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性慢性关节疾病。老年性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高龄、超重、感染、遗传和创伤有关。老年性骨关节炎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可导致肌肉萎缩,目前主要通过药物、物理、手术等治疗方式改善症状,预后一般。
发病经常无明确的局部、遗传和体质方面的诱因,多发生于40岁以后,发病部位主要在膝、髋等负重关节。部分原发性骨关节炎可以表现为全身性,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全身性原发性骨关节炎指五个以上不同区域的关节同时受累。
通常由于关节面创伤、内外翻畸形等关节负重力线异常、炎症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如髋关节的Perthes病、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以及代谢性疾病引起,发展到后期关节形态学和病理过程、转归都和骨关节炎后期相同。
老年性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骨关节炎可能与高龄、超重、感染、遗传和创伤有关,继发性老年性骨关节炎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类风湿病等。老年性骨关节炎常好发于老年人,此外,气候和运动过度是老年性骨关节炎的主要诱因。
随年龄增长出现骨质退行性改变,关节已有磨损和生理性老化,软骨营养不良、代谢能力差,致使软骨变质,出现骨质疏松,由于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会出现老年性骨关节炎。
肥胖者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63倍,因体重压力过大,会加重关节的负荷造成关节的过度磨损,出现老年性骨关节炎。
与基因有关,目前机制尚未明确,仅证明有直系亲属患病者发病率较高,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创伤分为急性与慢性,老年性骨关节炎多由长期的、慢性的消磨损伤导致。因几十年的磨损、生理的老化使关节面变得不光滑,关节受力不平均,就容易造成老年性骨关节炎。
常见于类风湿病等,病变先从关节滑膜开始,形成类风湿性滑膜炎,然后侵犯软骨及骨质,致成类风湿性关节炎导致关节受损,逐渐发展为继发性老年性骨关节炎。关节畸形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因关节面不稳导致关节受力不平均,就容易造成继发性老年性骨关节炎。
当外伤伤到关节时,把病菌带到关节内,致使关节内感染,炎症可直接破坏软骨及骨质,从而造成继发性老年性骨关节炎。由结核杆菌所致的结核性关节炎,对软骨与骨质破坏明显。
阴冷、潮湿的气候可能会诱发老年性骨关节炎。
长时间走路、蹲起运动等运动过度也容易对关节面造成损伤,诱发老年性骨关节炎。
老年性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中国人群的患病率为9.56%。原发性骨关节炎多发生在50岁以后,女性略多于男性,常有多个关节受累,最常受累的是膝、髋、手指、腰椎、颈椎等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平均约40岁左右,仅少数关节受累。近年来随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发病率逐年上升。
老年性骨关节炎好发于过度肥胖,以及患有慢性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
老年性骨关节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由于关节软骨破坏,可出现关节摩擦痛及嘎吱声,偶有关节交锁,肌肉萎缩是老年性骨关节炎常见的并发症。
老年性骨关节炎起病缓慢,开始可因受凉、劳累或轻微外伤而感到酸胀不适或钝痛,以后逐渐加重,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关节局部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初期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及发紧感,也称之为晨僵,活动后可缓解。关节僵硬在气压降低或空气湿度增加时加重,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常为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30分钟。晚期多伴有明显滑膜炎症,关节无力、疼痛、肿胀、积液、活动受限等症状。
病变关节可无肿胀或轻度肿胀,有的可见关节畸形,手指指间关节病变可见侧方增粗,形成Heberden结节,可出现关节内、外翻畸形。
关节软骨有减少关节摩擦力的功能,当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不平整时,关节活动可出现关节摩擦痛及嘎吱声,称之为骨摩擦感(音),多见于膝关节,偶有关节交锁。
晚期患者会出现持续关节疼痛、活动度下降从而引起关节无力,患者行走时常会感到腿软、关节不能完全伸直或活动障碍。
当骨关节炎累及脊柱时,可出现后背痛;当增生骨质压迫神经,会产生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疼痛和肢体无力等症状。
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萎缩,与患者因疼痛活动减少的废用性肌萎缩有关,肌萎缩的患者肢体变细,出现肢体无力的症状。
当出现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骨科,行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关节液检查、X线检查、关节镜检查明确老年性骨关节炎的诊断,注意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相鉴别。
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并逐渐影响日常活动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突然出现下肢无力、不能活动、肌肉萎缩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骨科就诊。
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可就诊于中医伤科、康复理疗科。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等)
疼痛与什么有关,有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吗?
