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肌无力是指喉部发音的肌肉呈无力状态。喉肌无力是用嗓工作者的多发病,常是用声过度引起喉部发音肌肉劳损,导致发音不清晰,音调降低甚至失音。可分为单纯型、棱状型、三角型、混合型。主要是以去除病因辅以药物治疗可达到治疗目的。
患者有喉部不适感, 发音费力感,检查发音时声门裂隙不明显,但有声带张力减弱,闭合有时紧时松的现象。
开声时声门裂呈棱状裂隙者,其中有的棱状裂隙与声带等长,棱形隙最宽处在全声带中点,有的只发生在声带前2/3,棱形隙最宽处在膜性声带中点,有的发生在声带后部两声带前分1/3,闭合尚好,上述情况仅发生于单侧者,声门裂则呈弓形。
发声时声门裂呈三角形,其中有全声门裂呈三角形者,即三角形的底在后联合,顶在前连合,亦有声带前2/3闭合良好仅后1/3呈三角形裂隙者。
发声时声门裂前2/3略呈棱形,后1/3略呈三角形裂隙者。
导致喉肌无力的因素很多,最多的是嗓音使用过度,很多患者过去一直嗓音正常,在某一阶段用声(说话、讲课、演唱)过多,产生喉肌疲劳,后又继续用声,就可能引起喉肌劳损性病变致喉肌功能低下。部分患者是发音方法不当导致,主要发生在尚未掌握正确发音方法的学员或年轻演员。此外,上呼吸道急慢性感染、邻近器官慢性炎症刺激、全身健康不佳或有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结核、贫血等虽非直接原因,亦与发病有关。
发音是一种运动,主要是发音器官肌肉的一种运动,正确发音要控制呼吸肌肉(如膈肌和胸腹部肌肉等)和调节声带张力的喉内外肌,以及共鸣腔的肌肉(如咽肌)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初学者或发音方法不良者不能掌握平衡,常是先有喉肌功能过度,发音时喉肌负担较大,喉音重,日久致喉肌功能低下而形成此病。
喉部有炎症时特别是声带发炎,充血肿胀时继续用声,即便发声方法较好者,亦可能使炎症加重侵及喉肌而致病。
长期烟酒过度、嗜食刺激性食物,往往可引起或加重本病。
上呼吸道急慢性感染、邻近器官慢性炎症刺激、全身健康不佳或有慢性全身性疾病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喉肌无力较为常见,据职业性喉病统计分类中,喉肌无力占20.9%。
年老多病者。
烟、酒过度者。
咽喉部慢性炎症者。
上呼吸道慢性炎症者。
过度发声者,如歌唱家、教师。
喉肌无力多呈缓慢发病,表现为发声费力、音调变低、高音上不去、低弱音发不出,某些音调发声不能持久,容易疲劳,练声、演唱时易出现突然中断。渐而出现嘶哑,甚至失音。
发声后出现喉部不适感、干燥灼热感、异物感、黏液附着感。
发音持久力差,尤其是发高音、弱音时不易控制,发声时有漏气声,音色变暗。
部分患者演唱时出现破裂音,甚至在唱某些音时有短暂声音中断现象,严重者发音嘶哑,不能继续演唱。
部分患者说话时间过长,可诱发急性喉炎,全身可有气促、乏力、易倦、精神不振等症状。
喉肌无力会干扰日常活动,长期难以控制发音会导致焦虑症、抑郁症的发生。
患者出现发声费力、声嘶的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给予对症治疗。本病不会危及患者生命,但可引发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因此需要及时就医和治疗。
患者出现声嘶、发声费力、音调变低等症状时,应当及时就医。
患者考虑去耳鼻喉科就诊。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声嘶、发声费力、音调变低等症状)
症状出现的时间?
是做什么工作的?
既往有无其他的病史?(如呼吸道炎症等)
是否自行服用过某些药物?
通过镜面反射,对喉部的情况进行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此方法方便易行。
检查会厌、声带、梨状窝的情况,必要时进行喉内镜检查,以排除咽喉部早期病变。
有长期发声过度病史。
声音不扬或声嘶,经久不愈。
喉镜检查发现声带紧张度差或松弛,闭合不良,呈梭形或椭圆形闭合不良。
声时缩短。
喉肌疲劳也可由用嗓过度引起,包括说话、讲课演唱过多等原因,一般喉肌疲劳病程短,恢复得亦快,目前以病程超过1个月者,才诊断为喉肌无力,可以此鉴别。
慢性喉炎多晨起声音正常,讲话过多后出现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出现失声的情况,症状与喉肌无力相似,但检查中可发现慢性喉炎患者喉黏膜可有充血水肿,而喉肌无力患者则无,可以此鉴别诊断。
去除病因是治疗喉肌无力的关键,若只局部用药,不仅徒劳无益,反而导致声嘶加剧。鼻腔、鼻窦、口腔、咽腔病灶以及全身性疾病须予治疗,消除职业性致病因素,戒除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病程较短、症状较轻者,可适当减少发声,给予维生素B1或复合维生素B内服。
对于症状较重者,应先治疗喉肌无力,再改进发音方法,可用美斯的明、吡啶斯的明、新斯的明等内服。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针刺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治疗喉肌无力效果显着的疗法,推拿人迎、合谷、风池、太阳穴能通达气机而利咽喉,消除喉肌疲劳和劳损,提高喉肌张力和收缩能力,共同达到标本兼治目的,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使喉肌无力患者建立科学的发声状态,使声带的振动得到最大化的气流支持,减少喉肌挤压式发声,恢复声带的弹性,从而能在短时期内使患者发声的响度、清晰度、连续性得到提高和加强。在治疗嗓音疾病方面能起到规范发声行为、保护声带功能、促进嗓音病康复、减少嗓音病复发的重要作用。
喉肌无力经过积极一般通过治疗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后尚可。若不接受治疗,会对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引发抑郁症或焦虑症。
积极治疗可缓解症状,喉肌无力可于1个月左右缓解。
本病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患者根据医嘱定期复诊,复诊时检查声嘶症状是否改善,检查喉部肌肉恢复情况。
目前无针对性饮食宜忌,生活中注意饮食规律,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保证水分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并注意饮食卫生。
摒弃不良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过热、过冷、腌制食物。
多饮水,保证充足水分的摄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喉肌功能恢复。
喉肌无力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日常护理等项目,患者平时注意健康用嗓,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注意声带休息,注意生活环境卫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多开窗通风。
养成良好的生活,不熬夜、不过度疲劳,可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
对于抵抗力低下或年老体弱者,应当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
病人自身注意有无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病史,有无邻近器官急慢性炎症,如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当出现对应病症时,须及时就医。
喉肌无力多数为从事用嗓职业者,病人可能担心预后,容易出现焦虑、暴躁等心理。因此,家人应耐心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消除病人的心理障碍,帮助病人保持愉快稳定的心理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
喉肌无力多由高声歌唱所引发,可反复发作,且与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烟酒过度等因素有关。可对患者喉部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声嘶、发声费力、音调变低等,因此需要对于可能的诱因进行避免,以预防喉肌无力的发生。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勿过度用嗓,主动避免疾病诱因。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激动。
摒弃不良饮食习惯,避免进食辛辣刺激、过热、过冷、腌制的食物,避免烈酒、浓茶。
保持居处适宜的温、湿度,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感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预防感冒,必要时戴口罩。
4927点赞
[1]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06-209.
[2]黄兆选.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4-405.
[3]席淑新.陶磊.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89-291.
[4]梅祥胜.针刺推拿结合语音发声练习治疗喉肌弱症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0):76-77.
回复快