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肌麻痹是指由咽丛的运动神经纤维所支配的咽部肌肉运动异常导致的疾病。咽肌麻痹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因包括中枢神经麻痹和末梢神经麻痹。主要症状包括吞咽不畅、开放性鼻音、面部动作受限等,可导致中耳炎和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目前主要是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包括药物和物理治疗,预后不佳。
中枢性咽肌麻痹,由中枢脑部疾病导致的咽肌麻痹。
末梢性咽肌麻痹,由周围末梢神经导致的咽肌麻痹。
咽肌麻痹的主要病因包括中枢神经麻痹和末梢神经麻痹,常好发于多发性神经炎患者、肿瘤患者等人群。此外,流感、白喉也能诱发咽肌麻痹。
常见于肿瘤、脑血管病变、脊髓痨、流行性脊髓灰质炎等,病灶位于颈静脉孔附近,压迫脑神经可出现咽肌麻痹。
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末梢神经麻痹导致咽肌麻痹。
重症流感会导致神经麻痹诱发咽肌麻痹。
白喉患者病灶累及咽部可诱发咽肌麻痹。
本病目前尚无较为权威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多发性神经炎是咽肌麻痹的病因之一,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
脑部肿瘤压迫脑神经或肿瘤转移压迫脑神经都能导致咽肌麻痹。
咽肌麻痹的典型症状包括吞咽不畅、开放性鼻音、面部动作受限等,部分患者可有喉部、器官、食管肌肉麻痹,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常见并发症有中耳炎、吸入性肺炎等。
咽肌麻痹导致患者进流食时易反流于鼻腔,进食固体有吞咽困难感。双侧咽肌麻痹出现吞咽机能障碍,逐渐发展可有误吸入喉内的危险。
若合并有软腭麻痹导致鼻咽不能闭合时,患者在说话时可出现开放性鼻音。
患者不能做鼓腮、吹气、吮吸等动作。
部分患者还可能合并有喉部、食管麻痹,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
当患者误吸经咽鼓管入耳可出现中耳炎,表现为耳朵内部流脓、听力障碍。
当患者误吸入肺合并感染出现吸入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对于咽肌麻痹,当出现吞咽不畅、开放性鼻音、面部动作受限应及时就诊神经内科,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注意与鼻炎、食管癌、面神经炎鉴别。
当出现吞咽不畅、开放性鼻音、面部动作受限的情况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咽肌麻痹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
本病优先考虑去神经内科或者耳鼻喉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吞咽不畅、面部动作受限)
这些症状出现多久了?
在什么情况下症状加重或减轻?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嘱患者张大嘴发出“啊”的声音,可见健侧移动,患侧不能运动。两侧麻痹者出现软腭松弛,都不能上抬。对于咽缩肌麻痹者,梨状窝可见唾液或食物残留。
如CT、MRI等明确致病原因,有助于明确病灶位置、大小和病情严重程度。
患者有咽肌麻痹典型症状,如吞咽不畅、开放性鼻音、面部动作受限,体格检查时可见咽肌患侧不能运动可以诊断本病。
鼻炎表现为鼻塞、流涕、头晕、嗅觉下降等症状,一般没有吞咽困难和面部动作受限,本病有吞咽困难和面部动作受限,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食管癌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一般没有鼻部和面部症状,多数有全身乏力、消瘦的症状,本病有鼻部和面部症状,如面部动作受限、鼻塞,通过食管镜可明确诊断,并且与咽肌麻痹鉴别。
面神经炎表现为不能蹙额与皱眉,眼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畏光、流泪。口角歪向较健侧,鼓腮时从重病侧漏气,漱口时从重病侧漏水、流口水,进食时食物停留于重病侧牙颊之间。本病有吞咽困难,梨状窝可见唾液或食物残留,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咽肌麻痹目前没有特异治疗方式,主要是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包括药物和物理治疗。咽肌麻痹的治疗周期与原发疾病有关,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尼莫地平为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的钙拮抗剂,有增加末梢循环血流量的作用,适于末梢麻痹导致的咽肌麻痹。严重肝功能损害、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急性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吡乙酰胺为氨酪酸的同类物,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脑细胞的作用,对于中枢性咽肌麻痹有一定缓解作用。肝肾功能障碍者、老年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适于所有类型咽肌麻痹的治疗,对神经恢复有一定作用。服用时避免酗酒和补充其他类别维生素。
该病无需手术治疗。
有兴奋正常神经和肌肉的能力,能防治肌萎缩,防治粘连,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还具有止痛的作用,对于咽肌萎缩的治疗有较好作用。
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通过针刺特定部位,增加神经敏感性,促进血液循环。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咽肌麻痹的预后与原发疾病有关,多数患者不易治愈。若原发疾病不危及生命,咽肌麻痹一般不影响自然寿命,多数患者无后遗症。治疗期间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咽肌麻痹患者多数不易治愈。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一般不影响患者寿命。
本病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可一个月一次。
咽肌麻痹患者因进食困难易出现呛咳,饮食要注意避免难吞咽和多渣的食物,为避免营养缺乏还需补充多种营养。
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避免难以吞咽或多渣食物。
患者应补充营养,有助于神经恢复,如牛奶、肉汤、鱼汤等,既营养又易于吞咽。
注意补充纤维素,避免因进食过少而便秘,可以饮用鲜榨果蔬汁。
咽肌麻痹患者的护理以避免呛咳和适度运动为主,平时注意观察患者进食情况,治疗期间每月复查体格检查。此外,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咽肌麻痹患者易出现呛咳,严重患者可采用鼻饲。定期清理鼻咽等处的分泌物,避免鼻饲管压迫溃疡。
咽肌麻痹患者日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发生训练,张大嘴发出“啊”的声音,锻炼咽部肌肉。
平时注意观察患者进食情况,有无缓解,面部动作有无异常,治疗期间每月复查体格检查。
患者如有严重吞咽困难,需鼻饲营养,但应注意置鼻饲管护理,预防鼻部及咽部压迫性溃疡。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嗜睡等,应及时就医。
咽肌麻痹的预防,主要是对中枢神经麻痹和末梢神经麻痹及时治疗,平时注意提高免疫力,避免流感、白喉等疾病。
对中枢神经麻痹和末梢神经麻痹及时治疗,避免疾病进展。
早期注射白喉疫苗对预防咽肌麻痹有一定作用。
规律作息、按时运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预防咽肌麻痹有一定作用。
患者如有下呼吸道感染时应积极预防下呼吸道并发症,家属需帮助患者吸出咽部潴留分泌物。
4200点赞
[1]赵振环.神经内科医师门诊决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2]陈莉秋.针刺治疗咽肌麻痹[J].浙江中医杂志,1995(06):275.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