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上皮瘤又称皮脂腺瘤,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有学者认为是皮脂腺腺瘤的异型,或者是介于皮脂腺腺瘤和基底细胞癌之间的状态,还有学者认为它就是向皮脂腺分化的基底细胞癌的同义词。此病罕见,好发于60岁以上女性,也有生后不久即发生者。通常为孤立、圆形高出皮肤的黄色、橙色或肉色的丘疹、结节,好发于面部、头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此病的病因尚无定论,多发性型常与多脏器恶性肿瘤相关。此病的发病或许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有关,与基底细胞癌和致癌物的关系尚无定论。
此病罕见,目前无可靠文献表明此病的患病率、发病率。
此病病因不明,临床发现60岁以上女性、具有家族史者、患有Muir-Torre综合征者好发此病。
皮脂腺上皮瘤多见于面部和头皮,少数可见于眼睑,常见症状是黄色至橙色或肉色的丘疹、结节、肿块,常无自觉症状,破溃者可能并发脂溢性角化病、皮脂腺痣、Muir-Torre综合征、溃疡等。
通常为一个直径1~3mm、黄色至橙色或肉色的丘疹、结节、肿瘤,偶有数个。
若皮肤结节增大,皮肤破溃,可导致出血、疼痛。
若患者于鼻前庭出现皮脂腺上皮瘤可触摸到鼻部包块。
主要见于40岁以上成人,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又称老年疣、老年斑,也称为基底细胞乳头瘤。可发生于除掌跖之外的任何皮肤,但躯干和头面部最为好发。皮损常多发,临床上其数目、大小、形态、颜色深浅等方面表现多样,典型表现为圆形或者卵圆形丘疹或斑块,淡褐色至黑色,境界清楚,似粘贴在皮肤表面。
常以皮脂腺增生为主,来源于原始上皮胚芽。皮脂腺痣较为常见,多于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好发于头面部或颈部,尤其是头皮。
临床特点是多发性皮肤肿瘤并发内腔恶性肿瘤,皮肤肿瘤包括皮脂腺瘤、角化棘皮瘤、皮肤癌等。内脏恶性肿瘤有结肠癌、十二指肠癌、子宫内膜癌等,男女均可罹患,以男性为多,发病年龄平均为48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陈旧分化不良的损害可破溃形成溃疡,或经患者搔抓导致溃疡。
若面部皮肤出现此病症状,应及时就诊于皮肤科或消化科。医生会做相应的体格检查、询问病情和辅助检查,如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镜检查。此病还应该与皮脂腺腺瘤、基底细胞癌等进行鉴别。
若皮肤出现不明肿物,或伴有红肿、破溃、疼痛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多数患者优先考虑就诊于皮肤科。
结节、肿块有没有增大?
在家服用过什么药物吗?
亲属有类似症状吗?
患病部位是否受过外伤或接触过什么物质?
之前有看过其他医生吗?
主要观察患者的病变的部位、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等。
取患者一个小结节或患者皮损边缘,然后送去病理科镜检,等待检验结果即可。
根据体格检查发现的皮损特征在配合辅助检查结果,即可进行正确的诊断。
面部、头皮、眼睑部位出现直径1~3mm、黄色至橙色或肉色的丘疹、结节、肿瘤,偶有数个。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其符合皮脂腺上皮瘤的病理学特点,表现为界线不清、不规则生长的细胞团块,呈实性或腺样,可与表皮相连,无包膜。
本病需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皮肤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相鉴别。
皮脂腺上皮瘤需与皮脂腺腺瘤鉴别,后者有明显的皮脂腺小叶,类似于正常的皮脂腺,基底样细胞和成熟的皮脂腺细胞数量相等。而且,皮脂腺腺瘤的肿瘤结节是孤立的,位于真皮很表浅的位置,境界清楚。有时在典型的皮脂腺瘤的背景下可以见到局部有皮脂腺腺瘤样结构,此时可诊断为皮脂腺腺瘤,也可诊断为皮脂腺上皮瘤。
皮脂腺上皮瘤和向皮脂腺分化的基底细胞癌容易混淆,区别在于后者必须具备基底细胞癌的特征,只是偶尔见到向皮脂腺分化的区域。
此病也应与高分化皮脂腺癌相鉴别,后者细胞核异型性显著,核仁明显,有大量核分裂象,分化较差的区域往往呈现浸润性生长的模式。
本病还需与向皮脂腺分化的毛母细胞瘤相鉴别,后者有显著的毛胚和毛乳头结构,肿瘤周边呈栅栏状排列,间质的改变也很明显。
皮脂腺上皮瘤治疗周期较短,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干净后一般不会复发。继发感染者可外用抗生素,如夫西地酸、红霉素、莫匹罗星等。
夫西地酸对与皮肤感染有关的各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对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效,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用于此病皮损的继发感染。
红霉素软膏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红霉素,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此病的继发感染。
此药主要成分为莫匹罗星,本品为局部外用抗生素,适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主要用于此病的继发感染。
大部分患者都适合手术,手术前应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手术刀切开真皮,分离皮质腺上皮瘤,不需做过多边缘切除,取出后缝合表皮即可。
皮质腺上皮瘤是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对患者生存时间造成威胁,通过手术切除可以彻底治愈,一般不会复发,但手术治疗后如怀疑复发应及时进行复诊。
皮脂腺上皮瘤经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
皮脂腺上皮瘤并非为严重疾病,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
皮脂腺上皮瘤如手术治疗后,患处再次发生皮脂腺上皮瘤,患者应及时进行复诊检查。
皮脂腺上皮瘤的患者一般无需特殊饮食调理,正常饮食即可。
皮脂腺上皮瘤日常护理应注意禁止患者搔抓患处,也应积极关注自身皮损的转归或恶变,如发现用药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副作用,应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患者应积极关注自身的皮脂腺上皮瘤的状况,注意其是否增大、是否改变等。
如果患者做了手术后,手术伤口不要沾水,注意清洁,避免术后发生感染。
皮脂腺上皮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无法做到有效的预防。
4850点赞
[1]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第2版[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551.
[2]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847.
[3]朴永君.皮肤性病学·高级医师进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36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