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结核是指由于结核杆菌感染入血侵犯颌骨导致的疾病。颌骨结核是一种较少见的骨结核病变,主要病因为结核杆菌感染。临床症状包括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破溃,可导致颌骨坏死、面部畸形的并发症。目前主要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一般预后尚可。
根据临床特点将颌骨结核分为两型。
牙龈有不愈合的结核性溃疡,边缘呈潜掘状,底面深而不平,有灰色肉芽小结节。有牙槽突的破坏,患牙的松动、脱落,X线片可见牙槽突轻度破坏、死骨形成。
下颌角、颧骨及眶下缘等部位松质骨较多,容易发生血源性结核感染。病变初期,在患处出现一个无痛性、逐渐增大的肿块,硬、不充血、稍有压痛。形成冷性脓肿后变软,有波动感,继而破溃,流出较稀薄脓液,并排出小块死骨,留下经久不愈的瘘管,眶下瘘管瘢痕收缩常致眼睑外翻。
颌骨结核的主要病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可经血液或淋巴传播,好发于儿童和既往结核杆菌感染者。此外,免疫力低下和口腔创伤可诱发颌骨结核。
结核菌是在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侵入颌骨发病。结核菌进入颌骨的途径可能是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通过血液循环侵入领骨、颧骨等骨松质区域,或者口腔软组织的结核菌经溃疡侵犯牙槽突,又或者结核菌通过拔牙创或牙周袋侵入颌骨。
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不能抵御细菌入侵,结核杆菌侵犯可导致颌骨结核。
存在口腔创口为结核杆菌侵犯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创口结核杆菌侵入诱发颌骨结核。
颌骨结核是一种较少见的骨结核病变,好发于儿童,目前没有具体的流行病学统计数字。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好发于儿童。
既往结核杆菌感染者属于高发人群,体内残留的结核杆菌可致病。
颌骨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破溃,皮肤破溃患者合并感染出现全身高热。颌骨坏死、面部畸形是颌骨结核的常见并发症。
可见患侧颌面部逐渐肿胀,表面皮肤可有发红,口腔黏膜也有发红,患侧与健侧对比肿胀明显,可触及有骨性隆起,质硬。
疼痛是颌骨结核最主要的症状,初期疼痛不明显,随肿胀程度增加,疼痛加剧,为胀痛感。疼痛与活动有关,颌面部活动后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出现静息痛,夜间加剧。
颌面部皮肤表面出现破溃,可有脓液生成流出,易合并感染。
皮肤破溃患者合并感染出现全身高热,伴有头痛的症状。
多见于病程长的患者,结核毒素导致颌骨坏死,颌面部疼痛加剧,出现活动障碍,皮肤破溃形成窦道,有死骨流出。
多见于病程长的患者,出现面部皮肤瘢痕形成,颌骨缺损凹陷,导致面部不对称。
当出现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破溃的症状就诊口腔科,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颌骨结核的诊断。
当出现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破溃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颌面部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
颌骨结核患者合并感染出现全身高热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优先考虑去口腔科。
出现全身高热症状去急诊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破溃)
疼痛出现多长时间了?有什么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吗?
近期有口腔外伤吗?
既往有结核病史吗?
