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指孕卵种植在输卵管间质部,一般向输卵管方向生长;若孕卵向子宫腔方向生长,则为宫角部妊娠。本病可能与输卵管慢性炎症、手术、输卵管发育不良等有关。主要症状是停经、腹痛与阴道流血,破裂多发生于妊娠12~16周,一旦破裂,症状极其严重,短时间内发生低血容性休克,随时可能危及孕妇生命。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官腔的狭窄、炎症或肿瘤压迫、粘连牵挂或该部有憩室等有关,均能促使受精卵在间质部着床。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主要病因。慢性炎症使输卵管黏膜皱褶粘连,管腔变窄,从而导致受精卵在输卵管内运行受阻。输卵管周围组织发生慢性炎症,造成输卵管与周围粘连,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运行。
曾经发生过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后,再次发生几率为10%~20%。主要是输卵管受损,功能没有完全恢复。
输卵管先天发育过长,肌层发育差,黏膜纤毛发育缺乏,双输卵管,输卵管功能调节失常等,影响受精卵正常运行。
口服避孕药物失败,宫内节育器避孕失败,使得发生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风险加大。
近几年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使用,使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生率相对增加。
子宫肌瘤或者是卵巢肿瘤压迫输卵管,导致输卵管管腔的通畅性受阻,增加异位妊娠发生的风险。
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没有及时治愈。感染导致输卵管或者是输卵管周围发生慢性炎症,是诱发的主要因素。
多次流产手术史,反复宫腔操作,损伤子宫内膜,不利于胚胎着床。
输卵管功能包括蠕动、纤毛活动以及细胞分泌受雌孕激素调节。精神因素可以干扰雌孕激素分泌,引起输卵管蠕动异常和痉挛,干扰受精卵的运送。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2%~3%。输卵管妊娠占95%,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病率不高,发生率仅占正常妊娠的1:2500~5000,不属于常见病、多发病。
输卵管发育不良引起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多发生于初产妇。
这类人群因多次流产、反复宫腔操作,导致子宫内膜损伤,肌层不利于胚胎着床。
慢性盆腔炎症者会导致输卵管粘连,管腔变窄,会影响受精卵着床。
有异位妊娠病史的人不管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治疗后发病率增高。因为可能存在输卵管异常或者是术后输卵管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再次妊娠发生本病的风险较大。
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可能存在雌孕激素调节失常,以及输卵管发育异常等,因此加大发生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风险。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典型症状为停经、腹痛与阴道流血,常伴有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由于突然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患者会出现晕厥以及休克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出血性休克、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破裂约发生于12~16周。
这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主要症状,约占95%。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会伴有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痛。当破裂或流产时常伴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
60%~80%的患者有少量阴道流血,一般不会超过月经量。流血中伴有蜕膜碎片、蜕膜管型。
由于腹腔出血较多或剧烈腹痛,患者会突然出现晕厥或是休克的症状。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时形成的血肿,部分患者在腹部会触及包块,有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周围肌层较厚,血液比较丰富,一旦破裂,症状较为严重,短时间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症状。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后,周围组织受血液浸泡,再加胚胎及羊水组织等刺激,患者会引起急性腹膜刺激征。
孕妇在怀孕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阴道流血等可疑情况时,需要及时到医院产科或急诊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后穹窿穿刺、HCG测定等检查项目,结合临床病史等进行诊断。
怀孕后没有症状,要按时遵医嘱做产科检查。
怀孕后出现腹痛、流血需要立即就医。
怀孕后产科检查出现可疑问题需要及时复诊。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产科就诊。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阴道出血,需要立即到急诊科就诊。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有没有停经史?
腹痛是一过性还是持续的?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阴道流血、头晕、乏力等)
是否做过超声检查?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宫外孕手术史?
腹痛及阴道流血是否发生在同房或是剧烈活动后?
是否采取避孕措施?
既往有过慢性盆腔炎症病史?
