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莱尔-当洛综合征是1901年丹麦Ehlers和1908年Danlos首先系统完整描述的,故也称为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本病为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主要影响结缔组织。临床上易受累的组织和器官包括皮肤、关节、心血管系统、胃肠道和眼。病情程度不等,从轻度到致死性病变。遗传方式多样,可为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或性联隐性遗传。无特异性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经过积极治疗可处于稳定期,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遗传方式以及生化改变,将本病分为∶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关节活动过度、皮肤伸展过度、皮肤严重撕裂、假性肿瘤、骨骼肌所致畸形、静脉曲张、皮肤易碰伤等。此外,羊膜早破及早产儿的发生率也很高。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轻度关节活动过度,皮肤对碰伤和撕裂的耐受较好。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型又包括了许多所谓"不全型"。临床上表现为全身关节活动过度、皮肤不同程度伸展过度,有轻度皮肤易撕裂倾向。
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为Ⅲ型胶原蛋白合成减少或不正常。临床表现为仅限于指间关节的关节活动过度,很轻的外伤可引起明显的血肿。
患者轻度关节活动过度,但皮肤伸展过度很显著。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赖氨酸羟基酶缺陷,导致羟基赖氨酸交互连接减少。眼部病变为本病特征,表现为眼易受损伤,并有锥形角膜、青光眼和小角膜。
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Ⅰ型胶原蛋白的NH2终末延伸部分裂开。临床特点是患者具有特征性面孔、身材矮小。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皮肤的Ⅲ型胶原减少,特征为严重的牙周炎、牙周骨膜发育不良,30多岁时牙齿脱落,伴中度关节活动过度、皮肤脆性增加和轻度皮肤伸展过度。
即皮肤松弛-枕骨角综合征,为X连锁隐性遗传,其特征为皮肤松弛伸展、腹股沟疝、膀胱憩室、破裂、短臂、局限性旋前和旋后位、宽锁骨、枕骨角。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表现是因为血小板凝集缺陷所致。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是遗传因素,其遗传方式多样,包括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性联隐性遗传。此病的发病机制是胶原纤维的缺陷所导致。
遗传因素是埃莱尔-当洛综合征发病的主要病因。遗传方式多样,可为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或性联隐性遗传。
部分学者用实验证明其为胶原纤维的缺陷所造成。
血浆中纤维蛋白存在缺陷。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相对少见,迄今报道的病例不超过200例,暂缺乏流行病学的具体调查数据。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多由家族遗传导致。
两性均可患病,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的特点是皮肤和血管的脆性增加、皮肤弹性过度、关节伸展过度。此外,还可能合并骨、眼、内脏病变以及其他先天性畸形。本病可能并发疝、憩室、动脉瘤、成骨不全等疾病。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总体典型表现如下:
外伤所引起皮肤损伤在程度上不相称,一个轻的外伤可造成一个大的伤口。愈合过程也较慢,并留下大的萎缩性瘢痕。有时在此瘢痕上形成蓝灰色的海绵样瘤。皮肤于轻度碰伤之后,可引起明显的血肿。伤口缝合后容易反复裂口。
其程度和范围不同。在褶皱处拉起皮肤然后放松时,皮肤可恢复其原来位置。皮肤柔软,摸之有绒样感。妊娠之后一般不引起萎缩纹。
其程度也不一样。轻者仅限于指间关节,重者患儿步态困难,易摔跤。四肢大关节在轻度外伤作用下即可引起半脱臼,有时发生自发性半脱臼。可伴膝关节反屈和脊柱后侧凸。
如眼距增宽、鼻背宽而平、眼内眦形成皮赘。老年患者眼四周皮肤丰满而多皱纹。
部分患者眼部常有血肿形成,巩膜呈蓝色,眼底有血管纹。此外,小腿胫部和上肢的前臂可见许多豌豆大小的皮下结节,质地较硬,皮肤不红肿。有时伴有肢端青紫现象。
由于胶原纤维减少和肌张力差,可引起单发性或多发性疝,如脐疝、膈疝、腹股沟疝等。
由于胶原纤维减少和肌张力差,可引起肠胃道的单发性或多发性憩室和膀胱憩室。
主动脉、颅内动脉及其他部位的大血管可发生单发性或多发性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后可引起急性大出血或其他致命性并发症。
成骨不全症是由胶原形成障碍引起的,以骨质脆弱、蓝色巩膜、耳聋、关节松弛等为主要表现的遗传性疾病。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可侵犯人体的许多器官和系统而产生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基本病理改变为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先天缺陷而引起的皮肤、眼和心血管等退行性改变。
如埃莱尔-当洛综合征患者出现小外伤常造成的大伤口、外伤经久不愈时、发生疝和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于普外科、疝外科或急诊科。医生会做相应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家族史、皮肤的特点、组织病理学特点等,对此病做出正确诊断。但需与皮肤松弛症、Turner综合征和成骨不全进行区别。
如患者出现小外伤常造成的大伤口或外伤经久不愈,或发生疝和腹部不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请患者立即就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患者出现小外伤常造成的大伤口或外伤经久不愈时,应优先就诊于普外科。
当患者出现疝和腹部不适的症状,可就诊于疝外科和消化科。
如患者出现剧烈胸痛、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优先就诊于急诊科。
哪里不舒服?
