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创伤是指喉部受到来自喉外部或内部机械力量的袭击或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使喉部组织受到损伤和破坏而影响了喉的发音、呼吸及吞咽保护等功能,从而出现一系列声嘶、失音、呼吸困难、吞咽疼痛、呛咳等临床表现。本病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进行改善,大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可痊愈,也有部分患者未接受正规治疗,在短期内危及生命。
因咽喉位置较深,不易遭受外部暴力作用形成挫伤。而喉外部受到撞击、挤压等钝器打击时,往往出现喉挫伤。
多见于锐器伤,如纳颈、刀割创,以声门上区损伤多见,而刺创及剪创则以环状软骨或气管上端受伤者较多。晚期因喉腔狭窄而影响呼吸功能,声带损伤造成难以恢复的声嘶或失声。
喉部创伤可由外伤、化学因素、医源性因素等引起,如交通事故、拳击、球击、内镜或气管插管等所致。此病好发于受到暴力打击人群、接触高温环境人群、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的人群,可由外力、外伤诱发。
喉部遭受外来暴力的直接打击,如拳击、撞击、扼伤、自缢、各类意外事故。偶尔可因强烈张口与剧烈呕吐导致环甲关节与环杓关节脱位而致喉损伤。来自侧方的外力可使喉部移向对侧,故损伤较轻,前方的外力由前向后将喉部推挤致颈椎,此时则伤情多较重。
刀剪等锐器自伤,斗殴中被匕首、砍刀等锐器所伤,交通事故或各类意外时,破碎的挡风玻璃或尖锐的金属物器所伤,弹片、枪炮击中喉部,意外爆炸事故中被碎裂物击伤。
本病目前无权威的流行病学资料支持。
暴力打击引起的外伤容易患喉部损伤,如拳击手。
高温可对喉部造成一定损伤。
此类人群多见于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也会导致喉部出现损伤。
喉部创伤患者有呼吸困难、喉喘鸣、发音改变或失音、咳嗽、咯血、颈部疼痛和吞咽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出血、窒息、失血性休克、呼吸困难、皮下气肿。此病可并发有纵隔气肿、气胸以及感染。
以喉及颈部为著,触痛多明显,发声及吞咽时加重,有时可向耳内放射。
开放性喉外伤所造成的伤口有时出血较凶猛,极易发生出血性休克,若出血难以控制可致病人立即死亡,若血液流入呼吸道则可窒息。
因空气通过喉内和颈部伤口进入软组织内而产生,向周围扩展时可达面部及胸腹部,向下进入纵隔则形成纵隔气肿,若累及肺尖部胸膜壁层可致气胸。
开放性外伤后病人常因喉软骨骨折、移位,喉黏膜出血、肿胀致喉狭窄、梗阻,伤口出血流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阻塞,有气胸时可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声带、喉返神经损伤或环杓关节脱位可致声嘶或失声。
喉部及咽部损伤导致吞咽疼痛妨碍吞咽动作。当伤口穿通咽部、梨状窝或食管时,则有唾液和食物自伤口溢出,造成吞咽困难。出血、休克、呼吸困难是开放性喉外伤的三个危急现象,应及时予以处理。
喉黏膜如有破裂则可发生咳嗽、咯血,喉挫伤可见颈部肿胀、淤斑。
外伤后空气沿颈深筋膜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胸,如外伤累及肺尖部胸膜壁层则可形成气胸。
喉部创伤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感染,包括喉软骨膜炎、软骨坏死、颈深部感染、纵隔炎、吸入性肺炎等。
喉部创伤及时治疗对于改善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及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有急性外伤)要及时到耳鼻喉头颈外科或其他相应科室就诊,做间接或纤维喉镜检查、颈部正侧位片、CT、MRI检查确诊。
患者具有明确外伤史后出现喉部出血、呼吸困难、窒息、乏氧、紫绀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
若患者出现其他不适反应或全身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在清创缝合并解除呼吸道阻塞后可到相应科室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如何受伤?