超声检查是异位妊娠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能够确定部位和大小,经阴道超声检查比经腹超声检查准确率高。声像特点是宫腔内未探及妊娠囊,在宫腔旁边探及混合回声区或者是卵黄囊、胚芽组织,但是部分患者因妊娠囊过小而被漏诊。
腹腔镜检查不是因为妊娠诊断的金标准,更多的用于手术治疗。
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穿刺抽出不凝血,说明有腹腔积血,没有内出血的情况下,无诊断意义。
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HCG测定至关重要,若大于等于3500U/L,超声检查看不见孕囊,因怀疑异位妊娠存在。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未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患者往往在停经后初期检查时发现,少部分患者因出现阴道流血、腹痛,做超声检查确诊。医生根据患者停经后流血、腹痛等症状以及B超检查结果判断妊娠位置等可以进行诊断。
本病为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一侧角部,在输卵管口处着床,向宫腔侧发育,属于宫腔内妊娠范围,手术时见子宫一侧角突出,圆韧带附着于其外侧。子宫间质部妊娠,圆韧带位于其内侧,因为此处肌壁较厚,间质部妊娠可延续至3~4月时破裂,而子宫角妊娠多在3个月时流产。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处理原则是早期手术,最好在未发生破裂前手术。对需保留生育能力者可作一侧子宫角部切除,如破裂严重又不需保留生育能力者,可作次全子宫切除术。
妊娠早期确诊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无药物治疗禁忌症,孕囊≤4cm,无明显出血,可以用甲氨蝶呤抑制滋养细胞增生,使胚胎坏死、脱落。用药期间注意患者的变化及药物毒副作用。停经小于49天,无药物禁忌症,也可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起到药物流产的作用。
怀孕早期生命体征稳定,可在腹腔镜下做手术,根据患者年龄、输卵管情况和生育要求,决定是否保留输卵管。腹腔镜下进行根治性手术对已生育过的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方法,对未生育过的患者,首选方法是输卵管线性切开、去除胚胎。
患者出现内出血并发休克,生命体征极其不稳定,需要快速开腹止血并完成手术。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输卵管切除术。术中见输卵管严重畸形,对侧发育正常,也可行患侧切除术,以防术后再复发输卵管妊娠。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怀孕后没有积极早期检查,停经12~16周期间突然破裂的患者,症状会极其严重,可能发生来不及手术治疗。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后果不可估计,可能死亡。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多数能够治愈,严重者病情凶险。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但是如果患者延误治疗,一旦出现大出血,可能会危及生命。
患者术后1~2周及时复查。检查超声和血HCG,查看恢复情况。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的饮食应根据病情病情调整,术后初期以清淡、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患者术后饮食选择流质和半流质,尽量食用稀饭、蛋花汤、烂面条等。一周后胃肠功能恢复,可根据恢复情况,多吃点有营养的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鸡蛋等。不要吃过于油腻、太甜、太咸的食物。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避免出现腹痛。
多喝温水,不能喝奶和豆制品,避免产气,影响胃肠功能恢复。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注意休息,不宜过于劳累,不能发生性生活。密切观察腹痛、阴道出血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手术的患者注意刀口卫生,以防感染。如果患者有生育要求,应在医生检查评估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再次怀孕。
术后注意刀口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平时注意少吃生冷、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出现腹痛。
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禁止发生性生活。
非手术治疗者,遵医嘱服用药物,出现腹痛、流血要及时就医,并且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
患者要定期做超声检查,如果出现腹痛、流血,随时到医院做超声检查。
患者要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不提重物,不能车船劳顿。恢复期不能有性生活,若有生育要求,至少要等待一年之后,由医生评估是否适合再次怀孕。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预防需要在怀孕后定期产检,早发现、早治疗。如无生育计划,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降低发病几率。
继发性不孕的女性需要做输卵管造影,发现输卵管异常提前治疗。
慢性盆腔炎症、异位妊娠者需积极治愈后再怀孕。
平时注意卫生,性生活前后及时清洗外阴。
放松心情,不要有太多思想压力。
积极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发生意外怀孕,导致反复的流产。
辅助生殖技术怀孕后定期到医院做产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4792点赞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248
[2]任琛琛,顾向应,刘欣燕,杨清,黄丽丽,陈雁南,董海伟.宫角妊娠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0,36(04):329-332.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