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咽恶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下咽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职业因素导致的咽喉部细胞癌变,初期常表现为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晚期可明显触及颈部肿块,常为单侧,易扩散到淋巴,引起器官衰竭、大出血等。该病预后较差,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15%~45%。如果能早期发现并且预防,治愈率可显著提高。
根据解剖位置不同分为梨状窝癌、下咽后壁癌、环后区癌。
根据疾病原发与否分为原发性喉咽恶性肿瘤、邻近部位晚期肿瘤侵犯下咽。
喉咽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抽烟、酗酒)和职业因素(工人、教师)导致的,也可由遗传因素造成,但比较少见。本病好发于中老年慢性咽炎患者、老师、工人等。
长期的抽烟、酗酒可对咽喉黏膜造成反复的刺激,可能会引起黏膜的永久性损伤,从而引起细胞癌变。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的工人和教师容易吸入大量的粉末,对咽喉部黏膜刺激较大,造成不可逆的黏膜损伤从而引起癌变。
直系家属中如有癌症史,则有一定几率遗传。
喉咽恶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发生在下咽的恶性肿瘤,其中原发于咽部的恶性肿瘤少见,占耳鼻咽喉肿瘤的1.9%,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左右,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好发年龄在50~70岁,而发病趋势不详。
中老年人抵抗力低,咽喉细胞被反复感染,迁延不愈时抵抗力会更低,故更易引起癌变。
长期的烟、酒会对黏膜产生反复的刺激,最终造成黏膜细胞不可逆损伤,容易诱发喉咽恶性肿瘤。
粉尘的长期吸入会对咽喉黏膜细胞造成伤害,是慢行咽炎的高发人群,故也是喉咽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
喉咽恶性肿瘤有一定的遗传几率,有肿瘤家族史者易患本病。
喉咽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细胞的浸润及转移程度高度相关,在临床表现上主要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常表现为咽部不适、咽喉疼痛、声音嘶哑,中期可明显触及颈部肿块,常为单侧,晚期时肿瘤易沿淋巴扩散,引起消瘦、器官衰竭、大出血等。本病可以并发咽篓、吞咽困难等症。
吞咽困难,有异物感,进食时容易滞留食物。
咽喉在吞咽过程中会产生疼痛感,晚期时疼痛会向耳部扩张。
增大肿瘤会压迫声带和神经,引起声音嘶哑,严重时可有呼吸困难。
患者常可触及颈部单侧或双侧稍硬肿块,持续增长,活动度差。
晚期患者的肿瘤常发生淋巴转移,易引起器官衰竭,当侵及血管时容易引起大出血导致休克。
咽喉部位有异物感,对呼吸造成阻碍,常感觉呼吸不畅。
肿块生长压迫导致。
肿瘤生长过快,表面溃烂,导致出血。
这是喉咽恶性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唾液储积在皮下或切口下组织,形成脓腔破溃至皮肤或切口缘,使下咽、食管腔和皮肤相通形成窦道,经此窦道唾液和食物可向皮肤外溢出,形成皮肤瘘。
这是喉咽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由于修复方式不同,可能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的表现,可通过加强吞咽功能锻炼、口服抗生素等方式改善。
喉咽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较易遗漏,对于高危人群(慢性咽炎患者、长期接触金属粉末的工人和教师等)应当加强重视。当出现咽部疼痛、吞咽困难时,应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建议患者就诊于耳鼻喉科,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本病进行确诊。
如患者出现咽喉不适、吞咽困难、有异物感,症状持续,颈部可以触及较硬肿块且在逐渐增大时,应及时就医。
疑似喉咽恶性肿瘤的患者建议就诊于耳鼻喉科。
目前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持续多久了?
平时抽烟喝酒吗?
是从事什么工作?
平时嗓子疼不疼?
有摸到颈部长肿块吗?
