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他莫拉菌感染是指由卡他莫拉菌引起的人类多种感染,如急性中耳炎、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卡他莫拉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过去认为仅是健康人呼吸道的正常寄居菌群,近年来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致病菌,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主要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卡他莫拉菌感染由卡他莫拉菌属细菌感染致病,卡他拉菌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也可以侵入下呼吸道、鼻窦、中耳等部位引起相应症状。细菌可经破损的黏膜进入血液,甚至可以引起败血症。
卡他莫拉菌首次发现于1896年,过去认为卡他莫拉菌是存在于上呼吸道正常细菌,对人体无致病性。健康成人上呼吸道带菌率为1%~5%,近20年发现该菌可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上颌窦炎、化脓性中耳炎、肺炎及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并有可能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
卡拉莫拉菌属存在于健康人上呼吸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肺部有慢性病变时容易感染人体致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儿童、老年人。
卡他莫拉菌感染的症状与感染部位有关,感染的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一般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等。也可表现为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
是卡莫他拉菌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尤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人群。
患者会发热,感觉怕冷,但老年人不一定有发热的症状。
这是本病最常见症状。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痰量增加、胸闷、呼吸困难加重的症状。
常见症状有耳部疼痛、耳鸣、听力减退、耳部流脓等症状。
表现为鼻塞、流黄色黏鼻涕、鼻部疼痛、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有嗅觉减退。
较少见,主要表现为高热、疲乏、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
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主要为心脏泵功能衰竭所引起的组织循环灌注不足,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心率加快。
综合观察患者症状,如出现发热、咳嗽、耳痛、耳鸣等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治疗,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要立即就医。
患者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鼻塞、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患者若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可就诊于急诊科。
患者出现如咳嗽、咳痰等,去相应科室就诊,如感染科、呼吸内科。
主要存在什么症状(如发热、咳嗽、耳痛等)?
出现症状后持续多长时间?
是否对症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退热治疗等?
症状处理后有无缓解或加重情况?
有无做过细菌敏感试验检查?
细菌学检测应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尽早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药敏试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增高,可有核左移,但免疫低下等机体反应较低者或老人和小儿等白细胞数也可不高。
可用于肺部、鼻窦等感染的辅助诊断。肺部感染时,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异常病变。
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耳痛、耳鸣等症状,感染部位症状较为典型。
实验室检验痰菌培养生化鉴定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卡拉莫他菌呈现阳性。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炎症病灶。
多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盗汗、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失眠、心悸等。X线胸片见病变多在肺尖或锁骨上下,密度不匀,消散缓慢,且可形成空洞或肺内播散。痰中可找到结核杆菌,可以此鉴别,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多无急性感染中毒症状,有时咯血或痰中带血丝,可伴发阻塞性肺炎,经抗生素治疗后效果可能不佳。影像上可见肺门淋巴结肿大或出现肺不张。若经过抗生素治疗后肺部炎症不易吸收,或暂时吸收后于同一部位再次出现肺炎,应密切随访。对有吸烟史及年龄较大的患者,必要时可进一步行胸部CT、支气管镜和痰脱落细胞病理等检查可明确诊断以及帮助鉴别。
卡他莫拉菌感染治疗主要依靠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为主,对药物治疗疗效不显著的,可采取对症的手术治疗。
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主要目的是消灭感染灶的卡他莫拉菌,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四环素、第二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
鼻窦炎患者药物治疗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可通过鼻内镜手术清除病变,促进病变愈合。
中耳炎患者并发鼓膜穿孔时,可进行鼓膜修补术,用来修复鼓膜正常结构功能。
卡他莫拉菌感染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疾病会继续发展,患者症状会加重,增加治疗难度,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肿瘤、糖尿病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一般恢复良好。
卡他莫拉菌感染的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无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可治愈,恢复情况良好。
卡他莫拉菌感染经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不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
卡他莫拉菌感染疾病发生后除了正规治疗,还要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多吃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和含活性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食物。
宜吃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如紫云英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属于中药性的野菜,口感比较好,很适合本病的患者食用。
宜吃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益生菌酸奶含有丰富的益生菌,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的排空,从而减少肠道垃圾对机体的损伤性刺激作用。
宜吃具有活性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炎症的消散。
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造成感染症状加重。
忌吃发物性的食物,如咸鱼,属于发物性的食物,且属于厚味重的食物,均不利于本病炎症的消散,同时还有增加炎症蔓延的趋势。
忌吃海腥的食物,如牡蛎、贝壳类等,属于发物性的食物以及海腥的食物,不利于本病炎症的缓解,原则上应该避免食用。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术后注意鼻腔、耳道是否有液体流出,观察其量、颜色、气味,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卡他莫拉菌属存在正常人的上呼吸道,预防的关键是提高自身抵抗力,日常注意合理饮食搭配,适当加强身体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尽量避免淋雨受凉,以免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在自身情况可耐受的情况下适量锻炼增强抵抗力。
注意老年人、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情况,如果出现发热、咽痛、流涕的情况要及时治疗。
4289点赞
[1]贾辅忠,李兰娟.感染病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张琼芳,王芳等,2013~2016年四川省儿童患者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耐药性分析[J].现在检验医学杂志,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