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外耳道炎又称恶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外耳道、颅底及周围软组织的感染。以耳痛、流脓、外耳道蜂窝织炎和肉芽肿为特征,可累及面神经等多组脑神经。由于其有骨质坏死的特性也被称为坏死性外耳道炎。多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
坏死性外耳道炎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机体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病人代谢异常、营养不良和贫血等有关。而且外耳道外伤后合并感染,可引发本病。致病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以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多见,约占90%。
坏死性外耳道炎50%以上发生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而且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约占90%,其他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感染等。
艾滋病、肾移植、骨髓移植、急性白血病患者,其身体免疫力低下,易发生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进而引起坏死性外耳道炎。
暂无流行病学统计
坏死性外耳道炎多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
坏死性外耳道炎起病急,耳痛,多为持续性,且逐渐加剧。会有耳流脓,如外耳道有肉芽,分泌物,可呈脓血性。如果引起脑神经损害,则有相应的脑神经症状,如面瘫、颈静脉孔综合征等。
坏死性外耳道炎较一般外耳道炎严重,夜间明显,可放射至颞部,有脓性分泌物耳溢,检查有明显触痛和牵拉痛。常引起外耳道骨髓炎和广泛的进行性坏死,可导致颌骨和颧骨骨髓炎,并发多发性神经麻痹,其中以面神经麻最为常见。
抗炎治疗无效,病情恶化。引起坏死性骨髓炎,侵犯颅底,破坏颅底结构。引起面瘫,亦可导致颞骨、颅骨骨髓炎、面瘫等颅神经麻痹。严重者可因大出血及颅内感染而死亡。
是化脓性细菌所致的软脑膜、蛛网膜、脑脊液及脑室的急性炎症反应。
化脓性病原体侵蚀破坏脑组织,引起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和组织坏死,继而形成坏死性脓腔。
病灶侵犯面神经骨管,使面神经受损导致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缺损症状。
病灶感染侵犯颅内动脉血管以后,导致它支配区脑组织缺血。而脑组织缺血导致坏死、软化。
依据感染病史,结合患者自身症状,及时到医院系统检查。患者需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并向医生完整讲述病史,完善常规检查,明确诊断,给予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患者具有进行性剧烈的耳痛、耳流脓,常带恶臭、外耳道、耳廓、耳屏均可肿胀,可有触痛及牵拉痛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因为什么症状来就诊的?(如耳痛、恶臭、耳流脓等)
出现耳痛、恶臭、耳流脓的时间?
目前耳痛的程度、耳流脓的性质?
症状持续了多久?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糖尿病)
外耳道有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外耳道肿胀、蜂窝织炎,有水肿的肉芽和坏死物,非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坏死性外耳道炎可无肉芽。
可见外耳道骨部和颅底有骨质破坏。
明确具体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具有下述症状,且有糖尿病史,或者对常规治疗无疗效,则要考虑为坏死性外耳道炎。
临床表现为耳痛与耳流脓,常带恶臭。耳痛呈持续性,逐渐加剧。体征起初见外耳道底壁骨与软骨交界处皮肤糜烂,继而出现肉芽组织增生,耳周软组织肿胀,并有明显压痛。
外耳道脓液培养常可见铜绿假单胞菌,颞骨高分辨率薄层CT扫描可了解病变范围。
应和严重的外耳道炎或良性坏死性外耳道炎相鉴别。除上述典型症状和体征外,CT检查可见骨皮质受侵,MRI很好地看到颞骨下软组织异常,T1、T2均为低密度影,还可以看到脑膜的增强和骨髓腔的改变。闪烁显像技术也有助于鉴别坏死性外耳道炎和严重的外耳道炎,后者未侵入邻近的骨质。良性坏死性外耳道炎以骨板无血管坏死,且可再钙化是其特征。
坏死性外耳道炎是一种可致死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有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有免疫缺陷者应增强抵抗力,并做相应的治疗。
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辅助高压氧治疗,解决组织缺氧,增强对病原菌的杀伤力。刺激新生微血管形成,增强抗生素的作用。
抗生素的选择有多种方案: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静脉给药。
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联合静脉给药。
头孢他啶静脉给药。
环丙沙星口服。
手术的目的是去除鼓室、鼓窦、乳突的病变,尽量保留原有听力,力求做到干耳,防止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出现。
对于有颅底侵犯的患者,需行此手术治疗。目的是为了彻底清除病灶及坏死组织,避免颅内并发症的出现。
由于致病菌毒力强,患者有全身疾病,抵抗力低,治疗难度大,可为致死性。各家报道疗效不一,但一旦合并有脑神经损坏,预后多不佳,伴面瘫者死亡率50%,多发脑神经损害则死亡率高达80%以上。
对于轻症者,经及时治疗可治愈。而重症者,预后差。
坏死性外耳道炎伴面瘫者,其死亡率为50%。而多发脑神经损害者,则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具体生存时间视情况而定。
坏死性外耳道炎患者术后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为主,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以免引起耳朵发炎,加重病情。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辣食品易生燥热,从而使本病症状加重,不利于术后恢复。
忌食浓茶、咖啡、红酒。
忌甜腻、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还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B丰富的食物,例如玉米汁、蜂蜜、豆腐、鸡、菠菜、牛奶等。
病人因耳痛等症状影响食欲及睡眠,可导致烦躁不安。坏死性外耳道炎者耳痛剧烈,可并发面神经麻痹,病人因心理负担重,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
患者需要了解本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合理、足量使用抗生素,必要时使用止痛剂。
外耳道有分泌物者,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并用棉签拭干后再滴入抗生素滴耳液。使用滴耳液时,注意滴耳液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外耳道狭窄者,待炎症消退后行外耳道成形术。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外耳道皮肤生长情况,保持患耳清洁、干燥。
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若患处出现疼痛,可热敷15~20分钟,可缓解疼痛。
嘱病人防止感冒,学会正确擤鼻方法,即单侧轻轻擤,避免用力擤鼻,以免影响创面愈合,按需要应用呋麻滴鼻液,保持咽鼓管通畅。若出现咽鼓管堵塞或感冒病情较重,及时就医。
坏死性外耳道炎者,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准备,争取尽早实施手术,彻底清除病灶,防止炎症扩散。若引起骨髓炎者,应严密观察有无口、眼歪斜等面神经麻痹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6~7天拆线,2周内逐渐抽出耳内纱条,拆线后外耳道内应放置挤干的酒精棉球,保持耳内清洁并吸收耳内渗出液。嘱病人洗头洗澡时污水勿进入外耳道。若出现感染,及时就医。
观察有无面瘫、恶心、呕吐、眩晕、平衡失调等并发症,注意病人有无高热、疼痛症状。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观察敷料的滲透情况及是否松脱,如渗血较多,及时通知医生,可更换外面敷料重新加压包扎。
嘱病人出院后定期随访,按医嘱用药,正确清洁外耳道。
坏死性外耳道炎的预防重点在于避免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于有存在危险因素者(糖尿病患者)要警惕该病的发生,积极治疗基础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还要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防止病原菌侵袭。
积极治疗糖尿病。
改善不良习惯,避免经常挖耳,保持耳部清洁。
及时清除进入耳内的积水及刺激性异物。
遵医嘱,按时用药。
4649点赞
[1]韩德民,周梁,孔维佳,等.2010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新进展[J]. 2010.
[2]黄选兆.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2版[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8(2):23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