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憩室可以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发育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部分腔隙未与心包腔融合,而与心包腔相形成的憩室样病变,后天性为心包手术后继发形成。心包憩室是一种少见病,发病率不到十万分之一,多数心包憩室无明显临床症状,但随着憩室增大,可出现压迫周围组织而出现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心包憩室无需药物治疗,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建议手术治疗。
为胚胎发育成心包过程中发育畸形引起。
为心包或者心脏手术后继发形成的。
心包憩室可能是胚胎发育成心包过程中发育畸形引起,也可能是心包或心脏手术后继发形成的。其任何年龄均可以发病,而心包或心脏手术可以诱发心包憩室发生。
目前心包憩室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心包发育畸形引起,在胚胎期心包发育过程中胚胎间质中有间隙出现,这些间隙融合一起便发育成原始心包腔,如其中一个不能与其他间隙融合且隔绝独立存在,便发育成心包囊肿,心包囊肿与心包相通则称为心包憩室。
在心包穿刺术或者心脏手术剥离心包后,导致心包出现间隙形成心包憩室。
心包穿刺术:心包穿刺术过程中,心包完整性破坏形成间隙,心脏搏动心包间隙逐渐增大而诱发心包憩室出现。
心包憩室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不到十万分之一,病变多位于前纵膈心膈角,以右侧为多。也可见于左心膈角、上纵隔、前中纵隔等部位。国内外报道不到100例,2007年前国内文献不到10例,之后未见国内有相关文献报告,且多数手术前多未获得明确诊断,手术中或尸检中得以证实。
任何年龄均可以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略多余女性。
心包憩室患者随着囊肿增大,可出现压迫症状,如胸闷、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症状,也可能出现心悸、全身水肿、腹水等其他症状。若憩室过大出现破裂,甚至会继发胸腔内感染。
心包憩室增大可压迫支气管或者肺部组织出现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心包憩室囊肿增大可压迫心脏或者冠状动脉,从而引起胸闷、胸痛。
可能由于憩室压迫心脏引起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
心包憩室压迫上腔静脉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
心包憩室增大破裂时,可导致胸腔内继发感染
心包憩室压迫心脏引起心力衰竭,侵及上腔静脉时易可引起相应症状,如全身水肿或腹水。
偶见心包憩室机械压迫心脏组织或者心脏传到系统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房扑动等。
当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咳嗽症状时要及时到心胸外科就诊,通过心脏超声、CT等检查,可对本病进行诊断,但要注意本病要与心壁瘤相鉴别。
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困难应立即就诊。
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优先到心胸外科就诊。
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到急诊科就诊。
患者因什么症状来诊?
症状发作时间持续多久?(如胸痛、呼吸困难等)
就诊前做过何种检查?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是否经历过心脏手术?
能明确心包憩室的大小、位置、内部回声、毗邻关系,表现为心包腔内圆形或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有包膜回声,包膜较薄、光滑,有的内部有分隔带,与心包腔相同。
表现为心膈角区或上纵隔区圆形或卵园形密度均匀的块影,边界光滑,典型的可以呈水囊状,患者深呼吸或体位变动时。
胸部CT表现与X线相近,但CT能明确囊肿的位置及大小。CT上心包憩室为薄壁囊性低密度影,CT值为-10~-20Hu。
心包憩室可通过典型症状和相关检查进行诊断:
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表现,可伴有心悸、全身水肿或腹水等表现。
心包憩室主要通过心脏的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包括心脏超声、胸部X线、胸部CT等。
室壁瘤与心包憩室影像学上相似,但室壁瘤与心腔相通,并且与室壁运动不同步,且常发生于心室腔内,而心包憩室不与心腔相通,此是最基本区别。
目前无任何药物治疗心包憩室,当心包憩室由于增加出现压迫周围邻近组织症状时,一般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以选择胸腔镜、小切口等微创径路。
目前无任何药物治疗心包憩室。
当心包憩室逐渐增加,压迫周围邻近组织时候可以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一般主张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以选择胸腔镜、小切口等微创径路。
位于前纵隔较小病变可采用前外侧切口肋间进胸,减轻手术创伤。
较大病变或位于后纵隔的憩室,以采用后外侧切口为宜。
随着胸腔镜手术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发展,胸腔镜手术心包囊肿摘除迅速成为其适应证。
心包憩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疾病可治愈,术后很少复发,而且术后预后良好,一般不影响人体寿命,术后主要复查心脏彩超、胸部X线等了解术后恢复情况。
心包憩室经手术治疗后可治愈。
治愈后一般不影响寿命。
术后建议3个月内每2周一次复诊,1年内每个月1次复诊,1年后每3个月一次复诊,主要为心脏超声及胸部X或者CT等检查。
心包憩室无合并其他疾病或者无临床症状,饮食同正常人。出现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患者,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行手术患者,给予高蛋白饮食以促进术后伤口愈合、恢复体力。
手术患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鱼、鸡、瘦肉等促进术后伤口愈合、恢复体力。
手术患者予给予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汤面、肉末等,少食多餐,减轻腹胀症状。
出现呼吸困难、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患者,予低盐、低脂饮食,限水、限钠。
行手术治疗的心包憩室的患者,术后建议避免进行剧烈活动,若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建议立即就诊。
手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一旦出现异常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
先天性心包憩室主要为胚胎发育畸形引起,可通过进行孕期管理减少发生的可能,对于继发心包手术的心包憩室,通过手术过程中的细心操作来预防。
加强孕妇管理,做好预防感染等因素管理,有可能可减少先天性心包憩室的发生。
手术者细心认真手术,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可预防心包憩室并发症出现。
4843点赞
[1]魏翔,潘铁成,刘立刚等.先天性心包憩室误诊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3):2936-2938.
[2]邢焕英,张胜花,纪金梅.心包憩室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1):69-6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