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病因不清楚,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引起骨骼破坏,血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內出现凝溶蛋白;最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本病常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眶周围疼痛、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眶软组织肿块,可通过手术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改善,但目前无法治愈。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与后天环境导致的基因突变相关,绝大多数致癌基因发生于体细胞,白介素6等淋巴因子分泌的调节异常与骨髓瘤发病有关。
超重或者肥胖可能会增加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我国骨髓瘤发病率约为1/10万,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约为4/10万。多发性骨髓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临床上好发于50~70岁,40岁以前少见,男多于女。
50~70岁人群:随着年龄增长,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风险随之升高,绝大多数患者超过65岁,35岁以下的骨髓瘤患者不到1%。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有本病家族史的人群:致密癌基因发生于生殖细胞会遗传给下一代,发生于体细胞不会遗传。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眶周围疼痛、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眶软组织肿块,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血、肾功能损害的症状。本病治疗不及时容易并发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眼部症状眶骨局限性破坏或者局部肿块疼痛,造成眼球突出。眶内软组织损害可出现结膜肿胀、眼肌麻痹和淀粉样变性,视神经浸润造成视乳头水肿,血液粘滞度升高可以引起视网膜出血等病变。
骨痛、髓外病变如肝脾肿大、神经症状如截瘫。
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感染、血液粘滞升高、出血、肾功能损害等。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视乳头浸润可以引起视乳头水肿,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以及视力一过性朦胧或视力正常。
血液粘滞度升高,引起血液流动缓慢可以引起视网膜静脉充盈、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等病变。
当患者眶骨局部肿块疼痛,眼球突出、眼肌麻痹等病变时,需要做X线、眼眶CT等检查,骨髓穿刺主要是浆细胞系异常增生等就可以明确诊断。眼眶多发性骨髓瘤需要与转移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增生症等鉴别。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骨痛、血浆蛋白、贫血等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其预测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骨痛、血浆蛋白、贫血,并出现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视觉模糊等症状,高度怀疑眼眶多发性骨髓瘤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若出现视力下降加重应立即就医。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需要就诊于眼科、肿瘤科、血液科。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骨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骨痛、视力下降等)
饮食状况如何?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X线检查累及眼眶的骨髓瘤可见一侧或者双侧眶壁溶骨性破坏。
眼眶CT可见不规则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邻近眶骨呈现溶骨性破坏,有时可见扫描野颅骨的溶骨性破坏灶。MRI眼眶骨髓瘤呈现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眶骨破坏区可见低信号的骨皮质不连续,骨髓腔高信号消失。
骨髓穿刺主要是浆细胞系异常增生。血液生化如异常球蛋白血症、高钙血症、蛋白尿等。
典型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症状,如眼球突出、眼眶周围疼痛、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眶软组织肿块加上眼眶CT(规则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明显强化,邻近眶骨呈现溶骨性破坏,有时可见扫描野颅骨的溶骨性破坏灶)骨髓穿刺(浆细胞系异常增生)以及血液生化(异常球蛋白血症、高钙血症、蛋白尿等)检查就可以明确诊断。
为眼眶常见病变,多见于一侧,成人多见于乳腺和肺癌,儿童最常见于神经母细胞瘤和尤文肉瘤甲亢,迅速发展的眼球突出伴有眼睑皮肤淤血。
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颅骨缺损、眼眶受累可引起突眼、尿崩为三大典型症状。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缺乏病因治疗,但可针对患者进行骨髓移植术结合化学药物治疗改善,同时可配合干扰素。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尚不能治愈,需要终身间歇性治疗。
本病无需特殊药物治疗。
骨髓移植手术,一般在化疗取得显著疗效后再进行移植,效果好。
初期治疗选择马法仑、泼尼松,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维持治疗选择卡氮芥、环磷酰胺、泼尼松、长春新碱,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干扰素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对抗骨髓瘤有效果。副作用是发热、恶心、厌食,嗜睡、骨髓抑制等。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目前还无法治愈,但是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其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积极的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需要患者根据治疗的时间段定期复诊。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为终身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出现典型症状,自然病程6~12月。糖尿病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血糖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刚开始,至少每周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血糖控制稳定后,可1个月复查一次。
患者无需进行特殊饮食调理,注意营养均衡即可。
眼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还需避免发生感染或在感染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等。可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进行病情检查,调整治疗方案,同时需要预防出血、骨折或并发症。
患者需要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遵医嘱正确服用。
患者可以进行适宜活动,防止肥胖,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有慢跑、游泳。避免久坐不动。争取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量运动。建议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左右。
手术后多休息,保持清洁,避免感染发生。
可使用裂隙灯显微镜、检眼镜等进行病情检查,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感染是关键,预防出血、骨折,避免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发生。
由于眼眶多发性骨髓瘤病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可通过本病高危人群每年进行眼科、内科筛查。
对于成年人的眼眶多发性骨髓瘤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眼科、内科筛查,从40岁以后,每年筛查一次。
本病无针对性有效的预防措施。
4988点赞
[1]朱利民,何彦津,张虹.以眼眶病首诊的多发性骨髓瘤一例[J].中华眼科杂志,2006(05):465-466.
[2]孙雪娇,张翠红,王谦.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8,v.32(04):117-119.
[3]刘玉杰,何韶辉,王达.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治疗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8,007(001):46-4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