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变形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角膜炎。临床表现酷似假单胞铜绿杆菌性角膜炎,出现眼睛疼痛、怕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多表现为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前房积脓、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此病一般使用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治疗,预后比较差,发病前多有角膜损伤病史。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是由变形杆菌感染角膜引起,多是在角膜受损伤的条件下导致。
干眼症、慢性泪囊炎、睑缘炎、大泡性角膜病变、倒睫毛、角膜暴露、眼外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或者抗生素滴眼液等,可诱发此病。
糖尿病、营养不良、酒精中毒、严重的烧伤、免疫抑制剂使用、老年体弱、维生素缺乏等,亦可诱发此病。
尚无确切的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的流行病学数据。
角膜损伤病史或者角膜异物剔除史的患者。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抗生素滴眼液者。
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者。
长期过量饮酒者。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的典型症状主要为眼部感染的表现,若患者不积极治疗,还可导致角膜穿孔、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
急性发病,进展迅速。自觉症状明显,即眼睛疼痛、怕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眼睑、球结膜水肿,睫状或者混合充血,早期角膜上皮溃疡,快速形成角膜液化坏死病灶,随着病情发展浸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深层溃疡,溃疡表面和结膜囊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急性发病,进展迅速。眼睑、球结膜水肿,睫状或者混合充血,早期角膜上皮溃疡,快速形成角膜液化坏死病灶,溃疡下边界模糊、致密的浸润灶,其周围组织水肿,随着病情发展浸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深层溃疡,溃疡表面和结膜囊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前房积脓,严重的角膜穿孔、内容物脱出或者全眼球炎。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角膜液化坏死,可以引起后弹力膜膨出,角膜因眼压高而穿孔,导致内容物脱出,虹膜前粘连,形成粘连角膜白斑。严重的可以引起全眼球炎。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炎症毒素进入前房可以引起前房积脓,累及虹膜睫状体可以引起前房细胞闪辉、瞳孔缩小、虹膜后粘连,出现虹膜睫状体炎,可能因为瞳孔膜闭继发青光眼,晶状体代谢障碍可以引起并发白内障。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如角膜损伤、使用隐形眼镜、长时间持续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要定期进行眼科裂隙灯显微镜筛查。对于有疑似变形杆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对于高危人群,定期眼科体检非常有必要,重视体检中的角膜检查。无论是不是高危人群,一旦体检中出现角膜损伤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角膜损伤,并出现眼睛疼痛、怕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等症状,高度怀疑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时,应及时就医。
已经确诊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的患者,若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应立即就医。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患者优先就诊于眼科。
眼睛疼痛流泪怕光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眼睛疼痛、怕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等)
是否有以下症状?(如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
以前做过什么检查吗?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的重要线索,可见眼睑球结膜水肿、睫状充血、角膜液化坏死溃疡形成、前房积脓等表现。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进行涂片或者刮片检查可明确病因,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典型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症状(自觉症状明显即眼睛疼痛、怕光、流泪、眼睑痉挛、视力下降),加上角膜刮片检查示变形杆菌就可以明确诊断。
有植物外伤史,起病缓慢,角膜浸润灶为眼膏状或者苔垢样外观,植物伪足或者卫星灶,角膜后斑块沉着物等,抗真菌药物治疗有效,此为鉴别点。
圆形或者椭圆形局部病灶,伴有边界明显的灰白色浸润,涂片或者刮片试验为革兰阳性菌,可以此鉴别。
由于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的病因是革兰阴性杆菌引起,通过使用氨基糖苷类或者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滴眼液或者局部结膜下注射治疗,多数会控制病情,将其治愈。但是晚期形成的角膜瘢痕会严重影响视功能,可以考虑准分子角膜切削术、角膜板层移植或者全层移植改善视功能。
如氯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滴眼液,早期频繁点用达到有效浓度。注意药物的耳毒性、神经肌肉毒性、肾毒性等。可以考虑结膜下注射此类药物,注意其视网膜毒性。
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滴眼液。注意药物的骨髓抑制毒副作用。
如阿托品等可以散瞳孔,防止虹膜后粘连,减轻眼睛疼痛不适。
炎症期角膜穿孔可以考虑角膜移植或者羊膜覆盖等治疗。晚期角膜瘢痕患者可以考虑角膜板层移植。
患者可以考虑热敷眼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眼睛疼痛不适等。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目前通过规范化治疗一般可以治愈,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此外,患者需要定期遵医嘱复诊。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目前能治愈。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患者如果护理得当,治疗及时,病情控制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治疗刚开始,至少每天复查一次;达到治疗目标,病情控制稳定后,可每周复查一次。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患者无特殊饮食宜忌,注意保持饮食均衡、营养丰富即可。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疾病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为主,日常注意眼部卫生,加强心理护理,促进疾病痊愈。
变形杆菌性角膜炎患者日常应注意眼部卫生,加强心理护理,促进疾病痊愈。
患者需要了解各类抗生素滴眼液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正确使用药物。
由于变形杆菌性角膜炎病因是由变形杆菌感染角膜引起,尤其是角膜有损伤病史,因此避免眼部损伤是关键。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有益处。
对于高危人群,宜及早开始进行裂隙灯显微镜筛查。对于儿童和老年人、配戴隐形眼镜患者的高危人群,定期眼科检查,宜每年至少重复筛查两次。
对于具有至少一项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进一步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重点观察结膜角膜病变。
及早治疗眼部病变,如干眼症、慢性泪囊炎;全身病变,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等。
不要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
4346点赞
[1]葛坚,王宁利.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