疼痛、呼吸困难的时间?出血情况如何?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发热、精神萎靡、纳差等症状)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判断喉部受伤的情况,如喉黏膜有无水肿、血肿、出血、撕裂,声门有无变形及声带活动情况。
判断喉骨骨折部位、气管损伤情况,以及颈部、喉部软组织和血管损伤情况。
开放性喉创伤诊断不难,闭合性喉创伤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即可确诊:
依据外伤、化学因素、医源性致伤史后出现声嘶、失音、呼吸困难、吞咽疼痛、呛咳等症状和检查可确诊。
检查可见杓区和杓会厌皱襞肿胀,声带可被隐没,当肿胀消退之后可见勺状软骨向前内移位,声带松弛呈弧形,发音时声门不能紧闭。
喉部创伤应该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并进行手术治疗处理创口,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早期急救和创口处理也是必要的。该病情的治疗周期根据损伤程度有不同的时间,一般为2~4周。
颈部大出血的紧急处理为用手指伸入出血创口,直接压迫受损的血管,或用手指压迫颈动脉区以控制出血,然后查清出血点,用血管钳止血并结扎。应将所有出血点及已凝血的血管断端找出并结扎,以免发生继发性出血。出血过多者应立即输血、输液、强心、升压、预防休克,并吸出流入气管内的血液,以防止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张。
如情况危急,可将气管套管或橡皮管由原创口插入气管,并吸出分泌物和误吸的血液,暂时维持呼吸道通畅,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低位气管切开术。凡喉切伤穿通至咽喉和气管腔内者一般均须作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给予鼻饲以减少吞咽动作及误吸机会,使创伤的喉部静止休息。
伤后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用足量抗生素预防局部及肺部感染。
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并用纱布堵塞通入咽喉腔的创口,清除其中血块、痰液和异物,剪去已失活力的组织,但喉腔黏膜不宜随便剪去。再次结扎渗血的出血点。
对黏膜创口可用细肠线仔细缝合,不应遗留创面,以免肉芽组织生长和术后渗血,为了避免因咳嗽、喉部运动等因素影响创缘愈合,以采用褥式缝合较好,若黏膜缺损较多,应采用黏膜瓣或游离黏膜移植。软骨除已大部分游离或失活的小碎片可以去除以外,应尽量保留。软骨本身不一定要缝合。若软骨膜已失去缝合固定条件,则软骨切缘需用钢丝固定,必要时喉腔内用喉模支撑固定。
喉挫伤肿胀消退后,若有环杓关节脱位应尽早复位,以在1~3周内进行最好。在喉表面麻醉下,用喉钳拨动环杓关节,拨动的方向随脱位的情况而定,以拨动后能改善发音为准。
如情况危急,可将气管套管或橡皮管由原创口插入气管,并吸出分泌物和误吸的血液,暂时维持呼吸道通畅,待病情稳定后,再行低位气管切开术。凡喉切伤穿通至咽喉和气管腔内者一般均须作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喉部创伤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发生休克、窒息等严重并发症。该病患者需要在术后1个月进行复诊,重点检查血管、神经、肌肉、黏膜及皮肤的愈合情况。
喉部创伤可以治愈,经正规治疗大部分患者通常可得到较好的疗效,但少数患者也可出现休克、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喉部创伤延误治疗有窒息、失血性休克死亡可能,及时治疗痊愈后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术后一般1个月复诊,复诊时注意观察术后区域恢复情况,包括血管、神经、肌肉、黏膜及皮肤的愈合情况,避免局部粘连,影响喉部运动及功能。
喉部创伤患者术前严格禁食水,给予鼻饲,术后给予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为主,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忌海鲜发物,带鱼、虾、蟹等腥膻食物会助长湿热,加重喉部黏膜充血、水肿,故应忌食。
忌甜腻食物,油腻食物如猪油、奶油、牛油等,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甜点心等,这些食物有助湿增热的作用,影响恢复效果。
宜多食用含维生素A、维生素C丰富的辅食,例如玉米汁、蜂蜜、豆腐、鸡肉、菠菜、牛奶等,宜多食水果和新鲜蔬菜。
喉部损伤术后要注意手术部位清洁以及辅助排痰,用药不要自行添减,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不同的运动锻炼。该疾病患者重点监测体征,如呼吸方面有无呼吸困难、喉喘鸣和吸气性软组织凹陷等症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喉部损伤患者避免异物堵塞呼吸道诱发窒息或者休克。
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避免洗澡或沾水。
术后需要进行翻身拍背、雾化气道排痰。
应用药物要遵医嘱,不要自行添减药量。
术后三天可以进行下床活动,慢慢过渡到正常锻炼。
非手术治疗无需卧床,可进行运动锻炼,但不要进行举重、快跑等高强度活动。
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喉喘鸣和吸气性软组织凹陷等症状。
喉部创伤患者有窒息、休克的危险,与创伤的严重程度、阻塞呼吸道有关。
喉部创伤目前还没有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喉部创伤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喉部创伤没有明确的早期筛查措施,患者日常注意安全防护,出现意外时及时到医院检查即可。
平时多由于交通事故、工伤、体育运动等引起,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意外的发生。
开车,乘坐车辆时注意佩戴好安全带。
接受安全方面的教育,时刻保持警惕,警钟长鸣。
4229点赞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黄兆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席淑新,陶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