喉咽部恶性肿瘤多在慢性咽炎的基础上产生,故可根据血常规中淋巴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辅助确定病灶。
平片上的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发生的部位和范围,通过颈部正侧位X线摄影可见病变部位软组织增厚、肿胀及周围软骨破坏的表现。当肿瘤向喉外发展时,可见会厌抬高,皮下脂肪层消失等。
喉咽恶性肿瘤CT平扫可见肿瘤部位软组织不规则增厚和肿块,以及由此产生的喉腔变形和功能异常。但无法区分肿瘤和正常肌肉组织,因为都是等密。肿块表现为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的等高密度灶,增强扫描后肿块呈不同程度强化。
MRI(磁共振成像)多平面成像可清楚显示各型肿块的范围和侵犯情况,不需增强就可发现颈部增大的淋巴结。喉咽恶性肿瘤在T1WI上表现为与肌肉相似的等或略低信号,坏死区更低;T2WI肿瘤为稍高信号,坏死组织更高。增强后肿瘤呈不同程度强化。
喉镜可直观的观察黏膜表面肿块情况,但对黏膜下层浸润和向周围扩散情况无法了解。确诊有赖于病理活检。
50岁以上,有吸烟饮酒史或其他高危人群,伴咽部不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超过两周。
喉咽部CT、MRI扫描示不规则肿块影,并结合病理活检结果即可确诊。
喉咽恶性肿瘤主要是依靠手术治疗和放疗为主体的综合治疗,尽可能保留器官功能,尤其是呼吸、吞咽和发音功能,以达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
因手术和放化疗而抵抗力低下者可根据病情,使用免疫制剂,如抗毒血清、抗病毒血清、丙种球蛋白,来增强抵抗力。注意免疫制剂过敏者禁用。
梨状窝外侧壁癌因较少向内侵入喉部,通常只需切除梨状窝及下咽外侧壁结构,而肿瘤侵入或位于梨状窝内侧壁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划定切除范围:
声带活动正常者切除会厌患侧,患侧室带、杓会厌襞、梨状窝内侧壁及部分外侧壁、患侧甲状软骨上半段、患侧舌骨、会厌前间隙。
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者切除患侧半喉、会厌、舌骨、会厌前间隙、梨状窝或部分颈段食管。
在此原则上,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同侧水平部分喉、垂直部分喉或水平垂直部分喉加梨状窝内侧壁切除术。修复方法主要采用残余下咽黏膜和皮瓣修复。
肿瘤位于下咽后壁或后外侧壁,下界在食管入口上方时,可行咽后壁切除术;下咽后壁肿瘤侵犯梨状窝外侧壁时须切除甲状软骨板后半,侵犯梨状窝内侧壁时多须切除声门旁间隙、声带、喉室及室带等结构,累及喉较重者,需切除患侧半喉。修复手段主要采用皮瓣修复。
环后区癌大多与颈段食管癌同时存在,很难明确何处原发,须手术切除全下咽全喉及部分或全食管。如果气管壁及至少一侧半喉正常,可行近全喉切除,以保留发音功能,防止胃内容物误吸。修复手段主要是游离空肠移植重建、胃咽吻合术。
如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还需行淋巴结清扫术。
早期喉咽恶性肿瘤、高龄并(或)伴有基础疾病等原因无法行根治性手术或拒绝接受手术者可行放射治疗。
位于梨状窝和咽后壁的局限性病变、局限高位环后癌的患者可在红色氦-氖指示光引导下,显微镜下用CO2(二氧化碳)激光切除。
喉咽恶性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咽喉部恶性肿瘤,该病如果能早期发现,治愈率相对来说是较高。若进入到晚期,治愈率和存活率总体较差。
喉咽恶性肿瘤早期患者治愈率较高,晚期患者治愈率不足50%。
对于早期病变的喉咽恶性肿瘤患者,经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60%左右,中晚期时5年生存率在30%左右。
喉咽恶性肿瘤的晚期可以通过淋巴、血液进行转移,从而产生癌症转移。
喉咽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建议每月复查1~2次颈部X线和喉咽部CT,出院后建议每年复查一次。
喉咽恶性肿瘤的患者要注意饮食,尽量保持清淡饮食,不吃烫嘴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患者应饮食清淡一些,禁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等。
患者应食用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鱼肉、鸡蛋、牛奶等,尽量不要吃羊肉、狗肉。
患者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子;蔬菜要吃应季的,春夏多吃豆角、油菜、油麦、西红柿、黄瓜;冬天多吃白菜、萝卜等蔬菜,有助于患者提高免疫力。
患者忌酒、烟、辛辣、刺激食物。
不要吃烫嘴的食物,少吃烧烤等夜宵。
喉咽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易继发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咽瘘。因此,本病的护理主要以注意饮食调节和及时预防,对咽喉等敏感部位多加重视为主。
适量运动,保持健康。建议一周运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及以上有氧运动。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情绪保持积极。
术后声音可能嘶哑,注意观察声音变化,多加休息,避免大声说话。
放疗术后定期清洗消毒气管内套管,以免引起感染,洗澡时务必不要把水灌到管口内。
由于喉咽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烟、酒嗜好等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预防主要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为关键。
高危人群要保持每年一次常规体检来进行疾病的筛查。
远离化学粉尘多的工业环境,若为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或教师,则应注重咽喉部位的防护,定期体检,提高防癌意识。
有咽喉炎、慢性咽炎的人群要格外留意,及时治疗,定期体检。
戒烟、戒酒,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饮食清淡,合理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家族中有患有喉咽恶性肿瘤的人,其他家庭成员要注意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5015点赞
[1]耿志洋.局部晚期下咽癌的治疗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031(009):732-736.
[2]刘良发,董研博.下咽癌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7(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