管患者,拔管后即有声嘶或失声,有的患者还伴有喉痛及吞咽痛。
由于伤及喉返神经,术后出现声嘶。
严重的会出现喉软骨骨折,易有颈部皮下气肿。
容易出现呼吸道堵塞。
触诊有骨折征,如甲状软骨喉结或环状软骨弓状突消失。
早期的突出症状是出血,虽不一定伤及颈部主要大动脉,也可因血液流入气道引起窒息死亡,或因失血过多出现休克。
中期出现组织水肿,血肿和动脉瘤引起的呼吸困难,还可能发生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吞咽困难和发音障碍等。
晚期症状为外伤后遗症,如瘢痕狭窄,致发生呼吸及吞咽功能障碍或神经功能障碍,并影响面容。
如果出现声音嘶哑、喉痛、吞咽痛、咳嗽、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就诊于耳鼻咽喉科或其他相应科室,并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但要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进行鉴别。
如果出现声音嘶哑、喉痛、吞咽痛、咳嗽、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喉插管损伤的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颈围增粗,甚至出现窒息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咽喉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严重不适反应或并发症,如神经功能障碍等可到神经内科就诊等。
患者发音情况怎么样?与正常相比较有无变化?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声音嘶哑、喉痛、吞咽痛、咳嗽等)
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溃疡多见于声带后部,位于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处,常有纤维蛋白及白细胞沉积,形成伪膜,喉镜检查可见可见溃疡和伪膜。
喉镜下可见灰白色或淡红色表面光滑的肉芽肿,触之如息肉。
CT对喉部损伤为首选检查方法,可鉴别血肿与水肿;还可观察放疗后损伤、坏死、纤维化及萎缩、腔道狭窄的情况。
因为颈围增粗,MRI常用于颈部的检查。通过颈部的平扫时增强,可以查出颈部是否病变。
如果损伤严重,X线片可以显示是否出现气胸及气肿。
喉镜检查见喉的后部有溃疡面、水肿、充血、形成白膜等表现,或见肉芽淡红色或灰白色,表面尚光滑,触之易出血。间接喉镜检查和纤维喉镜检查常见喉黏膜水肿、血肿、出血、撕裂、喉软骨裸露及假性通道等,出现声门狭窄变形、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
颈部正侧位片、体层片显示喉骨折部位、气管损伤。
胸部X线片可显示有气胸及气肿,颈部CT扫描对诊断舌骨、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骨折、移位及喉结构变形极有价值。
颈部MRI显示喉部、颈部软组织、血管损伤情况。
患者会感觉咽部干燥、灼热、粗糙,咽痛症状逐渐加重。咽痛可以放射至两侧耳部及颈部,患者会出现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口干、口渴、畏寒以及四肢酸痛等症状。可伴有体温升高,一般在38℃上下,甚至可以高热达到40℃。
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头痛全身酸痛等。局部主要出现咽痛,吞咽时加重,可向耳部放射,检查咽黏膜急性充血、扁桃体红肿,扁桃体隐窝或表面有脓点、片状性分泌物,化验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
由于喉插管损伤由于气管内插管所引起的喉的损伤,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喉插管损伤患者进行疾病教育、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1~2周喉黏膜损伤可以痊愈.
当出现喉插管损伤,应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超声雾化吸入。
选择敏感的抗生素,避免使用患者过敏的药物,常用抗生素包括克林霉素、青霉素等。
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对感染性、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包括炎症病理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显著的非特异性抑制作用。常用的局部药物有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全身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口服或者静脉点滴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脑苷肌肽、鼠神经生长因子等。若喉返神经受损,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神经肌肉恢复正常功能。
有溃疡与伪膜形成者,伪膜不脱落,可在喉镜下取除。
肉芽肿形成者,有蒂者可于喉镜下钳除;无蒂者可于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切除;若采用纤维内镜或支撑喉镜下激光切除,效果更佳。
环杓关节脱位者,应尽早于间接喉镜下行环杓关节复位术,以免形成瘢痕后不易复位。
喉气管狭窄者行单纯扩张术或开放性手术。
声带瘫痪者,可行音频物理疗法,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以促进其恢复。
喉插管损伤经过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如果治疗措施不当,可以引发继发性出血、局部感染、肺部及颅内感染,容易出现呼吸道堵塞。其中呼吸道堵塞因有致命危险,应高度警惕。
大部分喉插管损伤可以治愈,其治愈率为85%。
喉插管损伤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喉插管损伤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复诊时间不同,具体询问医生建议。
喉插管损伤患者应根据不同症状,选择不同情况的饮食,具体询问医生,要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手术后一日起开始给鼻饲饮食,以减少吞咽动作,有利伤口愈合。忌吃粗糙、辛辣、发物性的食物。
原则为高热量、均衡、流质饮食,如混合奶、匀浆膳、纯牛奶或肉汤,每日4~6次,以患者感觉胃部有轻度的饱腹感为宜。
鼻饲给予开水、果汁、蔬菜汁等。鼻饲期间注意观察患者营养状况,合理安排饮食内容及量,以利于患者康复。
手术一周后拔除鼻饲管,可经口进食。
喉插管损伤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生命特征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为主,需避免发生继发性感染等症状,更应注意患者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室内要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室温在18~22℃之间,相对湿度在80%左右。
协助患者吸痰,注意观察伤口有渗血及套管内分泌物的性质,有无皮下气肿,呼吸疲乏是否通畅。
保持口腔清洁,用含漱剂漱口,口腔中的分泌物应及时吸除,嘱病人不可将唾液吞下。
时刻观察病情,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如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防止病情恶化。
插管时不宜盲目操作,避免损伤,如病情允许,宜早日拔除导管,有条件者尽量选用经鼻气管插管。
无论声带是否出血,治疗急性声嘶,禁声是必须的首要措施,患者在2~3天内不宜说话,更不能勉强说话,声带休息是康复的首要条件。
咽喉部是呼吸的必经通道,诱发因素为外伤引起血块堵塞、组织移位、舌根后坠、颈部肿胀及异物存留等等。但注意避免喉插管损伤,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此疾病早期只能及时观察,询问患者感受才能被发现。患者反馈感觉出现呼吸不舒服等症状之后,应及时安排检查,判断病情。
尽量缩短带管时间。
插管后尽量减少导管在喉内的活动度。
拔管时充分放气。
必须实施气管插管时尽量配合医生,对暂时的不适要忍耐,如有喉部基础疾病提前告知医生。
4883点赞
[1]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26.
[2]黄选兆主编.耳鼻咽喉科学[M].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129.
[3]魏能润主编.耳鼻咽喉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161.
[4]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M].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15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