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损伤是指人体的动脉受到挫伤、破裂或断裂等。多见于股动脉、小腿动脉、颈动脉、腘动脉等。主要表现为损伤处出血、患肢发凉、疼痛、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出血性休克、面色苍白等。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进行治疗,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动脉损伤可由直接损伤引起,也可为间接损伤引起。好发于骨质疏松的人群、先天动脉畸形的人群。感染、长期高强度的运动可诱发本病。
锐器损伤:刀伤、刺伤、枪弹伤或医源性损伤等。
钝性损伤:挤压伤、挫伤、外来压迫等。
创伤造成的动脉强烈持续痉挛、过度伸展动作引起的血管撕裂伤、快速活动中突然减速造成的血管震荡伤等。
其他部位的感染可随血液运行到全身各处的动脉,造成动脉损伤。
高强度的运动不仅易导致肌肉的损伤,还可引起骨折,这两种情况均可造成动脉损伤。
本病暂时没有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骨质疏松的人群容易发生骨折,骨折的尖端可对动脉造成损伤。
动脉畸形可导致周围的动脉的损伤。
根据动脉损伤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损伤处出血、患肢发凉、疼痛、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出血性休克、面色苍白等症状。小腿筋膜室综合症、血栓形成、感染是常见并发症。
开放性损伤可见大出血,闭合性损伤见大腿迅速出现进行性肿胀且可见与脉搏相一致的搏动,同时出现患肢发凉、疼痛、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下肢缺血症状。
可见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下肢缺血症状。
血液从损伤的伤口呈喷射状出血,血液鲜红,出血严重可见出血性休克,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大出血导致血压下降或继发劲动脉血栓形成后可造成患者偏瘫、失语,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循环骤停。
多有暴力所致膝关节脱位、骨折、腘窝部钝器伤,以小腿以下发凉、疼痛、麻木等缺血症状。
颈动脉损伤还可导致脑缺血,神志障碍,胸主动脉损伤可导致胸痛、呼吸困难、胸骨或肋骨骨折、声音嘶哑等。腹主动脉损伤主要表现为休克、腹膜刺激征等。
腘动脉损伤最好在伤后6~8小时内恢复血运,否则可导致肢体缺血坏死,腘动脉损伤后易并发小腿筋膜室综合症,尤其在伤后就诊过晚者更易合并。
动脉损伤后易形成血栓,动脉血栓与血管破裂一样可以造成远端供血障碍导致坏疽。
由于开放损伤可合并细菌感染。
动脉损伤出现损伤处出血、患肢发凉、疼痛、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面色苍白、出血性休克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当合并骨折时到骨科就诊。通过体格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该病需要与骨筋膜室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进行鉴别。
当受外伤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当出现损伤处出血、患肢发凉、疼痛、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当出现出血性休克、损伤处大出血等,应立即就医。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血管外科就诊。
若发现该疾病合并有骨折时,可到相应科室就诊,如骨科等。
有什么症状?
外伤后多久了?
是否在其他医院进行过药物或手术治疗?
是否进行过相关检查?
家族中是否有血友病病史?
动脉损伤后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检查受伤部位、出血部位、出血颜色和速度、肢体远端脉搏、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和张力,确定有无触痛和被动牵拉痛,同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有合并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动脉内是否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及动脉有无破口或血肿,动脉内膜的厚度等。
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血管本身的形态改变,如扩张、畸形、痉挛、狭窄、梗塞、出血等,又可根据血管位置的变化,确定有无占位。
典型的临床表现:损伤处出血、患肢发凉、疼痛、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出血性休克、面色苍白等。
明确的外伤史。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动脉内有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及动脉破口或血肿。
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血管本身的形态改变,如扩张、畸形、痉挛、狭窄、梗塞、出血等。
主要表现为患处疼痛、肿胀、感觉异常、肌肉瘫痪等,可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鉴别。
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胸背部撕裂样疼痛,还可表现为少尿、腹痛、双腿苍白、无力等。可通过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鉴别。
动脉损伤一般需要长期间歇性治疗,出血量较大时多采取紧急压迫止血,手术修复或重建血管,可采用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肢体缺血程度,防止肢体坏死。同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对于有开放性损伤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可预防细菌的感染,常用的抗生素为青霉素。
为抗凝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可通过动脉结扎术结扎损伤血管以减少出血量。
可通过血管修复重建法建立动脉血液循环,术后应积极抗感染,针对性选用广谱抗生素,术后还需服用抗凝药物接受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
可通过血管腔内治疗栓塞动静脉瘘,以保持远端动脉血流通畅。
动脉损伤后大量出血应立即用手指压迫止血或绷带、止血带加压止血。
动脉损伤通过治疗后能治愈,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不影响寿命。可能会发生组织缺血坏死等后遗症,出院后3、6、12个月后进行复查。
绝大多数动脉损伤通过治疗,能治愈。
大多数动脉损伤经过积极治疗,可不影响寿命;但是如果出血量大,治疗不及时或无法止血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远端肢体动脉完全破裂或因动脉内膜损伤而形成血栓时,易引起组织缺血坏死。
遵医嘱在出院后3、6、12个月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复查后无不适症状,可自行在家观察,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动脉损伤的护理以促进患者症状减轻并消退为目的术后应该选择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摄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选择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饮食。
术后应该进食流质饮食,术后3天后再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摄入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胡萝卜、菠菜等,这类食物富含维生素及膳食纤维,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尽量摄入高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
动脉损伤眼患者术后应该注意保持敷料的干燥洁净,应该注意保暖及注意休息。注意血管损伤部位的情况。如果出现手术部位出血、化脓等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术后患者应该保持敷料的干燥洁净,避免污染伤口。
应该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同时应该注意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活动。
注意动脉损伤部位的情况,如有无异常感觉、皮肤苍白等。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消除焦虑等不良情绪。
监测治疗后手术部位的情况,如果出现出血、化脓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用抗凝药过程中,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根据动脉损伤的病因及诱因,最关键的预防手段就是减少外来直接暴力,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同时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
减少外来直接暴力,减少打架斗殴行为,遵守交通规则,避免车祸的发生。
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外出行动时,注意安全,避免跌倒。
高强度运动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
4215点赞
[1]管晓东,曹永勤,朱亚宏.股动脉损伤的治疗[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03):76-77.
[2]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第3版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76-378.
[3]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13-515.
[4]杨牟,车海杰.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诊治第2讲下肢动脉损伤[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9,37(10):28-29.
回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