近期有无受到外伤或摔伤?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病变关节可无肿胀或轻度肿胀,有的可见关节畸形、轻压痛,活动无受限或部分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音或摩擦感,可见不同程度的肌萎缩。当膝关节伴有滑膜炎时,肿胀可加重并出现关节内积液,浮髌试验阳性。髋关节病变时,内旋患髋可加重疼痛,可有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阳性和“4”字实验阳性。手指指间关节病变可见侧方增粗,形成Heberden结节。
血液检查一般无异常,伴有急性滑膜炎的病人可有血沉增快,但很少超过30mm/h。
可见白细胞轻度增高,偶见红细胞、软骨碎片和胶原纤维碎片。
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晚期关节间隙消失,关节内、外翻畸形,有时可见游离体,可伴有骨质疏松和软组织肿胀。
是直观了解关节內损伤的检査方法,可观察到软骨不同程度的损害,滑膜的炎症、增生情况,并能在关节镜下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査,是进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老年性骨关节炎通过典型症状,结合X线检查和关节镜所见的退行性骨质破坏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出现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关节畸形。
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可见滑膜绒毛明显增生、肿胀、充血,多呈细长形羽毛状,绒毛端分支紊乱,有薄膜状物,并杂有黄色脂肪或白色纤维化绒毛。关节软骨发黄、粗糙、糜烂、缺失,可有骨质髁露,骨赘形成,半月板不同程度的破坏。
多发在20~50岁,缓慢发作,全身症状较轻,持续时间长,受累关节多对称或多发,不侵犯远端指间关节。关节早期肿胀呈梭形,晚期出现功能障碍及强直畸形。X线检查局部或全身骨质疏松关节面吸收骨性愈合强直畸形,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阳性。而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好发于50岁以上者,早期关节多无症状,晚期出现关节肿胀变形,好发于大关节,一般免疫性学检查为阴性,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
多发于15~30岁男性青壮年,发病缓慢,间歇疼痛,多关节受累,脊柱活动受限,关节畸形,有晨僵,X线检查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模糊,脊柱韧带钙化,呈竹节状改变,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或正常,HLA-B27为阳性,类风湿因子多属阴性。而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多数不累及脊柱,仅表现为大关节的畸形和活动受限,HLA-B27为阴性,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可鉴别。
老年性骨关节炎可通过口服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硫酸软骨素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并进行手术、物理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平时患者要加强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避免再损伤,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老年性骨关节炎的患者要避免体重超重,平时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同时尽量避免关节的超负荷运动,进行适当的关节运动,减轻体重,避免再损伤,还可配合局部按摩、理疗以减轻疼痛。
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较好的消炎镇痛的效果,但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应注意监测消化道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对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者,可使用阿片类镇痛剂、对乙酰氨基酚与阿片类药物的复方制剂等,但需注意,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成瘾性发生率相对较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病变关节腔内的注射皮质激素虽可短期内缓解症状,但对软骨有损害作用,应避免长期使用,适于病情程度重,疼痛不能缓解的患者。
关节内注射可起到润滑关节、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具有缓解症状与改善骨关节功能的功效,长期服用有延迟疾病的进展。
关节腔冲洗可排出炎性渗液、代谢废物、碎屑和小直径(<2mm)游离体,同时在镜下刨削、修整不平的关节面和半月板,对于较大的游离体可镜下取出或定位后作小切口取出。
适于对轴线不正的单间室病变,是一项微创手术,是将坏死的骨头移除体内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出现,同时截骨手术也适用于骨畸形的矫正。
适于终末期病人,可以彻底消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上均有明显改善。
虽可缓解疼痛,但会导致关节功能丧失,因此仅适用于存在关节置换禁忌证且对关节功能要求不高的病人。
是指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变程度选择阶梯化的治疗方式,初期主要是进行患者教育、运动、物理等基础治疗为主,运动治疗为辅。早期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教育、运动、物理等基础治疗为辅。中期主要是进行修复性手术为主,以患者教育、运动、物理等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为辅。晚期主要是进行重建性手术,如全膝或髋关节置换术,以患者教育、运动、物理等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为辅。