医生通过视诊检查颌面部有无肿胀和皮肤破溃,有无窦道形成及死骨流出,嘱患者张大嘴,观察口腔内有无创口。触诊颌面部有无隆起,质地如何,有无压痛。
合并感染者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C反应蛋白有轻度增高。结核菌素试验一般为阳性,但只能诊断有无结核感染,不能作为确诊活动性结核的依据。脓肿部位进行穿刺培养,若培养出结核杆菌可明确诊断。
首选X线检查,可见患侧颌骨有骨质破坏表现,骨松质边缘模糊,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颌骨结核的诊断需要依据颌面部肿胀、疼痛、皮肤破溃的典型症状,脓液培养出结核杆菌,以及影像学X线检查可见患骨的骨小梁溶解,囊腔样改变,边界模糊不清,腔内亦可见小块死骨影像。还可见骨皮质膨隆,骨膜下新骨生长。随着病变发展,也可见骨皮质的缺损破坏。
颌骨可长出各种囊肿,最多见的是在龋齿的根尖上长出根端囊肿,牙釉质上长出滤泡囊肿,上颌窦炎手术后长出的术后性上颌囊肿,虽然没有疼痛,但囊肿长大后该部位的骨头会受到压迫而向外鼓出,使颌变形。颌骨囊肿一般没有结核的感染病史。
以颌部为中心的化脓性疾病的总称,智齿冠周炎、牙槽骨炎、颌骨炎、口底炎等都包括在内。原因为化脓性细菌感染,大都继发于龋齿、牙槽脓漏、阻生智齿等,这种情况又叫牙性颌炎。牙性颌炎的症状表现为突然有剧烈的牙痛,以该部位为中心发生肿脓,局部体温也上升。经过为急性,一周左右可好转,但有时会转成慢性,通过病原学检查可与颌骨结核相鉴别,颌骨结核的主要致病菌为结核杆菌。
颌骨结核的治疗需要通过药物与手术相结合,通过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对于出现骨质坏死者可手术治疗。
异烟肼对结核分枝杆菌有高度选择性,抗菌作用强,能抑制和杀灭结核分枝杆菌,生物膜穿透性好,易通过血脑屏障,是结核病的首选药物。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炎、肝损害,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适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对结核杆菌在宿主细胞内外均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肝损害,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
适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经一线抗结核药治疗无效的结核病,在pH5~5.5时抗菌活性最强。不良反应有食欲减退、发热、异常乏力或软弱、眼或皮肤黄染。
适于骨质坏死严重者,通过手术彻底清除结核破坏的死骨及坏死肉芽组织,有一定的延缓病情进展,抑制颌骨骨质进行性坏死的作用。
适于颌面部脓肿较大者,可进行脓液抽取,有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的作用,抽净脓液后进行局部抗结核药物注射。
颌骨结核经过长期正规治疗可以治愈,治疗及时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也无后遗症,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查有无复发。
颌骨结核经过长期规律的药物治疗,可以治愈。
颌骨结核若治疗及时,不再进展或全身蔓延,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若出现身体多处结核,会缩短生存时间,与患者身体状态和治疗情况有关。
颌骨结核治疗及时者一般无后遗症,病程长的患者部分留有面部畸形。
颌骨结核需要每6~12个月复查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有无复发。
颌骨结核无特殊饮食调理,注意饮食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颌骨结核患者的护理主要是避免感染、注意休息和按时服药。患者及家属通过观察颌骨畸形及疼痛,表面皮肤破溃有无缓解进行病情监测,并且也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
颌骨结核患者抵抗力低易出现感染,平时注意室内消毒通风,日常注意增减衣物,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加重病情。
颌骨结核患者术后注意休息,减少日常说话,避免大声谈笑活动颌骨。术后可以在室内活动,减少去人员密集区或剧烈运动,避免触摸患处。
结核药物治疗时间长,家属需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随意加减药量或突然停药,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颌骨结核患者因面部受损及长期服药,多会有心理抑郁,会对治疗有所抵触,家属注意及时疏导,告知患者疾病的治疗方式及治愈率,给予患者信心。
有合并活动性肺结核者具有传染性,家属照顾病人时注意隔离。家属及时注射结核疫苗,接触时戴口罩,避免同桌吃饭等。患者注意每月复查生化功能检查,避免出现肝肾功能损伤。
颌骨结核的预防主要是避免结核杆菌的感染,平时避免接触结核患者,及早接种疫苗,结核病患者注意积极治疗。平时避免口腔部创伤,注意消毒。
免疫力低下、口腔创伤的患者每年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是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
避免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人员密集地区注意佩戴口罩。
患有其他部位结核者应早期彻底治疗,避免累及颌骨出现颌骨结核。
及早接种结核疫苗,即卡介苗,每年复查结核菌素试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019点赞
[1]王萍,刘陶文,陈鑫等.口腔颌面部结核12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7,27(005):298-299.
[2]陈敏洁,林国础,竺涵光等.口腔颌面部结核的临床特征分析(附104例病例)[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16(4):224-226.
[3]钟彩虹.口腔颌面部结核诊断和治疗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14,005(004):310-311.
[4]张震康,俞光岩,徐韬主编.实用口腔医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40-241.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