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髌骨脱位是指每次屈膝过程都会引起髌骨脱位,为多因素产生向外侧牵拉髌骨的作用,完全伸膝时有复位趋势,髌骨能复位到膝关节中线或接近中线。习惯性髌骨脱位临床表现为髌骨周围疼痛、膝关节乏力、膝关节肿胀以及膝关节屈伸受限等,严重者可造成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和严重膝关节退变等。主要通过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主要病因是先天性膝发关节育缺陷和韧带发育异常引起的继发病损,其中好发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外伤、疲劳及肥胖也可诱发习惯性髌骨脱位。
先天性膝关节发育缺陷,致股骨滑车发育不良、髌股形态发育不良、膝外翻和高位髌骨等。
韧带发育异常,内外侧髌股韧带断裂或紧张以及全身多发韧带松弛等。
各种摔伤、跌落伤导致髌股关节损伤,诱发习惯性髌骨脱位。
过度疲劳容易宜引发韧带松弛,从而诱发髌骨脱位。
肥胖加重膝关节负担,容易诱发习惯性髌骨脱位。
习惯性髌骨脱位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在髋骨脱位疾病谱中,该病发病率低,较为罕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儿童身体发育条件尚未完善,容易发生习惯性髌骨脱位。
青少年精力旺盛,跑跳,容易造成髌骨部位的损伤。
习惯性髌骨脱位其特征为无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后引起髌骨脱位,以后脱位经常发生。临床表现为髌骨周围疼痛、膝关节乏力、膝关节肿胀以及膝关节屈伸受限等,严重者可造成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和严重膝关节退变等。
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减轻、反复疼痛,上下楼梯尤为困难。
膝关节下蹲或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可引起脱位、股四头肌萎缩、伸膝无力。
初次脱位无症状,如果关节软骨或关节囊损伤严重,则会造成膝关节内出血、肿胀。
髌骨脱位反复损伤髌骨及髌股关节造成关节僵硬。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部分患者伴有髌骨摩擦感。
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反复刺激并发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
习惯性髌骨脱位造成关节损伤及肌肉萎缩,长此以往造成膝关节退变。
当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出现膝关节乏力、肿胀、髌骨周围疼痛及伸膝受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尽快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可确诊。本病要与先天性髌骨脱位相鉴别。
出现膝关节乏力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膝关节肿胀、伸膝受限、髌骨周围疼痛及摩擦感时应及时就医。
患者大多考虑去骨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什么时候发生的脱位?
髋骨脱位有什么诱因吗?
既往出现过髋骨脱位吗?
膝关节有无异常?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症状、体征,同时对患者进行髌骨试验来判断脱位的程度。通常髌骨研磨试验呈阳性;髌骨倾斜试验阳性;髌骨恐惧试验阳性。
膝关节正、侧位片主要观察髌骨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发现高位髌骨和外移的髌骨。髌骨轴位片观察异常的股骨滑车和髌骨脱位的程度。若怀疑有骺板骨折或韧带损伤可行应力性X线检查。
CT可以更准确地反映髌股关节情况,以股骨后外侧缘作为基线测量外侧髌股角,由于排除了股骨的旋转因素,更加准确。与常规X线片相比较,对髌股关节的检查应用CT更加灵敏而准确。
有助于评估软骨的损伤,而且在评估髌股关节稳定方面优于CT。
关节镜检查主要评估髌股关节软骨损害的程度,根据软骨损伤的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患者可出现膝关节下蹲时脱位,屈膝时髌骨脱于股骨外髁外侧,伸膝时可自然复位。
X线检查、CT、MRI检查以及关节镜检查确定髌骨脱位以及脱位程度,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髌骨脱位。
出生时便存在的持续性脱位,髌骨脱位恒定不变,主动伸膝无力,伴有膝关节屈肌挛缩。而习惯性髌骨脱位时先天或后天双重因素造成,表现为髌骨周围疼痛以及膝关节肿胀,从临床表现可以初步鉴别诊断。
习惯性髌骨脱位视损伤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本病应尽早手术治疗,重建伸膝装置。早期治疗,膝关节功能多有恢复,伴随的畸形随生长发育而得以逐渐矫正。原则上骨骺未成熟的患者选择软组织手术为主,骨骺发育成熟的患者考虑骨性手术,本病需要短期治疗。
适用于减轻组织炎症、肿胀以缓解疼痛。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对本品过敏者和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
主要用于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消炎、缓解疼痛和增加关节活动度的效果。饭后即服或临睡前服用,或遵医嘱。肾功能不全及孕妇禁用,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及小儿慎用。
习惯性髌骨脱位相关因素复杂,必须查明致病原因,根据髌骨对线情况、伸膝装置的稳定性及骨性结构有无异常,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一般需多种手术联合运用,主要包括髌外侧挛缩组织松解、髌内侧关节囊紧缩、股内侧肌止点推进、髌韧带外侧半止点内移。
不可手术者可试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绑带包扎或护膝保护等保守治疗。
习惯性髌骨脱位一般保守治疗,预后不佳,若手术治疗后解决脱位,调整对合关系以及后期康复训练,预后良好。
由于该病有膝关节解剖结构的发育异常,所以手术能解决脱位,但无法恢复正常的髌股关节对合关系,需要长期的恢复过程。
本病一般不影响患者的生存期。
本病术前大都存在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复位术后经过长期适应磨合过程,所以会出现膝关节屈伸受限、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和脱位复发等。
患者一般3~6个月复查膝关节CT及核磁共振检查。治疗期间一旦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
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一般无特殊饮食调理,营养均衡、丰富即可。
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负重,避免参加剧烈活动,术后保证避免伤口感染。护理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防止伤口感染。
若保守治疗,膝关节脱位再发后应立即局部冰敷,间隔半小时一次,目的是减轻炎症反应和减少出血;膝关节内若大量积血,引起膝关节疼痛,及时去医院做膝关节穿刺抽出积血。
应视自身情况多锻炼股四头肌,目的是平衡髌骨防止脱位,疼痛缓解后每天行直腿抬高训练,反复锻炼。
视情况可以佩戴髌骨护膝,维持髌骨稳定,避免习惯性髌骨脱位。
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防止伤口感染,加重病情。
定期复查膝关节X线、CT及核磁共振检查,明确髌骨复位情况及其他恢复情况。一旦病情加重,仍需住院观察治疗。
术后如果石膏固定膝关节,应注意股四头肌锻炼,1个月内禁止高抬腿。2个月内避免完全负重。3个月内避免参加剧烈活动。
习惯性髌骨脱位的预防关键在于避免髌骨脱位的诱因,保证正确的走路和劳动姿势,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营养关节。防止肥胖,以免加重膝关节负担。
注意走路和劳动姿势,不要剧烈发生体位变化,缓慢进行。
走路时尽量不要穿高跟鞋,尽量穿厚底有弹性的软底鞋,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
尽量避免肥胖,积极减肥,多锻炼身体,防止加重膝关节负担。
4883点赞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73-675.
[2]刘玉村,朱正纲.外科学:普通外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裴福兴,陈安民.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李东升,李无阴,郭艳幸.平乐正骨骨病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560-562.
[5]张长青.医师考核培训规范教程骨科分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05-406.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