物理治疗是利用冷敷、热疗、电刺激和运动等方式减轻患处疼痛,同时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及扩大运动范围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恢复关节功能。电刺激可以增强身体血液循环、肌肉缓解紧张,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通过减少关节负重来减轻疼痛、减少关节磨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行动辅助器械,如手杖、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辅助运动,也可选择平底、厚实、柔软、宽松的鞋貝辅助行走,但对改变负重力线的辅助工具,如外侧楔形鞋垫尚存在争议,应谨慎选用。
老年性骨关节炎因病因尚不明确,一般不能治愈,只能缓解病程进展,但多数不影响自然寿命,部分手术治疗后可出现肢体残疾的后遗症。
老年性骨关节炎因病因尚不明确,没有特异的治疗方式,一般不能治愈,只能通过治疗缓解病程进展。
老年性骨关节炎多数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老年性骨关节炎部分手术治疗后患者有肢体残疾的后遗症,患者不能自主活动,对生理和心理造成创伤。
老年性骨关节炎的患者需要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影像学检查,复查有无病情进展。
患者多注意食用含硫的食物,避免食用过多草酸高的食物,以免影响身体钙的吸收。在急性发作期,患者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多注意食用含硫的食物,如芦笋、鸡蛋、洋葱等,因为该类食物有助于身体吸收钙,而且软骨、骨骼等位置的修补与重建都是以硫为原料,所以多食用该类食物,可以有效的缓和关节的问题。
避免食用过多草酸高的食物,以预防钙与草酸结合,影响身体钙的吸收。而且由于偏咸的食物中含钠的量是比较高的,而钠又容易与钙结合,也就会导致身体的钙含量减少,影响患者的关节。
在急性发作期,而且还出现了红肿、烧灼感等症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并且患有该疾病,还出现了胃虚寒等问题的患者,就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的瓜果、竹笋、虾等食物,以避免身体的问题严重化。
饮食当中应该减少脂肪、盐和卡路里的摄入,以免过度肥胖加重关节负担,最好戒烟,避免过度饮酒,以免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影响药物的吸收,导致疾病难以控制,加重了肝脏和胃部的损伤。
老年性骨关节炎患者的护理目的是控制炎症,减轻或消除疼痛,防止畸形,维持或改善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日常生活以注意休息和复健为主,此外,家属还应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测和心理护理。
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关节负荷,不需要完全休息,但要避免全关节负荷运动,必要时用拐杖行走,并协助理疗。加强股四头肌锻炼,避免股四头肌肌肉萎缩,每天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减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行走等。
怕风冷、潮湿的患者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被褥轻暖干燥,经常洗晒,最好睡木板床,床铺不能安放在风口处,防睡中受凉。洗脸洗手宜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时间在一刻钟左右,可促进下肢血液流畅。
对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长期卧床者,应注意帮助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对手指关节畸形或肘关节屈伸不利,或两膝关节及踝关节变形、行走不便者,要注意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术后患者注意保持伤口周围干燥清洁,避免沾水引起感染,患者还应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药量。
患者及家属主要通过观察受累关节畸形、疼痛,及活动有无改善,术后伤口恢复情况进行监测,若出现症状加重或伤口周围红、肿、胀、痛要及时就医。
由于老年性骨关节炎的病程长,病情反复大,患者当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时,就感到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家属一定注意安慰和观察,及早发现患者心情变化,帮助对疾病树立正确的认识。
老年性骨关节炎长期口服药物者应注意定期复查生化功能,监测有无肝功能、肾功能受损;术后患者一定要按照医嘱进行复健,避免过早或过晚开始锻炼,导致骨关节再次损伤或迁延不愈。
老年性骨关节炎属于退行性疾病,没有特异性预防方式,主要通过减重,改变运动方式,避免外伤等方式进行预防,对于患有先天关节畸形等对关节有损伤的疾病者,要早期筛查。
对于患有先天关节畸形、自身免疫病等对关节有损伤的疾病者,需要每年进行影像学检查进行早期筛查。
避免体重过重,超重者可以适度减肥,避免给骨关节过大的压力。
避免长时间跑步、跑山等损害关节的疾病,可以尝试游泳、散步等舒缓的方式,日常避免长时间的蹲起运动。
注意避免骨关节的外伤或其他疾病,出现骨关节疼痛及早检查和治疗。
4843点赞
[1]董飞,邹海兵.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骨关节炎病人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15,029(003):960-962.
[2]张俊,赵鹏菊.中药内服熏洗配合康复治疗老年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药与保健,2018,026(011):126-127.
[3]陈斌.老年性膝骨关节炎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有效性及可行性[J].安徽医药,2016,20(12):2204-2206.
[4]王志新等主编.实用临床老年医学下[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9):471-473.
[5]李小红编著;樊海英,韦森副主编.常见运动系统伤病护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239-240.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