症状持续多久了?
受外伤后是否容易痊愈?
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以前得过什么疾病吗?
以前做过手术吗?
对什么药物和其他过敏吗?
询问患者是否具有家族史,询问患者是否发现自身皮肤特点与他人不同。
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有什么异同,可进行牵拉,查看是否松弛,并查看患者手指关节是否背屈过度。
取患者一小块皮肤,送去病理科镜下检查,等待病理科结果即可。
对患者基因进行测序,可对此病进行分型。
根据问诊患者的家族史、体格检查发现的皮肤特征在配合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进行正确的诊断。
患者自述具有家族史,皮肤弹性过度,小外伤即可造成大伤口,指关节背屈过度。
患者皮肤弹性过大,指关节背屈过度。
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加,棘细胞层肥厚。用弹性纤维染色法可见真皮上部弹性纤维数量增加。真皮下部除数量增加外,还伴有肿胀、断裂等退行性改变。胶原纤维数量减少,纤维排列紊乱或成涡轮状。有时胶原纤维水肿,基质染色淡。真皮血管增多、血管壁增厚、血管四周有慢性炎细胞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减少。
皮肤松弛症表现为皮肤松弛多皱,因此而产生皮肤悬吊,皮肤的弹性不增加,没有关节伸展过度,埃莱尔-当洛综合在常伴有典型的关节伸展过度,可据此进行区分。
Turmer综合征患者除皮肤弹性增加外,常伴有侏儒症、前额部斑状脱发、短颈、肘外翻、口呈三角形以及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等表现,以上伴随症状挨莱尔-当洛综合症多不会出现,即可进行鉴别。
成骨不全也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遗传病,累及骨骼、肌腱、韧带、筋膜等组织,与埃莱尔-当洛综合症往往合并发生。依据其蓝色巩膜即可与埃莱尔-当洛综合症进行诊断。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只能以及时治疗其并发症为主。外伤时配合维生素C可能会有一定效果。患者患有疝、憩室、动脉瘤、瓣膜疾病时应及时寻求外科帮助。
当患者因外伤导致伤口时,可口服维生素C,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手术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当患者出现疝和憩室时,应及时进行外科的修补术。
当患者患有动脉瘤时,可进行动脉瘤的切除、血管重建、动脉修补术、瘤内修补术、动脉瘤包裹、腔内修复术等治疗,需专科医生根据病情进行综合的评定才可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患者的动脉瘤突然破裂,应立即进行对患者进行动脉修补。动脉瘤治疗难度较大,风险较高。
当患者出现心瓣膜的问题时,可进行瓣膜修复术、瓣膜置换术等,专科医生会综合评定后,在合适时机会实行相应的专业方案。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目前无法治愈,若没伴发其他严重并发症,一般情况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且可以不进行干预治疗。经治疗后,需遵医嘱进行复诊。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目前无法治愈。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如患者并发动脉瘤,当动脉瘤破裂时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胁。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病程较长,且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有症状时应1个月复查一次,无症状时可3个月或半年复查一次,遵医嘱行相应检查即可。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如患者出现伤口时,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平时饮食注意营养丰富、均衡即可,也应忌烟、酒。
当患者出现伤口时,辛辣刺激食品多食可能会使伤口感到更加不适,应尽量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忌烟、酒,吸烟喝酒对身体毫无益处,所以应戒烟、戒酒。
日常也应注意饮食的营养充足、营养丰富、营养均衡。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患者应注意尽量避免外伤,外出劳作或运动时,应积极做好防护措施。如患者不小心造成外伤,不但伤口会较常人大,而且愈合难度也较大。出现伤口时应积极进行就医。
以此病的胶原纤维合成障碍,小外伤常造成大伤口,并且很难愈合。患者应积极预防外力伤害。外出劳作或运动时,应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如患者出现伤口时,应及时就医,并且要保持患部干净,也可根据医嘱适量使用抗生素以避免继发感染。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及骨骼或伤口的愈合会与常人不同,家属及医护工作者应多关心慰问患者。
患有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的患者,应积极积极进行心血管系统的全面检查,如并发动脉瘤,应积极听取专科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干预,以免造成其破裂,尽量避免其对生命造成威胁。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为遗传性疾病,目前无法做到有效的预防。患者应积极治疗或预防并发症。如患者患有动脉瘤应及时进行专业的干预,平时也应积极预防外力伤害,尽量避免做无必要的手术。
埃莱尔-当洛综合征的筛查应着重于对其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可做心血管系统的造影查看其有无动脉瘤的存在,并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以免其破裂而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如患者患有动脉瘤,应积极进行专业的干预治疗。
尽量避免受到外力伤害,工作或运动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尽量避免做不必要手术。
4016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M].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114.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5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